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国男性人口出现下降,古代的男女比例是怎样的?

2022-03-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774
转发:1
评论:0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311万人,女性人口68949万人。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20年男性人口为72357万人,女性人口为68855万人,这意味着2021年男性人口下降了46万人。那古代的男女比例是怎样的呢?跟着族谱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311万人,女性人口68949万人。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20年男性人口为72357万人,女性人口为68855万人,这意味着2021年男性人口下降了46万人。那古代的男女比例是怎样的呢?跟着族谱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男性人口出现下降,古代的男女比例是怎样的?

图源网络

1、夏商(183:100)

宋镇豪先生在《夏商社会生活史》中,通过分析殷墟墓葬当中人的骨龄、性别鉴定,得出男女性别比为183:100,其中,男性以青壮年较多,女性以青年为多的结论。


2、周朝(2:3)

《周礼注疏》卷33上青州下郑玄注:“二男二女,数等,似误也,盖当与兖州同二男三女。”


3、秦汉(男少女多严重,战乱1:1.5左右)

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之后,领土扩展,人口增加,到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全国总人口约3000万。秦末楚汉战争造成原来的人口稠密地区的繁荣景象不在。据《史记》载:“至汉祖定天下,民之死伤,亦数百万,是以平城之卒,不过三十万,方之六国,五损其二”。

中国男性人口出现下降,古代的男女比例是怎样的?

图源网络

4、隋唐(战乱1:2左右)

关于隋唐时期男女比例,一般战乱时期处于1:2的状态,和平时期相对均衡。


5、清朝(113:119)

明末清初四十余年期间战争和瘟疫频繁,导致人口减少,到康熙初年,社会生产和发展都已经趋于稳定,人口也逐渐增加。姜涛在《中国近代人口史》认为清代中叶,中国人口性别比约在113:119之间。


从上述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时期的男女比例都基本表现为男少女多,这主要跟一下几个因素有关系:

中国男性人口出现下降,古代的男女比例是怎样的?

图源网络

1、战争频繁

古代朝代更迭,往往伴随着战争,青壮年男子上战场往往都会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这是为什么古代男子比女子少最蛀牙的原因。


2、徭役繁重

除了战争之外,古代制度明确要求男人要服徭役,每家每户都要出男丁给国家干活,许多男子会在此期间被累死。

中国男性人口出现下降,古代的男女比例是怎样的?

图源网络

3、男耕女织

古代的社会生产以男耕女织为主,男人主要负责体力活,对身体的损耗是比较大的,再加上古代的医疗环境比较落后,积年陈疾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疗,这也就导致着男人比女人少了。


综合古代的各种原因,比如重男轻女等等,都使男人的生育成为重中之重,也正因为社会对男性的需要,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男性的损耗。到现在,伴随着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安稳的社会环境、重男轻女思想的摒弃,男女比例逐渐趋于平衡,但整体山还是呈现男多女少的形态。

