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寻踪:没点文化你真看不懂这些堂号究竟有多美!
01: 什么叫堂号?主要分为姓氏堂号和通用堂号
堂,原是人们对所居房屋的一种称呼。据《礼记·礼器》记载:“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可见古代帝王、诸侯、大夫、士人所居房屋虽有大小之别,但通称为“堂”。
唐代以后,始改称帝王之居为“殿”,其他曰“堂”。又《尚书·顾命》载:“立于西堂。”
《疏》引汉郑玄注曰:“序内半以前曰堂。”据清孔广生《补注》称:“序,东西墙也。”
从而将屋内东西隔墙之前的部分称为“堂”。《论语·先进》亦记载:“(仲)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梁皇侃《疏》谓:“窗户之外曰堂,窗户之内曰室。”进一步分清了堂与室之别。
堂号由来已久,唐代已有堂号出现,如宗室李林甫的“却月堂”、元载的“芸晖堂”、张的“文瑞堂”、裴度的“绿野堂”、杜牧的“碧澜堂”等,其中“绿野堂”已成为裴氏家族的堂号。
宋代,堂号已较普遍,仅陈乃乾《室名别号索引》所记载的宋人堂号就达225种,其中著名者,如黄庭坚的“永思堂”、王祐的“三槐堂”、许俭的“孝友堂”、廖刚的“世彩堂”等,亦都衍化为家族的堂号。
明清时堂号更为盛行,举不胜举。凡此堂号皆指某一具体处所,而家谱中的堂号则不尽一致。古代同祖的亲属聚住在一起,以示家族繁盛和睦,“由曾及考,同堂异置”。
据《陔余丛考·堂兄弟》考证,堂“其称盖起于晋时”,《辞海》对此的解释是:“按同祖亲属,古谓之从,六朝谓之同堂,唐代始称堂。”
此后,“堂”的称呼便一直延续至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族人日多,或迁徙,或分支,为表明世系的渊源,某房、某支、某派同一祖先的族人往往用同堂兄弟的“堂”的含义,在姓氏前用某某堂来加以区别,这就是家谱中的堂号。
家谱中的堂号有的从书斋、室名衍化而来,如上述的永思堂、三槐堂、孝友堂、世彩堂等;有的与宗祠或“老祖堂”号相一致,如民国二十一年《慈东方家堰方氏宗谱》卷首《族约》:“吾族族小,宗祠未建,向以‘忠恕堂’(即老祖堂)代之。
祖堂为先灵凭依之所,与宗祠无异,理宜修洁。”这里所说的“忠恕堂”不仅是实指供奉方氏祖先牌位以备子孙祭祀场所的名称,也成为慈东方家堰方氏区别于其他方氏的一种代称。
故而笔者认为,家谱中的堂号应当是指某一姓氏中某一支派群体的代称,它是区分同一姓氏中不同血亲关系的重要标志,也是追宗溯祖的主要依据。本书所论述的主要是这一层含义的堂号。
堂号中以郡望命名者相当普遍。“郡”原是秦汉时的行政区域建置,郡望除了郡名以外,还混合一些秦汉以前的诸侯国名。它是各氏族根源的标记,也是各姓氏祖先发祥之地。
“望”是指某些氏族自发祥地迁至其他郡后,蕃衍流传,慢慢成为该郡显贵巨族,而为当地所“仰望”,故常称该姓氏“望出”某郡。“郡”与“望”有时合称“郡望”,但也有仅将发祥地混称为“郡望”。
李氏“陇西堂”。以陇西郡(今甘肃东乡以东至临洮一带)命名。
王氏“太原堂”。以太原郡(今山西太原西南)命名。
张氏“清河堂”。以清河郡(今河北清河至山东临清一带)命名。
刘氏“彭城堂”。以彭城郡(今江苏徐州一带)命名。
陈氏“颍川堂”。以颍川郡(今河南许昌一带)命名。
杨氏“弘农堂”,一作“宏农堂”。以弘农郡(治所今河南灵宝)命名。
赵氏“天水堂”。以天水郡(今甘肃天水、陇西以东地区)命名。
黄氏“江夏堂”。以江夏郡(治所今湖北云梦)命名。
