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讲师因交不起网费向校方求助,古代是怎样授课的?
近日,深圳大学人文学院一教职工在学校网站留言称,“由于我经济困难,没钱开网络上网课,希望学校能够发放网络补助”。校方在了解具体情况之后,给他发放了网络补助。
现在因为特殊情况,多数学校都选择上网课,与传统课堂授课有很大的区别。那古代的老师是怎样授课的呢?小谱跟你展开聊聊。
图源网络
古代的授课步骤主要是授书、背书、复讲,这是一次课堂讲学。授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点书”,即学生拿着书去找先生,先生给他点出句读。句读通俗来讲就是现在的逗号、句号,用来断句。
古代点句读有专门的工具,比牙签略粗略长一些,一般是木制、鸡骨制、铁制的,也有高端的象牙制的。一头粗一头细,两头都有一个圆圈。用它戳上印泥,往书中断句的地方一盖,就是一个圆圈,表示句读。通常小圈表示逗号,大圈表示句号。
图源网络
第二个阶段,叫“读书”,就是先生范读,学生跟着读。一句一句地模仿。不同的先生读的遍数不太一样。
第三个阶段,教“讲书”,就是先生要讲解。讲解简单的、学生那个年龄段可以理解的意思,就是串讲。尤为重要的,是讲故事。
以上授课的多少、频率都是因人而异的。古代蒙馆的学习时间,一般是一天2到4小时。学馆的学习时间,一般是一天4到8小时。开蒙时,一次授书一般就是十个字左右。到大一点,就到二三十个字。到学馆,一次一般也不会超过一百字。
图源网络
授书结束后,第二步就是背书,学生自己下去复习、背诵。复习的内容不仅仅是典籍本身,还包括典籍的注疏,和老师的讲解。
第三步是复讲,复讲就是学生将老师授课过程中讲给自己的知识再复述一遍,这样才能够真正掌握这项技能。从授书,到背书,到复讲,这样就完成了一次课堂教学。
在古代,古人主要是一对一来教,不是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对一,而是老师针对每个人的教案、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材、考察方式都不一样。古代的一个班级,学生的人数大概在10-20人。
图源网络
更为特殊的一点是,我们现在的班级是同年龄的人在一个班,但是古代多是混龄上学,兄友弟恭,师兄带师弟师妹,能激励师兄学习,还能形成“悌”的关系。大大节省了老师的工作时间,还提升了学习效率。
古达的教学模式与我们现在有很明显的差异,在古代自主能动性非常的重要,可以说主动学习能够提升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古代,学生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很大的知识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