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4胞胎华南虎定名“日月星辰”,古人是如何给孩子取名的?
去年9月在苏州出生的4胞胎华南虎终于在他们的“本命年”——虎年,拥有了它们自己的名字。它们的名字分别为“阳阳”“月月”“星星”“辰辰”。而且它们不久前也已经完成了芯片植入,正式成为我国人工圈养华南虎种群的新成员。广大网友纷纷夸奖华南虎4胞胎的名字取得好。那古人是如何给孩子取名的呢?让小谱带你走进古人的诗意世界吧。
古人的名字其实是很多的,比如名、字、号、谥号等等,而且古人的号因为是自己取的,所以也就有可能有很多个。但是古人的名都是由父母来取的,因此也在众多名号中独一无二。
图源网络
东汉文学学家许慎研究认为,名字最开始是为了在夜晚便于相认而取的,《说文解字》称,“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在古代,孩子的名和字都是由父母命名,一般是三个月取名,行冠礼时取字。如《仪礼·丧服》中所谓“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
在古代,每个朝代根据传统的不同和文化的发展,在取名这方面有所不同。
上古时期,殷王固定用天干入名。先秦时期,取名大师、鲁国大夫申繻曾提出取名选字“五原则”:“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关于这个“五准则”具体的解释是“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同时,申繻也强调取名的六个不要,即“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图源网络
汉代时期,取名的风尚有了一定的发展。汉人取字时多选用尊老、称谓、身份、德行一类敬谦美辞,就比如说伯、仲、叔、季、元、长、次、幼、少、公、翁、君、臣、侯、宾、士、民、郎等字。除了在选字方面的特征,汉朝时期还喜用单字取名,比如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等。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取名逐渐形成两大风尚:一多用助动词“之 ”;二父子、长幼之间用字不再避讳,名字中出现同字现象。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
唐宋时期,予、臣、汝、友一类称谓字以及可、如、斯、也等一类语助字,还有尊老的字,如老、叟、翁,也在取名中备受推崇。但宋朝时期取名的局限大大增加,取名还需讲究阴阳五行、生辰八字、生肖属相、五格剖象、八卦六爻等。同时,取名的禁忌也比较多,一般不用凶字、坏字,且忌与帝王、坏人等重名。
图源网络
元朝是数字名最流行的朝代。比如元末起义军首领之一的张士诚,原名就是“九四”。这是因为元朝时期,汉人庶民无职者,是不许取名的,只能用排行、父母年龄等来称呼。
明代 ,字辈取名制普遍流行。明惠帝朱允炆名中的“允”字,便是辈分字。而且朱元璋给自己儿子取了20个字辈,在太子这一脉的辈分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像古人取名在各个朝代都不尽相同,但是总的来看,每个朝代都有流行的元素和禁忌点。古人在取名的整体趋势上也呈现着向传统文化靠拢,比如尊老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