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地40℃ 大范围凶猛高温又将来袭,古代高温天气如何降温?
这个六月我们见证了历史,全国平均气温创历史同期新高,而现在,一场大范围的高温又将来袭,局部地区还可能热到破纪录,最高气温或突破40℃,遭遇极端的高温天气。如今夏天温度是越来越高了,当你走到户外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自己与太阳很近,到了室内,你也会觉得闷热。现在条件比较好,家里没有空调也有电风扇,还有雪糕可以吃,但是在古代可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古代高温天气如何降温?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
古代的夏天也是非常炎热的,而且也出现过极端的高温天气,那是在乾隆八年的时候,在《浮山县志》中讲到:“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更甚。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也就是说在乾隆年间,夏天的气温非常炎热,在路上行走的人,走着走着就突然被热死了,据一些专家分析,当时的天气至少达到了40℃以上。那么如此高的温度,古代又没有空调,他们是怎么熬过这么炎热的夏天呢?
图源自网络
古代虽然没有空调,但是要说风扇,其实在古代是有的,只不过那个时候没有电,是一种手摇的电风扇,这是在唐朝时期出现的,而关于这款风扇的功效,在《西京杂记》中有记载,“长安巧匠丁缓作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战。”意思是说一个人操作风扇,整个屋子的人都会打起寒颤,虽然这个功效可能会有点夸张,但是这说明在古人对于这个手摇风扇的降温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图源自网络
白天可以靠着这个风扇,古人晚上也会有不一样的东西进行降温,那就是瓷枕头,凉席,还有竹床。瓷枕头是有一定的消暑作用的,提神醒脑抗疲劳,而且瓷枕头上面有气孔,在酷暑的时候可以往里面加入凉水,这样头枕上去,脑袋会觉得冰冰凉凉的;凉席在现代也是比较普遍的家居用品,不要以为只有现代才有,其实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文化时期,古人就已经发明了编织席子用来抵御暑热。不过一开始凉席主要的用途是放东西和垫着坐的,后来才慢慢变成睡觉专用的;而竹床顾名思义,就是用竹子做的床,这个纳凉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因为这个材料相对比较便宜简单,一般人家里都能用。
图源自网络
古人降温除了用自动风扇,一些家居用品外,他们还有冰箱,当然这个冰箱也不像现在这般,而且它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冰鉴”。是纯手工制品,它形似铜鼎,有里外两层,里层用来冰镇食物,外层放冰块。另外这个“冰鉴”还有一种用处,那就是当空调使用,只要在冰鉴下面留下一个小孔,让融化的水流到旁边的小盘里面,这样就能利用冰融化吸热的原理,使得整个房间降温下来,再加上一个自动风扇,那这个夏天也不会感到炎热了。那么“冰鉴”需要的冰哪里来的呢?一般是冬天的时候将冰存起来,到夏天的时候再拿出来用,而这个方法从先秦时代就开始了。(族谱网:www.zupu.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