周氏“汝南堂”。以汝南郡(今河南中部与安徽淮河以北一带)命名。
吴氏“延陵堂”。以延陵郡(今江苏常州市)命名。
徐氏“东海堂”。以东海郡(今江苏东海县至淮水以北一带)命名。
孙氏“乐安堂”。以乐安郡(今山东博兴、高青、桓台、广饶、寿光一带)命名。
胡氏“安定堂”。以安定郡(今甘肃平凉及宁夏西部一带)命名。
朱氏“沛国堂”。以沛国郡(今安徽濉溪与江苏沛县一带)命名。
高氏“勃海堂”,一作“渤海堂”。以勃海郡(今河北、辽宁渤海湾一带)命名。
曹氏“三桂堂”。魏曹操三子:曹丕、曹植、曹冲,人称“三桂”。
程氏“二贤堂”。宋程颐、程颢,人称“二贤”。
薛氏“三凤堂”。唐薛元敬与从父薛收、族兄薛德音齐名,世称“河东三凤”。
强氏“五云堂”。宋礼部郎中、钱塘人强至,其五子渊明、浚明、伟明、陟明、献明俱登第。
林氏“九牧堂”。唐临汀县令林披,有九子,俱官刺史,号称“九牧世家”。
萧氏“八叶堂”。唐宰相萧瑀,祖孙八世为相,名极一时,故名。
02: 除了以郡望来命名外,还可以用先祖封号、著述、讲学地、斋名等命名
1.以先祖的字、号、封号、谥号命名
孟氏“浩然堂”。以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以名为字)命名。
陶氏“五柳堂”。以晋代文学家陶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命名。
白氏“香山堂”。以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号“香山居士”命名。
周氏“濂溪堂”。以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学者称“濂溪先生”命名。
朱氏“紫阳堂”。以南宋理学家朱熹,学者称“紫阳先生”命名。
贺氏“四明堂”。以唐代诗人贺知章,晚号“四明狂客”而命名。
郭氏“汾阳堂”。以唐大将军郭子仪,德宗时封“汾阳郡王”命名。
冯氏“大树堂”。以东汉名将冯异,佐汉光武帝定天下,军中号“大树将军”命名。
包氏“孝肃堂”。以北宋丞相包拯,谥号“孝肃”命名。
2.以先祖著述为堂号
孔氏“诗礼堂”。春秋时,孔丘整理《诗》、《书》,且以“礼”为规范,后人即合“诗礼”为孔氏堂号。
宋氏“阳春堂”。春秋时,屈原弟子宋玉著《对楚怀王问》曰:“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为《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者,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后人即引“阳春”二字为宋氏堂号。
左氏“三都堂”。晋人左思著有《三都赋》,后人遂以“三都”为左氏堂号。
张氏“金鉴堂”。唐丞相张九龄曾撰《千秋金鉴录》,闻名于世,后人即取“金鉴”为张氏堂号。
周氏“爱莲堂”。北宋周敦颐所撰《爱莲说》,千古传颂,遍居于湘、江、浙、皖、鄂等地的周氏后人,都以“爱莲”为堂号。
文氏“正气堂”。南宋文学家文天祥,就义前所著《正气歌》,千古传颂,文氏后人即以“正气”为堂号。
3.以先祖讲学地为堂号
刘氏“天禄堂”。因汉代刘向校书于天禄阁而取名。
朱氏“白鹿堂”。以南宋朱熹讲学于江西庐山白鹿洞而得名。
4.以先祖居所或隐居处命名
贺氏“镜湖堂”。唐诗人贺知章,晚年自请为道士,唐玄宗赐居剡川镜湖。
谢氏“东山堂”。西晋谢安早年曾隐居东山,无意仕宦。据《晋书》卷七九载:“中丞高崧戏之曰:‘卿(谢安)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
