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热水袋销量激增超200%,古代有没有热水袋?

2022-10-1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679
转发:1
评论:0
随着冬天的到来,在英国,越来越多的人的目光投向了相对便宜的热水袋,羽绒被等“不插电”的取暖产品。如今冬天,人们的取暖设备要方便很多,取暖设备也多了很多,像是热水袋就更加常见了,那么古代有没有热水袋呢?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其实早在宋朝的时候,就有热水袋了,当然那个时候的热水袋其实是汤婆子。汤婆子,又被称作"汤捂子"、"锡夫人"、"汤媪"、"脚婆"、"锡奴"、"烫婆子",它既可以踩在脚上取暖,也可以在外面裹上棉布,然后放到被窝里面取暖。汤婆子是在宋朝的时候被广泛使用的,其主要是用一种种铜、锡或者瓷器制成扁形瓶或者南瓜形状,在上方开一个带螺帽的小口子,放有厣子,防渗漏。这就是古代版的热水袋,当热水从口子里面灌进去的时候,再放入被窝里面,躺上床的时候可以想象被窝的温暖。汤婆子对于古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宋朝黄庭坚《戏咏暖足瓶》的“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宋代顾逢的《汤婆子》...

随着冬天的到来,在英国,越来越多的人的目光投向了相对便宜的热水袋,羽绒被等“不插电”的取暖产品。如今冬天,人们的取暖设备要方便很多,取暖设备也多了很多,像是热水袋就更加常见了,那么古代有没有热水袋呢?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


热水袋销量激增超200%,古代有没有热水袋?


图源自网络


其实早在宋朝的时候,就有热水袋了,当然那个时候的热水袋其实是汤婆子。汤婆子,又被称作"汤捂子"、"锡夫人"、"汤媪"、"脚婆"、"锡奴"、"烫婆子", 它既可以踩在脚上取暖,也可以在外面裹上棉布,然后放到被窝里面取暖。汤婆子是在宋朝的时候被广泛使用的,其主要是用一种种铜、锡或者瓷器制成扁形瓶或者南瓜形状,在上方开一个带螺帽的小口子,放有厣子,防渗漏。这就是古代版的热水袋,当热水从口子里面灌进去的时候,再放入被窝里面,躺上床的时候可以想象被窝的温暖。


汤婆子对于古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宋朝黄庭坚《戏咏暖足瓶》的“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宋代顾逢的《汤婆子》“皤然一器微,有用在冬时。永夜寒如许,孤衾暖不知。”;明朝瞿佑《汤婆》的“布衾纸帐风雪夜,始信温柔别有乡。”等等从这些古诗当中可以知道,汤婆子对于古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人气也比较高。


热水袋销量激增超200%,古代有没有热水袋?


图源自网络


汤婆子一般是暖脚的,或者是暖被窝的,所以除了汤婆子外,古人还有一个容易携带的取暖工具,那就是手炉。手炉要比汤婆子小,还要精致很多,它的作用就很像现在的暖宝宝。关于手炉的历史渊源就非常多了,大致上都是说源于隋朝。到了中唐时期,手炉就已经成为了官宦人家中的常用物品,宋代时,城市里还会设有香药局,会售卖手炉需要使用的炭饼,然后到了北宋年间,手炉就已经成了寻常人家普遍使用的取暖器具了。


到了明清时期,这手炉更是受到大家的欢迎,并且手炉已经成为了常备的暖手神器。手炉主要是由黄灿灿的铜制造而成的,里面放着炭火,然后捧在手心里,可以藏进袖子里,所以手炉的造型是有很多的,像是有八角形、圆形、方形、腰形、花篮形的,另外为了散热的效果,工匠们在这手炉的盖子上面也是挖空心思了,炉盖要镂空雕刻,另外还要保证精致美观,所以看古代的手炉盖,可以发现很多精致的纹形,例如五蝶捧寿、梅兰竹菊等等。


热水袋销量激增超200%,古代有没有热水袋?


