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猪肉价格连降5周,旺季不旺,古代猪肉贵不贵,古代的物价是什么样的?

2022-01-1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1146
转发:0
评论:0
中国历史中猪肉价格最贵的两个朝代是汉朝和唐朝。据《太平广记》中记载的一段话:唐朝时期有位黄牛党,从潞州(今山西长冶市)花300钱买了一头猪贩卖到怀州(今河南省沁阳市)卖了600钱。而当时唐朝平均一个家庭的年收入也就1500-2200钱,也就是说一个家庭辛辛苦苦耕作一年的收入只够买2-3头猪,可见猪肉在唐朝还是比较贵的。

再过一段时间就是春节了,不少民众都开始准备年货,猪肉在往年的这个时候都会价格增长,但是今年近一个月时间猪肉市场呈现旺季不旺、价格走低的特点。那古代春节的时候猪肉贵吗?古代物价又是怎样的?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吧。

猪在我国从几千年前都已经成为古人的餐桌上的食用肉类了,但古代每个朝代的价格差别是比较大的。

猪肉价格连降5周,旺季不旺,古代猪肉贵不贵,古代的物价是什么样的?

图源网络

中国历史中猪肉价格最贵的两个朝代是汉朝唐朝。据《太平广记》中记载的一段话:唐朝时期有位黄牛党,从潞州(今山西长冶市)花300钱买了一头猪贩卖到怀州(今河南省沁阳市)卖了600钱。而当时唐朝平均一个家庭的年收入也就1500-2200钱,也就是说一个家庭辛辛苦苦耕作一年的收入只够买2-3头猪,可见猪肉在唐朝还是比较贵的。

西汉时期的《盐铁论》记载:“夫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也就是说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刚好相当于一头猪的价格。而据汉朝《居延汉简》中述:肉百斤七百,也就是100斤猪肉需要700钱,换算成现在的价格的话就是一斤猪肉需要115元,这个价格是现在猪肉的很多倍。

猪肉价格连降5周,旺季不旺,古代猪肉贵不贵,古代的物价是什么样的?

图源网络

到了宋朝,社会经济和农业繁荣发展,也使得宋朝的某一时期的猪肉价格非常之低,主要原因是随着农业的发展,粮食收成增加,饲料和剩饭大大提高了养猪的生产率。苏东坡的《猪肉颂》:“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就体现了宋朝黄州的猪肉价格之低。

关于古代的物价,其实古代并没有相关的数据统计,但是我们可以参照粮食的价格来判断古代的物价。明代的米价是一两银子买两石米,明代其他食品价格也可以通过跟米价相挂钩,来判断高低,明代的猪肉每斤是7-8文铜钱,相当于现在的15元,牛肉和上等羊肉一斤相当于现在不到30元。其中水果是比较贵的,上好的红枣每斤48元,栗子每斤约24元。

猪肉价格连降5周,旺季不旺,古代猪肉贵不贵,古代的物价是什么样的?

图源网络

从明代来看,整体的物价还可以,除了水果比较贵之外,其他还好。再辅助猪肉的整体价格来看,古代的物价伴随着朝代的发展,呈现着一个下降的趋势。可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升,供应提高,相应的物价就有所降低了。