赖氏“秘书堂”。唐赖棐官崇文馆校书郎,未赴,退居田里,人称所居为“秘书里”。
5.以先祖的室名、斋名命名
韩氏“昼锦堂”。宋韩琦与范仲淹共御西夏,累迁至宰相,其书斋名曰“昼锦堂”。
裴氏“绿野堂”。唐宰相裴度,以洛阳午桥创别墅,植花木万株,中起凉台暑馆,名曰“绿野堂”。
6.以先祖卓勋显绩命名
汪氏“六州堂”。绩溪人汪华,唐武德间官至歙州剌史,总管歙、宣、杭、睦、饶、婺六州军事。郡人皆华后人,故以“六州”为堂号。
吴氏“治平堂”。上蔡人吴公,汉文帝时官河南太守,善断狱案,治平为天下第一,其后人故以“治平”为堂号。
7.以先祖嘉言懿行命名
杨氏“四知堂”。东汉华阴人杨震,官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不受。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世称清白。杨氏后人遂以“四知”为堂号。
王氏“三槐堂”。宋代莘县人王祐,初知潞州,寻代符彦卿镇大名,以百口明彦卿无罪,世谓祐有阴德。“祐手植三槐于庭,曰:‘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后次子王旦位宰相。天下谓之三槐王氏”。王氏后人遂以“三槐”为堂号。
沈氏“三善堂”。宋绍兴间,武康人沈度任江西余干县令,“父老以‘三善’名其堂:一曰田无废土,二曰市无游民,三曰狱无宿系”。沈氏后人就以“三善”为堂号。
蒋氏“三径堂”。源于成语“竹辟三径”。汉哀帝时,杜陵人蒋诩官兖州刺史,以廉直得名,“舍中有三径,不出,惟求仲、羊仲从之
季氏“一诺堂”。楚人季布,汉孝文帝时欲召为御史大夫,或言其勇,使酒难近,留一月罢,以诺闻关中。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8、以“圣谕”、“广训”命名
入清后,为宣扬教化,康熙皇帝的《圣谕十六条》及雍正皇帝的《圣谕广训》成为各宗族朔望拜祖时都要宣读的内容,因此“圣谕”中有关封建纲常的基本内容就成为堂号命名的主要依据,其中又以敦、笃、崇、务与孝、伦、淳、睦、思、德、忠、本等字的组合尤甚。
在上述堂号命名的方法中,产生二种现象:
一:由于命名堂号的方法、角度不一致,从而造成同一始祖的家谱就会出现二个以上的堂号。
如以汉刘向为始祖的刘氏家谱,以刘向校书处所命名的堂号的就有“天禄堂”、“校书堂”、“校经堂”,而以其传说命名的堂号则有“青藜堂”、“燃藜堂”、“藜照堂”、“太乙堂”等。
又如,奉周敦颐为始祖的周氏后人,用周敦颐的字号命名堂号为“濂溪堂”,而以著述命名的堂号则为“爱莲堂”。再如,尊曹植为先祖的《曹氏家谱》就有“谯国堂”(以郡望为堂号)、“七步堂”(以曹植“七步为诗”命名)、“三桂堂”等堂号。
家谱中的堂号大多以崇尚美德、敦宗睦族内容命名。
如以“敦伦”、“敦睦”、“惇叙”、“崇德”、“敬爱”、“敦厚”、“树德”、“叙伦”、“雍睦”、“孝友”、“怀德”命名的堂号,无不折射出人们对和睦安宁社会的向往。
又如以“永思”、“孝思”、“追远”、“光裕”、“忠孝”、“思成”、“源远”、“宗本”、“溯本”、“根本”等命名的堂号,则喻有追思先祖、光耀门庭并教育后世子孙不忘本源之意。
再如,那些以“务本”、“崇本”、“报本”、“立本”、“一本”等命名的堂号,恰恰又印证了古以“重农桑以足衣食”为立国之本的重农思想。
03: 经典堂号赏析
