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城发布房价限跌令,古代是如何调控房价的呢?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这是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住所。在古代,诚如大诗人杜甫都住的破漏简舍,可见,古代买房也相当不容易。那么,古代是如何调控房价的呢?
其实,古代买房和现代一样,也需要签订买房合同,古代称为“立契”。房契签订后还需相关部分盖章才能生效。
但古代有一点和现代不同的是,古代在房契盖章前,还有一道流程,就是“遍问亲邻”。宋太祖时期有明文规定:凡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买,次问四邻,四邻不买,他人才可交易。
可见,卖方在卖房之前,要得到族亲和乡邻的首肯,这种首肯不是口头的,正规的做法是“依账取问”,具体的做法就是拿一个小本子“问账"(元代叫“问贴”),把族亲和四邻的名字依次列在上面。
同时,还要把打算出售房子的大小以及价格标上,然后按所列名单依次征询意见,被问的人(包括想买或不想买)都要盖上章,这种“问账"名单密密麻麻要写好几张。
如果大家不盖章,你就把房屋卖掉,那么,族亲和四邻就可以向官府告你。古时候也有廉租房,但都是民间性质的,唐宋时期主要来源于寺观,寺观的土地是政府划拨的,建房资金则由民间筹集,维修费可在香火钱里冲销。
其实,我们国家现在采取的一些措施里,也有中国古代调控房价的影子,譬如廉租房。事实上,古代也有廉租房,但都属于民间性质。
唐宋时期,廉租房主要来源于寺观,寺观的土地由政府划拨.建房的资金由信民捐献,历年的房产维护费用则从香火钱里出。
唐宪宗元和年间,白居易进京赶考,前后两个月,就一直租居在一个叫华阳观的道观里,因为那里房租便宜。
宋朝的辛弃疾,早年赴金朝中都燕京应试,为了省钱,住的是现在北京的悯忠寺。
明清时期,又多了个廉租房的来源,那就是会馆。会馆是异乡人在客地建的聚会场所,凡是像祥的会第,都有戏台﹑设事厅。以及客房。客房是为旅居在外,没有住处的同乡准备的,租金非常便宜。
为防止有人囤地起价,人也采取过很多措施。后唐庄宗李存勖颁发过一道赦令:其空闲有主之地,仍限半年,本主须自修盖,如过限不见屋宇,亦许他人占著。
后唐明宗李嗣源也有类似规定:诸色人等置到田地,并限三个月内修建盖造,须见次第。
可见,古代就对房价问题比较重视。调控措施也对现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