猪肉价格连降5周,旺季不旺,古代猪肉贵不贵,古代的物价是什么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四月猪价或跌至每斤6元谷底,古代猪肉的价格贵吗?
近日,受生产惯性增长影响,并且春节后消费淡季猪肉需求下降,猪肉的供应出现了阶段性过剩,并且这个下跌的趋势会延续一段时间,在3、4月份的时候,猪肉的价格可能会跌至每公斤12元左右的谷底,养殖亏损程度还是会加大的,其实我国猪肉价格之前一路上涨,现如今又在下降,价格的跌幅都是跟社会环境有关,那么古代猪肉的价格贵吗?古人吃猪肉方便吗?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其实很多人对于古人不吃猪肉这件事有一定的误解,虽然说在很多时期,猪肉是比较难上餐桌的,但是中国人食用猪肉的历史还是挺久远的。猪作为中国人主要食用的肉类,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了,在史料记载中,可以发现古人在四千年以前就已经讲野猪驯化为家畜了,并且开始食用,同时在古代还有一个专门养猪的人,被称为“猪倌”。不过因为猪在古代饲养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一头猪需要经过两三年的时间才可以用来宰杀,而且猪又不能像牛一样干农活,这么久的时间里还需...
· 近期蔬菜价格跳涨,古代是如何调控物价的?
近期,主要受降雨、低温等的影响导致蔬菜价格跳涨。自古以来,物价就被各朝代的政府所重视,也是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今天,族谱网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下古代是如何平抑和监管物价的。自从有了货币以来,市场流通和交易的商品就有了统一的支付载体。所有的物品都可以用货币交换,那么,流通到市场的大家共需的商品就需要一个合理的价格。在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发展中,对于物价的调控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早期——政府调控最早的就是政府直接定价来调控市场。政府直接定价是价格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早在西周时期,政府就对商品按品质“奠其贾”,经定价后方准上市交易。秦汉时,商品定价监管制度日趋成熟。汉代建立了定期评议价格的制度,政府有关部门每月之初评定一次物价,所定价格称为“市平”或“平贾”,商品买卖须依“市平”进行。在此基础上,政府还建立了物价上报制度,地方郡国每季度要向中央上报一次物价情况,以协调各地的商品价格。到了唐代,评定商...
· 古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吃猪肉的?古人喜欢吃猪肉吗?
猪肉在各肉类需求中占据主要地位,无论是炒菜还是做馅料都常有猪肉的存在。今年猪肉的价格持续增长,到现在已经呈现出七连增的趋势,让人直呼吃不起。我国古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吃猪肉的?古人也像我们现在这样喜爱猪肉吗?小谱在此为你解答。猪肉正式走上人们的餐桌是在宋代开始的,这其中还跟一位名人以及一道名菜有关,那就是苏东坡发明东坡肉。我们都知道苏东坡是个吃货,且很爱吃肉。当初他被贬到海南的时候,还写诗埋怨肉食少,不够吃。即“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图源网络苏轼发明东坡肉也跟他的吃货属性密不可分。苏轼任黄州知州的时候,遇到大雨倾盆,黄河决堤,洪水围困徐州。苏轼身先士卒,率领禁军武卫营和全城百姓抗洪筑堤保城,经过艰苦奋战终于保住了徐州城。徐州城的百姓带上肉食感谢苏轼,在苏轼的亲自指点下,烧出了东坡肉。至宋朝,猪肉才开始成为餐桌上的主流肉食。在之前,古人多是食牛羊肉的,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受到游牧...
· 明朝的物价究竟是什么样的上等猪肉才13.2块钱一斤
还不知道:明朝的物价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米,白银1两=2石即377.6斤。合人民币1.75元/斤。上等猪肉白银1钱六分=8斤合人民币13.2元/斤。上等羊肉白银1钱二分=8斤合人民币9.5元/斤牛肉五斤白银七分五厘合人民币9.9元/斤,五斤重大鲤鱼价白银1钱合人民币13.2元/斤,栗子五斤价白银6分五厘合人民币8.6元/斤,活肥鸡一只价白银4分合人民币26.4元/只,白布四匹价白银8钱,合人民币元132.2元/匹,绵花一斤,价白银6分,合人民币39.6元/斤,高级红枣100斤价白银2两5钱合人民币16.5元/斤
· 猪肉
历史猪肉东坡肉吉列猪排套餐17世纪之后,猪肉陆续成为全世界主要肉品以来,选择猪肉的标准都大约相同:以浅红、肉质结实、纹路清晰为主。而最高级的肉,是瘦肉与脂肪比例恰好,吃起来不涩不油的肉品,其部位约在里脊,大腿,和排骨。之后,如果白色脂肪越多,猪肉肉品等级就越低。全脂肪的肥猪肉,亦可熬制成猪油。部位肩胛:梅花肉、胛心肉、猪脚、蹄膀、腱子肉背脊:大里肌(背肌肉)、小里肌(腰内肉)、二层肉腹胁:五花肉后腿:后腿肉、猪脚、蹄膀、腱子肉全球猪肉消费加工其实除了鲜肉外,猪肉还大量被加工制作各式香肠、火腿、培根、腌肉、熏肉、肉罐头、宠物食品。加工用的猪肉,甚至比鲜肉还多。家猪不重要部位屠宰产生的猪耳朵、猪脚、猪鼻子、猪头、猪舌头、内脏所成的猪肉,还可以与其他蔬菜炒成菜肴。猪肉列入致癌物质2015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把包括猪肉的红肉列入2A级别致癌物质,而经过加工的红肉更被列为相当于香烟的1级致癌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