中国男性人口出现下降,古代的男女比例是怎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专家:古代中国先出现人口调查后出现土地调查
《禹贡》是古代较早的山水调查结晶,最早提出“九州”说。宋人根据《禹贡》绘制《禹贡九州山川之图》。中国古代社会调查,是指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调查,包括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直至清朝前期的社会调查。古代都有哪些类型的社会调查古代社会调查的类型,是随着社会调查目的、需求的发展而不断扩展的,它们的调查主体、社会功能也是多种多样、不断扩展的。行政型社会调查。其调查者主要是统治阶级的官吏,其主要目的是收缴贡赋、征集兵员、派使徭役,管理国家和巩固统治,同时服务社会。例如,殷商甲骨文、金文中关于“登人”和战争的记载,春秋战国的上计制度和“初税亩”,秦的“初令男子书年”和“使黔首自实田”,汉的“编户齐民”和“度田”,隋的“输籍之法”,唐的丈量土地和《国计簿》,宋的“丁产簿”、“结甲册”和“鱼鳞册”,元的“诸色户计”和户籍清理,明的户帖和黄册制度,清的“摊丁入亩”和赋役簿册等。行政型...
· 中国出生人口男女比例近120:100全世界最高
中国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中国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显示,中国乡村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2.85,也就是每100个女性相对有122.85个男性,高于全国119.58的平均水平。而正常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应在103至107之间。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12日在全国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说,目前中国农村农业生产主要依赖家庭劳动力,农村家庭男孩偏好明显。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将导致婚姻挤压等问题,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出生人口性别比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居高不下。目前全国处于婚期的男性已多于女性1800万人,预计到2020年,20岁至45岁的男性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人据介绍,中国将加大对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国家人口计生委等有关部门将通过开展“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生育关怀行动”“婚育新风进万家”“...
· 古代中国男性何时占据社会主导地位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是《论语》中的孔子语录。当然,性别歧视之风并非由孔子开启,将性别歧视体现得淋漓尽致的男权制也并非由孔子制定。不过,男性在社会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的具体时间和原因,或许能在他们祖先的遗骨中找到。近期,科学家在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175具遗骸时发现,这些遗骨中的结缔组织及胶原,能为上述问题提供一定线索。这些蛋白质中的一种碳元素标记,有助于推断死者生前食用的谷物类型,而其中的一种碳元素标记则与饮食中肉类所占的比例相关。相关研究发表在今年1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遗骨中的化学物质显示,在始于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男性与女性的饮食结构类似。当时农业兴起,两性皆食用肉类和谷类。“农耕早期,女性在粮食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男女的饮食类似,社会地位也大体相当。”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的考古学家、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凯特·佩琴金娜指出。男性与...
· 古代中国男性何时占据社会主导地位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是《论语》中的孔子语录。当然,性别歧视之风并非由孔子开启,将性别歧视体现得淋漓尽致的男权制也并非由孔子制定。不过,男性在社会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的具体时间和原因,或许能在他们祖先的遗骨中找到。近期,科学家在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175具遗骸时发现,这些遗骨中的结缔组织及胶原,能为上述问题提供一定线索。这些蛋白质中的一种碳元素标记,有助于推断死者生前食用的谷物类型,而其中的一种碳元素标记则与饮食中肉类所占的比例相关。相关研究发表在今年1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遗骨中的化学物质显示,在始于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男性与女性的饮食结构类似。当时农业兴起,两性皆食用肉类和谷类。“农耕早期,女性在粮食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男女的饮食类似,社会地位也大体相当。”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的考古学家、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凯特·佩琴金娜指出。男性与...
· 张献忠屠川是造成蜀中地区人口急剧下降的原因?
张献忠之屠蜀导致四川人口急剧下降的论断,多少有失偏颇。明朝军阀的屠戮平民、清军的滥杀无辜,连年兵荒马乱导致的生产大面积停顿,人民大批量地逃亡,都是导致四川许多地方荒无人烟、人口锐减的原因,按顾诚说法,“直到张献忠牺牲,大西军转入云贵时,四川遭受的破坏还是比较有限的”。所谓张献忠“屠蜀”对四川造成的破坏是有限的,清军才是四川人口降到“一万八千零九十丁”的罪魁祸首,也正是为了掩盖罪恶,清政府才指使御用文人编造种种谎言,将责任全部推给张献忠。而明末清初四川人口的锐减,是多股势力混战的最终恶果,张献忠并不是唯一的屠川元凶。可见从六百万人减少到8万人的真凶是清军(包含吴三桂),比南明,张献忠,摇黄土军和各路强盗土匪更加残暴,加上灾荒,瘟疫,虎患,人吃人,逃离等天灾人祸,才是导致川人减少的真正原因。其实除了《后鉴录》之外,其他的资料很多都并没有将全部责任推给到张献忠身上,如《蜀龟鉴》:痛乎,明季屠川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