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中舍身救妻的丈夫凌晨去世,古代烫伤烧伤了怎么办?
近日,在一火灾现场有一个感人的现象,丈夫将妻子放在阳台外面,自己站在屋内死死抓住妻子防止她坠楼,坚持到消防员到场时,丈夫已经严重烧伤了。 事后夫妻俩因大面积烧伤和呼吸道的损伤住进ICU,但不幸的是烧伤严重的丈夫因为伤情恶化不幸离世。
图源网络
现在医疗设施这么发达还是没办法挽救伤情严重的病人,那么古人要是烧伤了该怎么办呢?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吧。
古人在治疗烧伤烫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积累下很多成熟的配方,而且具有很好的效果。古人对烧伤烫伤的经验主要是来自于战场。在古代几千年的历史当中,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争,而在古代的战争中,滚烫的水、油、火球等都是很正常的武器。
对烧烫伤最有研究的就是当时的军医,他们拥有相当数量的病患来实验各种药物,是其他医生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这些军医不但治疗烧烫伤,还必须应对因烧烫伤带来的细菌感染。
图源网络
在古代战场上有一种武器叫作“金汁”,是把大小便混合物烧开后的汤汁,这些汤汁里含有很多病菌,士兵不幸被浇到身上后很容易感染。
军医在治好他们的烧烫伤后,还需要治疗他们的感染,在当时落后的条件下,军医们不得不想方设法,研制出高效的药物。
古代的郎中治疗烧伤、烫伤的方法基本上一致,主要是以凉血止血、解毒生肌为原则。使用的药材主要有:寒水石,大黄,赤石脂,煅牡蛎,地榆等,大都药性寒凉,或者是收敛排毒功效。
图源网络
唐朝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就说:“凡火烧损,慎以冷水洗之,火疮得冷,热气更深转入骨,坏人筋骨,难瘥。”这个意思就是被烧伤之后要谨慎用冷水冲洗,可能会导致热气影响肌肤更深,会有更多的伤害。
清朝程鹏程的《急救广生集》记录了一种敷药——地榆,古人认为它能泻火毒,还能解毒、消炎,方法是将地榆研成粉末,用油调匀,直接敷在烫伤创面上,之后经常换药。民间还有“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的说法。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当中,古人根据经验总结了很多治疗烧伤烫伤的方子,这些方子在现在看来可能并不是那么行之有效或者是便利等等,但是对古人来说确实是他们当时可以治疗烧伤烫伤的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