刻木堂 丁兰,东汉河内郡(今河南黄河北)人。少年丧母,兰以木刻母之像,每日服侍如活人。邻居张叔因酒醉骂木像,并以手杖击像头。丁兰怒而打张叔,被捕。传说其辞别木像时,木像为之落泪。丁兰“刻木思亲”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后世遂以此事取丁氏家族堂号为“刻木堂”。
聚书堂 丁顗,字靖夫,恩州清河(今属河北省)人,后唐时迁居祥符(今河南开封)。北宋著名藏书家。嗜学多才,尽其家资,收集图书至八千卷,筑藏书室曰“八千卷楼”。丁氏后人以此为荣,遂以“聚书堂”作为家族堂号。
西河堂 来源一:郡望堂号。西河郡,战国时魏国初置,汉元朔四年(前125)复置,即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沿岸一带。来源二:春秋卫国人卜商。卜商,字子夏,春秋末年晋国温地(今河南温县)人,一说卫国人,孔子弟子,“孔门十哲”、七十二贤之一,人称卜子。以文学见长,通《诗经》,明教化。孔子逝后,教授于西河(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曾任魏文帝师。著有《诗序》、《易传》等。后人故有以教书之地“西河”而为家族堂号。
明肃堂 元岩(?—593),字君山,河南洛阳人。“刚鲠有器局,以名节自许”,使周,累迁至内史中大夫,入隋后封平昌郡公。行事“法令明肃,吏民称焉”(《隋书·元岩传》)。“明肃堂”由此而来。元氏堂号还有:敦本堂、利贞堂等。
平允堂/平寇堂 戈尚有,明代人。官饶平知县,执法平允。时饶平县常遭海盗骚扰,尚有不发一兵一卒,聚结罪犯,令其每天拔毒草以赎罪。又差人将毒草投入沿海各井,仅一村留一井不投,供民饮用。海盗登岸,于沿海井内提水解渴,皆中毒而死。海盗终得以平定,尚有亦因功被提升刑部主事。“平允堂”遂此得名。与此相关的堂号还有“平寇堂”。
舌师堂 毛遂,战国赵国(今河北邯郸鸡泽)人,平原君赵胜门客,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赵孝成王九年(前257)秦攻赵,平原君向楚求援,毛遂自请前往,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然楚王迟迟未能达成出兵援赵之议。毛遂按剑而上胁迫楚王,晓以利害,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据《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载:“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舌师堂”由此得名。
授诗堂/注诗堂/敦诗堂/传经堂/注经堂 源自大小毛公毛亨、毛苌。毛亨,西汉初鲁国人,开创“毛诗”,据称其诗学传自子夏,作《毛诗古训传》,传授毛苌。毛苌,西汉赵人,曾任河间献王博士,官至北海太守。
时人谓毛亨为大毛公,毛苌为小毛公。古时有四家为《诗经》作注,齐、鲁、韩三家诗从西晋到宋先后失传,现仅存《韩诗外传》六卷,唯有毛亨、毛苌所注“毛诗”得以流传。后由郑玄作笺、孔颖达作疏,成就《毛诗正义》。毛氏裔孙遂以“授诗堂”纪念毛亨、毛苌传授注解《诗经》之功。与此相关的堂号还有“注诗堂”、“敦诗堂”、“传经堂”、“注经堂”等。
四诗堂 汉人传注《诗经》加之毛诗本共计四家,称为四家诗。除毛诗外,另三家为鲁诗(申培公所传)、齐诗(辕固生所传)、韩诗(韩婴所传)。此三家又被称为三家诗,皆采用今文,称今文经学。毛诗后起,逐渐取代三家地位,三家诗逐渐失传。因《毛诗》采用古文,故称古文经学。唐代《毛传》与《郑笺》成为官方承认的《诗经》注释依据,受到后世推崇。“四诗堂”即指这四家诗经注。
