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今泸县6.0级地震有弹窗倒计时,而古代防震有何妙招呢?

2021-09-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280
转发:0
评论:0
今日,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发生了6.0级的地震,在发生地震前,电视弹窗出现预警画面,并且伴有语音倒计时,警报声响起,现在人们对于地震的预防也算是比较高级了,那么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在防震上有什么妙招呢?在明朝嘉靖皇帝在位期间,就曾发生过一场非常罕见的大地震,在《明史》中就有记载:“(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那一天真的是地动山摇,并且地震后的余震不断,整整持续了三年,到了第五年的时候,才开始慢慢平息。图源自网络明朝这次地震算是古代最为惨重的地震了,当时死亡人数也很多。其实自古以来,我们就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洪水,泥石流,台风,地震,都会导致当时的社会动荡和民不聊生。而最严重的肯定是地震了,到目前来说,能有提前预警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在古代可没有这样的能力,只是在古代,人们在受到打击和毁灭的同时,还表现除了超人的意志...

  今日,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发生了6.0级的地震,在发生地震前,电视弹窗出现预警画面,并且伴有语音倒计时,警报声响起,现在人们对于地震的预防也算是比较高级了,那么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在防震上有什么妙招呢?


  在明朝嘉靖皇帝在位期间,就曾发生过一场非常罕见的大地震,在《明史》中就有记载:“(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那一天真的是地动山摇,并且地震后的余震不断,整整持续了三年,到了第五年的时候,才开始慢慢平息。


今泸县6.0级地震有弹窗倒计时,而古代防震有何妙招呢?


图源自网络


  明朝这次地震算是古代最为惨重的地震了,当时死亡人数也很多。其实自古以来,我们就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洪水,泥石流,台风,地震,都会导致当时的社会动荡和民不聊生。而最严重的肯定是地震了,到目前来说,能有提前预警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在古代可没有这样的能力,只是在古代,人们在受到打击和毁灭的同时,还表现除了超人的意志和惊人的生命力,并且从中也积累到了相关的经验,因此我国也称为地球上最早进行地震预测的国家。


  史书上就有记载,古人是将地震称作了地动,在《史记》中也有记载说“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地震”,这是认为地震是因为阴阳失衡所导致的,而这里的“阴”为地,“阳”为天。


  古人在发生地震后,就开始对地震进行预测和尝试,第一个方法就是用星象和占卜来预测地震,大约从周代中期开始,就专门设置了查看天相的官员。一直发展到汉代,观察星象来预测地震的理论已经比较完善了,其基本原理就是观测所谓金木水火土五星的变化,还有日食月食以及其他星座的变化,来推断地震。我们今天当然可以非常明确,这种所谓的预测完全是不符合科学依据的,但是在古代,这种方式也是保留了很久,汉代保留至今的就有大量通过星象来预测地震的记载,比如说什么“明天必然地震”、“120天后必然地震"等等--当然,一条预测成功的档案记录也没有。

今泸县6.0级地震有弹窗倒计时,而古代防震有何妙招呢?


图源自网络


  第二个方法就是在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人类第一台地震预测报仪器——地动仪。有记载是说,有一次在京城内,地动仪报警西北发生了地震,当时大家都是没有什么感觉的,并且也不是很相信,但是在这之后的几天里,那边的人就来报信说发生了地震。


  除了这些方法外,古人还会根据一些自然的现象进行判断,比如说水的波动发生变化;还有一些动物的反常,比如说鸡、狗、蛇等会出现一些比较反常的行为,从而进行地震预测。


今泸县6.0级地震有弹窗倒计时,而古代防震有何妙招呢?


图源自网络


  预测地震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是为了减少和避免地震会带来的伤亡和破坏,那么古人在防震上会做那些措施呢?


  古人在建筑房屋上就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从后人的考察中可以看出,古人是非常注意地基牢固和建筑物的整体性的,这样是为了经久耐用和安全可靠,就比如有千年左右历史的赵州桥,是建于隋代赵县的,那个时候这个地方也是经常发生地震的,但是经过这么多次,它依旧巍然屹立。