图源自网络


在古代的冬天,手上捧着一个小巧精致的手炉,晚上在被窝里面放上一个汤婆子,也能让人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受到温暖吧。(族谱网:www.zupu.cn


热水袋销量激增超200%,古代有没有热水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热水袋成欧洲过冬神器,古人是如何过冬的?
天气入秋后就转凉了,欧洲民众今年的取暖设备大多数都产自中国,而国人常用的热水袋也紧随着电热毯的脚步,成为了欧洲“过冬神奇”。要说现在冬天,我们有暖气空调度过这寒冷的冬天,那么在没有暖气没有空调的古代,古人是如何过冬的?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说。图源自网络其实早在远古时期开始,古人就已经学会利用兽皮制作的衣服以及生火取暖了,他们通过这种手段勉强能够度过寒冬,但是总是会有非常寒冷的时候,这兽皮制作的衣服就不能够了。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审美有了一定的提高,再加上麻以及丝絮等植物纺织技术的诞生,人们已经可以制作一些相对轻薄并且好看的衣服。到了冬天的时候,就会在衣服的局部缝制上好看的动物皮毛,再在衣服里面填充上柳絮、芦絮这些东西,这些絮状物的保暖效果肯定没有棉絮好,但是这已经算是当时比较好的保暖材料了。到了宋朝之后,这棉花的出现,也使得衣服更加保暖,当然了这一般人不一定能随心所欲地购买棉衣棉服...
· 庞志超乐捐《庞氏家训》200本
喜讯:最新消息,广东化州庞志超家人为宗亲大会提供他最新家族力作《庞氏家训》古文与白话文对照版200本。通过这次宗亲大会《庞氏家训》现场的出现,再次把我们庞氏家族家风、家道、家规这家庭伦理推向新的高度,大好时机,培福积德正当时。我觉得应该给老庞家文化界家人也鼓鼓劲,喝喝彩。庞志超,男,1969年生,广东省化州市人,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笔名蓝天、阿超等。是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化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化州楹联》副主编、《橘州文艺》编委。已在《中国文学》、《当代作家》、《百花园》、《南方日报》、《小小说月刊》、《西安日报》等100多家各级刊物发表2000多篇各种体裁的文章;尤其喜爱故事创作,有100多篇故事在《上海故事》、《传奇故事》、《新故事》等杂志发表。其文章获各种奖励60多篇(次)。至今,已出版小小说集《那朵蝴蝶结》、长篇历史小说《宰相庞籍》、长篇人物传记《宁雄传》(与人合著);...
· 超200万人进《孔子世家谱》
历经10年的续修,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家谱——《孔子世家谱》即将交付印刷。这部延续时间之久、保存之完备无出其右的谱牒经孔子后人编纂,成功化解断续危机,使入谱总人数超过200万,见证了孔氏家族的传承史。据《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会长、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介绍,10年间,续修工作协会共搜集到了130多万健在后裔资料,加上民国谱56万人和已逝后裔,新谱的总人数将超过200万。期间,工作协会还在山西和河南发现了两支失散了千余年的后裔,并在台湾屏东、桃园等地发现了200多年前从大陆迁移过去的原住民后裔,成为孔氏家族的传承史的重要发现。(新华社)
· 68年前投保200万保险公司:等值200,古代有保险吗?
古代到底有没有社保,我们祖先的生活又是如何被保障的呢?族谱网小编带大家了解下古代的“社保”!古代中国以农业为本,所以古代中国的社保制度散发着浓厚的农业气息和中国特色。养儿防老我国古代最基本的养老保险,莫过于生孩子,然后在自己年迈的时候可以有人赡养。老话说,养儿防老,多子多孙多福气。这个养老模式能够实行,是与中国的农业属性密切相关的。农业的根本在于土地,为了保证生产和生活,人们很少迁徒,如果没有意外,一辈子都是要固定在自己耕种的土地上。而且古代土地是私有的,父传子,是可以世代相传的,这样就能保证子女长大离巢的时候,不会距离父母太远,甚至不用分开。另一方面,在农业上,经验相传很重要,所以父母在传给子女土地的时候后,也需要把生产经验传给子女。不但给了子女的谋生工具,也传给了子女的谋生技能。从这两方面来讲,父母对儿女的恩情之深,子女必须有赡养责任,这就形成了“养儿防老”的基础。灾荒之年靠国家“养儿...
· 200
数学性质合成数(因数:1、2、4、5、8、10、20、25、40、50、100、200)偶数能被两种方法表示成平方和:200=22+142{\displaystyle200=2^{2}+14^{2}}和200=102+102{\displaystyle200=10^{2}+10^{2}}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