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菜刀拍一下蒜就断了,大蒜在我国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哪些?

2022-07-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344
转发:0
评论:0
近日,一位女士在做饭的时候用菜刀拍蒜,没想到菜刀居然断了。关于这个问题专业师傅表示:硬度较高材质的刀具比较脆,横拍时刀具不能变形就会发生断裂。此店铺的客服也表示如果需要拍蒜,建议轻压。大蒜作为中国人做饭时最常用的调料之一,其重要程度是不可忽视的,所以能拍蒜的菜刀也是很重要的。我国是什么时候有的大蒜,它是怎么发展来的,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吧。图源网络中国人吃蒜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是其实大蒜并不是我们本土的食物。在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了大蒜,记载在东汉文学家王逸编纂的《正部》里,上面是这样说的:“张骞使还,始得大蒜、苜蓿。”还要一个佐证就是在汉朝以前,我国历史文献中的调味品中有葱、姜、芥、韭、薤等,唯独不见大蒜。大蒜传入中国之后,经过长时间的培育,大蒜的产量已经足够支撑各家各户的需求,而且那时候的古人已经对大蒜相当的喜爱,所以有很多关于大蒜的记载。图源网络唐寒山写过:蒸豚搵蒜酱,炙...

近日,一位女士在做饭的时候用菜刀拍蒜,没想到菜刀居然断了。关于这个问题专业师傅表示:硬度较高材质的刀具比较脆,横拍时刀具不能变形就会发生断裂。此店铺的客服也表示如果需要拍蒜,建议轻压。大蒜作为中国人做饭时最常用的调料之一,其重要程度是不可忽视的,所以能拍蒜的菜刀也是很重要的。我国是什么时候有的大蒜,它是怎么发展来的,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吧。


菜刀拍一下蒜就断了,大蒜在我国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哪些?

图源网络


中国人吃蒜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是其实大蒜并不是我们本土的食物。在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了大蒜,记载在东汉文学家王逸编纂的《正部》里,上面是这样说的:“张骞使还,始得大蒜、苜蓿。”还要一个佐证就是在汉朝以前,我国历史文献中的调味品中有 葱、姜、芥、韭、薤等,唯独不见大蒜。


大蒜传入中国之后,经过长时间的培育,大蒜的产量已经足够支撑各家各户的需求,而且那时候的古人已经对大蒜相当的喜爱,所以有很多关于大蒜的记载。


菜刀拍一下蒜就断了,大蒜在我国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哪些?

图源网络


唐寒山写过:蒸豚搵蒜酱,炙鸭点椒盐。李延寿在《南史·张融传》中记载:豫章王大会宾僚,张融食炙,始行毕,行炙人便去,融欲求盐蒜,口终不言,方摇食指,半日乃息。唐宋时期大蒜都非常流行,而且以各样的形态出现在餐食当中,甚至还成为驱寒的利器。宋代罗愿所著的《尔雅翼》中说:胡人以大蒜涂体,爱其芳气,又以护寒。


当然,有人喜欢就有人很讨厌,比如南宋诗人范成大就觉得大蒜的味道很冲、很臭。他写到“顷在峤南,其人好食槟榔,合蛎灰、蒌藤,食之辄昏然,已而醒快,三物合和,唾如脓血,可厌,今来蜀道,又为食蒜者所薰,戏题。旅食谙殊俗,堆盘骇异闻,南餐灰荐蛎,巴馔菜先荤,幸脱蒌藤醉,还遭胡蒜薰,丝莼乡味好,归梦水连云。”这其中不免有调侃的有意味,但还是透露出范成大对它的讨厌。


菜刀拍一下蒜就断了,大蒜在我国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哪些?

图源网络


大蒜不仅是做菜调味的一大好手,而且还能够药用,根据《本草纲目》记载,大蒜其气熏烈,能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辟邪恶,消痛肿,化症积肉食此其功也。


大蒜在东北、山东等地区是很重要的食材,无论吃点啥都要就大蒜,在四川、重庆等地区也是很重要的调味品,而且做火锅大蒜的用量也很大。在全国地区,几乎所有的省份都或多或少的需要大蒜。

