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第6号台风“翠丝”来了,古代有关于台风的记载吗?

2022-08-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650
转发:0
评论:0
根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6号台风“翠丝”已于7月31日下午生成。预计“翠丝”将以每小时25-30公里的速度快速向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变化不大,然后8月1日将在黄海南部海面减弱消散。“翠丝”的名字来源于柬埔寨;名字意义为啄木鸟,如今我们对于台风有很多不同的叫法,但本意上就是为了统一,那么古代有关于台风的记载吗?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其实古代的台风,并不叫做“台风”,古人称之为“飓风”,然后一直到清朝,也是被叫做“飓风”的,直到1956年以后,才有了“台风”的称呼。不过最早还不叫“飓风”,最早应该是“八风”。这“八风”是在《吕氏春秋·有始览》中有相关记载,它的描绘是“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也就是说至少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已经开始对风进行观测了。图源自网络而“飓风”这个词是出现在唐朝时期,当时人...

根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6号台风“翠丝”已于7月31日下午生成。预计“翠丝”将以每小时25-30公里的速度快速向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变化不大,然后8月1日将在黄海南部海面减弱消散。“翠丝”的名字来源于柬埔寨;名字意义为啄木鸟,如今我们对于台风有很多不同的叫法,但本意上就是为了统一,那么古代有关于台风的记载吗?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


第6号台风“翠丝”来了,古代有关于台风的记载吗?


图源自网络


其实古代的台风,并不叫做“台风”,古人称之为“飓风”,然后一直到清朝,也是被叫做“飓风”的,直到1956年以后,才有了“台风”的称呼。不过最早还不叫“飓风”,最早应该是“八风”。这“八风”是在《吕氏春秋·有始览》中有相关记载,它的描绘是“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也就是说至少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已经开始对风进行观测了。


第6号台风“翠丝”来了,古代有关于台风的记载吗?


图源自网络


而“飓风”这个词是出现在唐朝时期,当时人们就已经把南方的大风称之为飓风了,这也说明了人们对飓风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而且也知道了飓风会带来的影响,例如韩愈的一首诗中就有关于飓风的威力“飓起最可畏,旬哮簸陵丘”,并且还知道飓风一般是出现在夏秋两个季节。甚至于在唐朝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一些简单预测台风的办法了,就是一般台风来之前都会出现一些征兆,然后又人们通过这些征兆来判断是不是要有台风了,如”有晕如虹“的征兆就说明可能会来台风。


第6号台风“翠丝”来了,古代有关于台风的记载吗?


图源自网络


到了南宋时期,人们对于自然灾害和气象变换的记载就增多了,特别是对台风的记载,其中以长三角地区的记载为最多,因为这个地区的台风是经常登录的,而且与其他经常被台风侵扰的岭南地区而言,人口会更多一点,所以这些记载就更多,流传得更广泛。像是在公元982年的时候,就发生过一次摧毁性的强台风,就在史书上记载的:“太平兴国七年(公元九八二 年)八月,琼州(今海南岛)飓风,坏城门,州署民舍殆 尽”。


宋朝以后的朝代,人们基本上就沿用了“飓风”这个名称,并且在词书《韵会》上解释到飓风是海中大风,此外在民间也将台风被称之为“风潮”。总得来说,古代是有很多关于台风的记载的,特别是在一些古代的地理书和方志上面,有相关的记载,不仅知道了台风来临前的征兆,还有很多关于台风天气的谚语,这说明古人对于台风是有一定的认识的。(族谱网:www.zupu.cn


