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被儿子写的象形文字气得咆哮,古代文字演变顺序是怎样的?
近日,一位先生在检查自己6岁儿子写的字,被气得语无伦次,大声咆哮。可以在那个视频当中看到,一个作业本上面第一页的空格都是“飞”字,第一行还是比较正常的,但是越到后面,这“飞”字就变形了,有的是横卧式,有的像是蚊子或者鸟;到了第二页,是“雨”字,第一行的“雨”也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后面的“雨”字逐渐从四点变成了多点。对此网友调侃,是萌娃自创的“象形文字”。说到这汉字,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而汉字也是一步一步演变过来的,那么古代文字演变顺序是怎样的?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
图源自网络
根据历史的记载,最早出现的文字,应该是在公元前1300多年前的商朝出现的甲骨文,这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其内容大多数为"卜辞",也有少部分是"记事辞",而甲骨文大部分是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大概只占了20%。之后是金文,这金文主要就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因为在先秦时期,将铜称为金,所以被称作金文,又被叫做钟鼎文、彝器款识。而与甲骨文相比,这金文象形的程度更高,也更能显示出更古老的文字面貌。在商代,甲骨文是书写的俗体,而金文才是正体。
后来金文又演变成了篆书,篆书是一个象形性较强的书体,而篆书还分为大篆和小篆。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时候,秦国曾经使用过籀文,这籀文也就是大篆,因为这个是由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再之后为了简化,就变成了小篆之形体结构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与大篆相比较无象形性,后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消除战国时期文字异形的现象,使小篆成为通行全国的规范文字。
图源自网络
后来出现了隶书,一般都认为隶书是由篆书发展过来的,这是根据出土的简牍看出的,其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隶书始创于秦朝,到了东汉时期达到顶峰,这隶书对于后世书法也是不可小觑的。隶书之后就是楷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而这个楷书会更加简化,横平竖直,楷书是在汉代刘德升所制的,其是在唐朝之后开始盛行,而在《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是比较端正的,也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图源自网络
另外隶书之后还出现了草书,这个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因为草书的字形太过简单,彼此容易混淆,所以不能像隶书取代篆那样,成为主要的字体;再之后还有行书,这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出现的时间大概是东汉末年。
总得来说,汉字的演变顺序大致应该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而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汉字是不可或缺的,不论是做任何事情,我们都是需要用到汉字的。(族谱网:www.zupu.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