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温,地铁楼梯上长满了人,古人在避暑上有哪些经验?
目前持续的高温,各地电网的负荷逐渐增加,不少民众选择到地铁中纳凉,既能省电又在酷暑中有个好的去处。夏天里,地铁站、图书馆、商场等地方都是很好的选择。古人在避暑上有哪些经验呢?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吧。
讲到避暑,最先想到的就是古代的避暑胜地。古代皇帝的避暑胜地遍布各个地区。
图源网络
贵阳
早在清朝,贵阳文人周渔璜就曾在《寄别贾五铁斋》诗中写下 "春城桃李开",这是最早认定与歌颂贵阳为 "春城 "的诗句。贵阳年平均气温为15.3℃,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年极端最低温度为-7.3℃。
承德
承德很出名的就是承德避暑山庄,这里有世界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世界最大的皇家寺庙群——外八庙;世界最大的木制佛——千手千眼观世音(普宁寺)等等。承德集避暑和游玩两大特点于一身。
图源网络
哈尔滨
哈尔滨的气候特点是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而夏季则显得短暂凉爽。也正因为这一点,哈尔滨也是避暑的一大好的选择。
前往避暑胜地在古代可能是皇帝或者达官贵族的专利,但是古代是有很多人都没有经济支撑前往的,还有一点就是,他们也可能并没有闲暇时间出门旅游,家中的牲畜,门前的田地都需要照料。那这些普通百姓又是如何避暑的呢?在古代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窥见其貌。
竹林
竹林是很好的避暑之地,第一它常见,第二这种方式便捷。我们现在的很多降温物品都是用竹子制成的,比如凉席等。在竹林中避暑既有习习凉风,又有蔓延青葱翠绿。
王维的《竹里馆》写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林里幽静惬意,身凉心也静。
图源网络
古寺
古寺因其建筑性质的特殊性,多修建于山麓、山谷、山地、小盆地的茂林之中。这些地方本身就清幽,因此在古寺中避暑也是非常惬意的。坐在门廊里,扑面而来的凉风,苍劲浑厚的钟声,避暑的同时也得到了修行。
卢纶诗曰:“寺凉高树合,卧树绿阴中。”韩偓诗曰:“行乐江郊外,追凉山寺中。”韦应物诗曰:“山景寂已晦,野寺变苍苍。”对古代诗人来说,也许入古寺纳凉是最有诗意的方式了。
图源网络
水亭
盛唐诗人孟浩然就特别喜欢去水亭乘凉,他的家乡襄阳郊外的岘山附近,就有一座水亭。暑热的夜晚,他都要徐步前往南亭,迎风纳凉。水亭纳凉是古代很多诗人的选择,为此他们还都留下了许多诗作。
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感怀友人:“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图源网络
再如刘禹锡的《刘驸马水亭避暑》:“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赐冰满碗沉朱实,法馔盈盘覆碧笼。尽日逍遥避烦暑,再三珍重主人翁。”
酷暑虽然难耐,但是古人总有他们的办法,无论是避暑胜地,还是家附近的水亭、湖边、树荫,都可以将古人从炎炎夏日中解救出来。我们现在的夏天,最首要的选择是空调,但是我们也能走出去,看看地铁站里的人来人往;清幽林间的树影婆娑;石边溪涧水流声的错落有致。
(族谱网:www.zupu.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