第6号台风“翠丝”来了,古代有关于台风的记载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进入台风核心影响时段,古代台风来了怎么办?
9月4日,今年第11号台风“轩岚诺”再度加强为超强台风级别,随着它步步逼近,我国将进入台风影响主要时段。虽然“轩岚诺”不登陆我国,但是它环流庞大,还会和冷空气结合,风雨波及的范围是比较广的。每年的台风季,在如此发达的今天,虽然已经能够观测到台风的形成以及预测台风的路径,因此能够提前应对,那么古代的科技可没有这么发达,古代台风来了怎么办?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要说古代最早关于台风的记载,是在战国的典籍《吕氏春秋》中讲到“八风”,讲述的是这个风是从八个方向吹来的,其中“南方曰巨风,离气所生,一曰凯风。”的巨风,其实就是指台风。这“巨风”是最开始的称呼,直到后来才被同音的“飓风”取代,在南朝刘宋时期的《南越志》中有记载,表示“熙安多飓风,飓者,四方之风也;一曰惧风,言怖惧也,常以六七月兴。”后来古人对于台风的理解也是越来越深入了,而且还对台风的时间,风向以及威力做了一个详细的描述...
· 聚焦台风“圆规”,台风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古代台风有不同的名称吗?
今年,沿海地区出现多次台风,有“布拉万”、“艾云尼”、“玛莉亚”、“山神”、“安比”、“云雀”、“摩羯”、“贝碧嘉”、“温比亚”、“山竹”、“百里嘉”以及“烟花”和近期的“圆规”。那你知道这些台风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吗?古代的台风有名字吗?我们一起来揭晓揭晓!台风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台风的命名由国际气象组织中的台风委员会负责。现在西北太平洋以及南中国海台风的名字,由台风委员会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各提供10个名字,分5组列表,共140个名字。这14个成员国和地区包括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每个国家和地区提出l0个名字。根据规定,一个热带气旋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加强或减弱,始终保持名字不变。这些名字大都出自提供国和地区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等。中国提出的10个分别是龙王(后被“海葵”替代)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
· 台风
名称由来希腊神话其中名为泰风(Τυφῶν,又译为堤丰或堤福俄斯)的泰坦,是象征风暴的邪恶巨人。该词在希腊语中义为“暴风”或“冒烟者”。堤丰也象征恶风。《神谱》说它战败后,从身上生出无数股狂台,专门滋害往来的海船。特指印度洋的风暴。较强的热带气旋中,发生于北太平洋西部及南中国海者称为“台风(Typhoon)”;于大西洋西部、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和北太平洋东部者称为“飓风(Hurricane)”;在印度洋上则可简称为“气旋(Cyclone)”。生成动力生成的条件台风路径由1980年至2005年期间生成的所有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图,右边的直线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台风的主要生成地区为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当中以南海生成的热带气旋数目较少。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基本上全年都会生成,而以七至十月次数最为频密。热带气旋生成的位置分布与季节有关,在冬、春季较为偏南,夏天和初秋较为偏北。热带气旋生成后的移动路径主要受副
· 今超强台风登陆,那你知道在古代是如何预测台风的吗?
今台风“灿都”来势汹汹,而且目前这个超强台风已经维持超过100个小时了,也是一个非常“厉害角色”,而就在7,8月份的时候,也有一个非常强的台风“烟花”。在现在大家在预测这些台风精准到来都是靠着科学来预测的,并且可以精确到什么时候会登陆,那么你知道在古代的人们,是如何预测台风,而规避风险的吗?又是如何救灾的呢?图源自网络在古代,他们没有先进的气象预测的设备,也没有现在这么科学的预报的技术,所以他们对于这些天灾的抵御的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大多数只能是依靠着信仰天神,祈求神灵保护,而今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的妈祖神像的信仰,我想这就跟台风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图源自网络除了这种神灵保护意外,古代还会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根据一些天象和物象的细节来预测台风,像是一些谚语都是代表着古代人对于台风来临时现象的描述,比如说古人会观察云、雾、风、雷等气象特征,然后观察在台风来临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样...
· 台风泰培
气象历史根据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的强度而绘制的风暴路径图1979年10月,从菲律宾一直延伸到马绍尔群岛的季风槽内发展出3股环流。其中位于关岛西南方向的一股扰动天气于10月3日发展成热带风暴罗杰,当天晚上,澎贝岛以南洋面形成另一股热带扰动,这股热带扰动之后发展成台风泰培。赤道周围大片海域产生的强烈外流都被卷入罗杰的环流,所以澎贝岛以南海域形成的扰动一度无法得到显著发展。虽然外界气流格局不利,但这片扰动在向西移动期间还是逐渐组织起来,只是由于受热带风暴罗杰的大规模环流影响导致移动方向变化不定,缓慢以环状路径到达楚克州东南方向洋面。10月4日晚,飞入系统的飓风猎人侦察机确认其中存在闭合下层环流,10月5日清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布针对第二十三号热带低气压的首份警报。这张全球卫星图像中部可以看到即将达到最高强度的台风泰培,其左侧是袭击越南中部的台风莎拉。热带低气压在逼近楚克州期间增强成热带风暴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