导盲犬带主人做核酸插队后自觉重排,古代盲人是如何生活的?
一只导盲犬带着主人做核酸,队伍前排的人主动将位置让给导盲犬,导盲犬排队之后意识到这是插队就带着主人走向队伍的后端主动排队。导盲犬极大程度上便利了盲人的生活,古代的盲人是如何生活的?小谱为你解答。
古代的盲人也称为盲人,但他们还有另外的称呼,叫瞽(gǔ)者,指虽瞎但有眼珠的人。《广雅》:朦、瞍、瞽、盲也。这几个字都表示眼睛看不见。 此外,眇表示有一只眼睛看不见。
图源网络
盲人在现在生活都极其不易,更不用说是在古代了。古代生产力极其低下,大部分平民在丧失劳动能力后生活都极其悲惨,自生自灭是他们绝大多数的归宿。但是古代有一些盲人行业,比如乐师、算卦等。
古代的很多乐师都是盲人,而且他们在音乐上的造诣都比较高。晋国的师旷就是一位盲乐师,他博学多才,尤精音乐,善弹琴,辨音力极强。而且他还用自己的音乐才能规劝国君。
公元前555年,晋平公联合其他诸侯在鲁国济水会盟,一齐发兵攻打齐国,齐国军队寡不敌众,在深夜仓皇而逃。 师旷并没有实地去侦查,反倒是通过乌鸦愉快的叫声就判断出齐军逃走了。
图源网络
古代的乐师有很多都是盲人,这其中也有一定的道理。《周礼·春官·序宫》说:“以其无目,无所睹见,则心不移于音声,故不使有目者为之。”也就是说,盲人看不见,因此不会被目光之处的事物干扰、诱惑,反倒能专注在听到的声音上,因此在音乐上的成就会更大一些。
而且在古代还会专门召集盲人来学习音乐,担任乐师的职位。《周礼》记载:“瞽朦,上瞽四十人,中瞽百人,下瞽百又六十人。”召集盲人组建乐师队伍,不光是因为盲人的听力更出众。在先秦时期有专门的对残疾人群的关照。
礼记·王制》补充说 :“瘖、聋、跛、躃、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那时朝廷都会安排这些残疾人士做它们力所能及的工作,也算是有一个养家糊口的生计来源,这也就是朝廷的人道主义关怀了。
图源网络
盲人在古代并不会受到歧视,他们的社会地位有一些还比较的高。基本上,所有乐器类的都归“瞽蒙”管,而且,除了吹拉弹唱,他们还要讽诵诗歌,帮忙撰写帝王世系,掌握《九德》和《六诗》的演唱办法等,可谓兼礼、乐、史于一身。
盲人在古代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方便的,但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出路,无论是朝廷的关怀政策,还是自给自足,都是有办法可以生存下去的。古代有很多算命的都是盲人,并且古人可能更相信盲人算命。所以说,命运并不会因为身体的残缺而被困住,只要思想够自由,怎么都有出路的。
(族谱网:www.zupu.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