(族谱网:www.zupu.cn


菜刀拍一下蒜就断了,大蒜在我国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青瓦的前世今生
青瓦历史悠久,其美观、价格低廉、防雨保温成为中国传统建筑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青瓦的性价比不用过多介绍,历史是对它最好的赞美,时间就是对它最好的考验。青瓦久经不衰一定有它的道理。青瓦是由粘土烧制的,呈青灰色。由于它具有极强的粘性,青瓦适用于混凝土结构、木结构、钢结构、砖木混合结构等各种结构新建坡屋面和老建筑平改坡屋面,铺屋顶用的建筑青瓦形状有平形,半圆形,拱形等。青瓦的历史渊源,要从制造工艺上开始说起,青砖青瓦可以说是建筑房屋中的不二选择,它的外色,讲究的是润色光泽,与自然相辅相成的搭称,厚实的外表带给人们的更是一种安全感。古法烧制而成的青瓦,效果通气耐风,是现代仿古建筑的第一选择。青瓦隔热效果极好,我们可以看到有的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房顶有时也铺盖着一层青瓦。除上述之外,青瓦在收藏价值上也有显现,青瓦从它的质地、色泽上被很多人拿来作为茶具、餐具使用。从古至今随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上好...
· 补人参不如吃大蒜
大蒜这一神奇而古老的药食两用珍品,被称做“健康保护神”。在德国,几乎人人都喜欢吃大蒜,年消耗量在8000吨以上,近年来更是经常举办欧洲大蒜节。大蒜研究所负责人哥特林博士介绍说,大蒜含有400多种有益身体健康的物质,如果人想活到90岁,大蒜应该是食物的基本组成部分。研究还表明,大蒜的营养价值高于人参,应列为保健品之首。大蒜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指出,人类的很多疾病都是因为血液中脂肪水平过高引起的。许多日常食物,像鸡蛋、香肠、奶酪、咸肉等,吃了之后就会使血液中的脂肪成倍上升。但是如果同时吃蒜,脂肪上升的趋势就会受到遏制。除了有助于降低血脂外,大蒜还具有预防和降低动脉脂肪斑块聚积的作用。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脂肪斑块在冠状动脉聚积后,就有可能导致心脏病。抽烟喝酒也会使血液变得粘稠,如果同时能吃些大蒜,就会平衡稀释血液。大蒜能使血液变稀,而且还具有类似于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抗氧化特性。大蒜所具有的这些潜在功...
· 打油诗的前世今生(图)
打油诗是中唐时期南阳一个秀才张打油创造的诗体。那厮虽然熟通诗法,但天生反骨,勇于创新,并不热衷于当时盛行的格律诗,反而爱上了街头巷尾、乡村田间的俚歌,从收集到创作,非常投入。随着时间推移,张打油肚子里的俚歌日积月累,越来越多,创作灵感也愈发敏锐,据传能指什么吟什么,出口成章。他的成名据说与张贴小广告有关,有一天他用木炭在墙上写了一首诗:六出飘飘下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拿扫帚的拿扫帚,拿铁锹的拿铁锹。不料被城管拿住,以毁坏市容罪拿去见官。秀才说我是知识分子,受过高等教育,怎么能写这么俗气的诗啊。县官就让他以当时的政治形势为题写一首雅诗。这个鸟人端得厉害,张口就来:“十万天兵下南阳。”大家一听很雅啊!但他接着写道:十万天兵下南阳也无救援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把个县官看的哭笑不得。于是,他就这样出名了。列位,休看张打油的这种诗貌似格律不对、对仗不讲、内容低俗、不...
· “天策上将”的前世今生
说到唐太宗李世民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作为唐朝前期最有作为的皇帝,他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得太子之位,事件虽然是政变夺权,但后世大多持理解甚至赞赏的态度。如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立嫡以长,礼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太宗始欲俟其先发,然后应之,如此,则事非获已,犹为愈也。既而为群下所迫,遂至蹀血禁门,推刃同气”在玄武门之变之前,李世民虽然武功赫赫,但他凭什么来打败太子党,夺得皇位呢?----------------------------------------------------------秦王的威名隋末唐初割据图隋末唐初,天下大乱,地方割据势力众多,李渊也于617年在晋阳起兵争霸,但最后却只有李渊脱颖而出,收拾隋末残局,一统天下,建立大唐。他之所以能够建立唐朝,没有儿子的贡献肯定是不行的,无疑,秦王李世民在其中起了贡献最大,但他为何叫秦王呢?史书记载:杨广(即隋炀帝)逃亡前往太
· 厦门首枚!“古宅大蒜”换标成功
厦门首枚翔安唯一翔安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换标成功12月6日,翔安区目前唯一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古宅大蒜”换标成功,成为厦门市地理标志商标首枚换标成功的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古宅村民委员会成为厦门市第一个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要求的单位。换标成功后古宅村1707位村民成为首批合格使用的受益人这个厦门市地理标志商标首枚换标成功的地理标志专用标志长这样↓↓第12877116号证明商标恭喜了接下来,那么不妨和年卡君一起来看看新圩镇的古宅村吧~驾车沿着田野中的小路几乎开到路的尽头方能到达古宅村一踏进来你便能感受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着历史的味道古宅村原名叫辜宅村三山拥抱两溪环绕的古宅村位于厦门最东北部与泉州接壤古宅原名辜宅,追溯到上千年以前,这座村庄居住的都是辜姓家族。譬如清末怪杰辜鸿铭,被孙中山先生誉为精通英文的“中国第一”,祖籍就是在这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