  所以古人在预防地震上也是做过非常多的努力的,一些方法也是可以实施的,也并不是毫无逻辑,并且有些方法延用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古代的地震测报和防震抗震
我国是一个地震比较多的国家。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顽强地和地震灾害进行斗争,留下了历史悠久的地震记录,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观察记载了大量的地震前兆现象,积累了许多防震抗震的经验和知识,在地震测报和防震抗震的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国记录地震开始很早。晋代出土的《竹书纪年》记载有帝舜时期“地坼及泉”、夏桀末年“社坼裂”的现象,可能是关于地震最早的记载。战国时期晚期(公元前三世纪)的《吕氏春秋・季夏纪》里记载了“周文王立国八年①,岁六月,文王寝疾五日,而地动东西南北,不出国郊。”这一记载明确指出了地震发生的时间和范围,是我国地震记录中具体可靠的最早记载。此外,在《诗经》、《春秋》、《国语》和《左传》等先秦古籍中都有关于地震的记述,保存了不少古老地震记录。从汉代开始,地震就作为灾异记入各断代史的“五行志”中了。宋元以后地方志发达起来,地震也被作为灾异记入志中,地震史料大大增加。除了这些官修...
· 古人是如何应对地震的?古代有关地震的记载有哪些?
自然灾害猛烈且无情,以排山之阵掠夺了无数人的生命和财产,无论古今。我国第一台地动探测仪器--地动仪,由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是古人跟自然灾害的对抗。在长久的历史中,都有哪些对地震的记述?小谱将为你铺开有关地震的历史画卷。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地震记载,是在西周时期,在公元前780年的时候。《国语周语》中记载:"西酮三川皆震。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在周幽王二年的时候,西周发生了一次地震。泾河、渭河、洛河中的水全部枯竭,岐山也受到了波及,产生了大量的崩塌。根据《汉书五行志》记载:”自京师至北边郡国三十坏城郭,凡杀四百一十五人”。可见,汉朝时期发生地震的次数并不少。图源网络而嘉靖大地震,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惨重的一次地震:“死官吏军民奏报有名者83万有奇,...其不知名未经奏报者复不可数计”。也就是说这次地震造成了83万人的伤亡,且这还只是上报的数量。在古代的很多朝代都有关于地震的记载,如宋王溥的《唐会要...
· 古代发生地震有人管吗?
五年前的汶川地震和刚刚发生的雅安地震,其救助过程无不体现着高速、高效、高度人性化的现代救灾体制优势。感慨之余,不禁想到:古代发生天灾会怎样?大约二百年前,即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河南许州(即今许昌)发生过一次地震。当时没有科学的测量方法,但从破坏力来看,起码也有七级!受灾村庄多达一百六十九座,共震塌瓦房九千一百多间,草房一万六千九百四十多间!压死百姓四百三十多人,伤者五百九十多人——估计一般轻伤还未计算在内。地震发生后,省里立刻派员前往踏看、评估灾情。只是那时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估计省领导(藩司)亲临视察,往返就得上十天半月。地震发生在农历六月二十六日,等到情况基本摸清,上报朝廷,已是八月初。老皇帝嘉庆在地震发生时尚在人世,却于七月“驾崩”。新皇帝道光“览奏且惧且悯”,催促地方大员“赶紧抚恤”。古代抚恤金的发放,并无明定,往往是查看此前的“成例”。经查,此前嘉庆二十年陕州地...
· 雅安6.1级地震多地震感强烈,古代是如何应对地震的?
昨日,四川雅安市庐山县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地震发生时,多地震感强烈,成都很长时间都能感受到晃动。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当灾害发生时是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影响的,而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开始,人们对于地震的发生就进行了探索,那么古代是如何应对地震的?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在古代,人们将地震称之为地动,只是那个时候人们对于自然科学并不了解,所以会将这种现象认为是上天对于人类的惩罚,也就是所谓的天谴,而每次发生这种自然灾害的时候,会归结于统治者的不良行为,然后统治者就会下诏自责,进行自我检讨,以此来应对上天的责罚,据一些专家学者统计,我国历史上共有79位皇帝因为天灾问题而下过罪诏,当然除了这种追责外,历朝历代的君王也会对于自然灾害的发生和自然灾害发生后做出一定的措施。在最初,人们对于地震是无法预测的,不过人们经过很多次的地震,最后也总结出了很多经验,例如古人会...
· 古代有没有快递呢这个“快递”到底有多快呢
还不知道:古代有快递行业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和古代中国一样,现在中国也有所谓的新“四大发明”,分别是“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其中网购产生了一个古老而新颖的行业——快递。之所以说它古老,那是因为这个行业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说它新颖,那是因为不同于古代的驿站传递的“龟速”,现在快递业几乎可以做到5天内拿到商品,个别优质的快递公司,更是能做到次日送达的服务。那么相比较于现在的快递业,古代的“快递”到底有多快呢,它有怎样的发展历程呢?古代的快递驿站之发展严格意义上来讲古代快递——驿站,更像我们现在的邮政,因为他们都是由政府组织、建立起来的。驿站的起源可以追溯在3000多年前,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驿站制度。单就传递的方式就分为“传”、“驲”、“徒”。其中“传”和“驲”都是指用车传递的,而“徒”则是急行步传,让善于快跑的人传递公函或信息。此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