霹雳堂 长孙晟(552—609),字季晟,河南洛阳人。隋著名军事将领。据《隋书·长孙晟传》载,长孙晟“性通敏,略涉书记,善弹工射,矫捷过人”,多次击退突厥之扰。突厥“大畏长孙总管,闻其弓声,谓为霹雳;见其走马,称为闪电。王笑曰:‘将军震怒,威行域外,遂与雷霆为比,一何壮哉!’”“霹雳堂”由此得名。
凤栖堂 仇览,一名香,字季智,东汉陈留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初任蒲县亭长,劝人业农事,令子弟还学。平日宴居,必以礼自整。妻子有过,览免冠自责。考城令王涣闻览以德化人,升览为主簿。涣曰:“主簿得无少鹰鹯之志耶?”览曰:“以为鹰鹯,不如鸾凤。”涣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后汉书·仇览传》)。大意为:棕树荆棘不是仇览这样的鸾凤所栖息之处,百里之路哪里是你仇览这样的大贤人走的路呢?即指仇览前程远大。于是王涣助其入太学,后涣果成为名士。览三子亦皆有文史才,以仇元最显。仇氏后人遂以“凤栖堂”为堂号以纪念仇览。
文介堂 公鼐(1558—1626),字孝与,号周庭,蒙阴(今属山东)人。明文学家、诗人。万历间进士,为万历前期“山左三大家”之一。出生于声势显赫的“馆阁世家”,自高祖公勉仁开始至鼐,“五世进士,父子翰林”,为明末著名进士家族。鼐官至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詹事、两朝实录副总裁、赠礼部尚书。为人忠直敢言,对朝政屡有论列,指至切直,卒谥文介。公氏后人遂以公鼐谥号“文介”为家族堂号名。
忠义堂 公孙杵臼,春秋晋国人。赵盾、赵朔父子门客,晋景公三年(前597)赵朔为屠岸贾所杀,杵臼与程婴合谋,藏匿赵氏孤儿赵武,以己子代替赵氏孤儿献于屠岸贾,后与子皆被杀。后赵武长大成人,报了杀父之仇。“赵氏孤儿”故事广为传颂,杵臼舍己救主,既忠且义。公孙氏子孙遂以“忠义堂”纪念公孙杵臼的忠义之举。
白马堂 公孙瓒(?—199),字伯珪,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东汉末期被封讨虏将军,屡次打败胡虏,除辽东属国长史。据《后汉书·公孙瓒传》载:“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白马堂”由此得名。
尊经堂 公冶长(前519—前470),字子长、子芝。春秋齐国人,亦说鲁国人。著名文士,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列第二十。博通书礼,德才兼备,终生治学不仕禄。鲁君多次欲使其出请大夫,长皆不应。又通鸟语,多才多艺。因德才兼备,深为孔子赏识,孔子以女嫁之。后世以“尊经堂”为家族堂号,暗指公冶长系孔子著名弟子,尊崇传教儒家经学。
睦堂 殳邦清,明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七岁丧父,事母以至孝闻名。叔父客死他乡,邦清负尸骨回乡安葬。妻过世,邦清誓不复娶。子相舜、赞舜,皆以至孝闻名,一门雍肃,和睦融洽。郡里太守旌表其族,举荐邦清为乡饮宾。殳氏后裔遂以“雍睦堂”作为堂号,以表邦清父子孝顺和睦之意、
堂 源《韩非子·和氏》中“卞和献玉”的典故。卞和,春秋楚国荆(今襄樊南漳)人,一作和氏,因发现和氏璧而著名。据《韩非子》载,卞和于荆山(南漳县巡检山区,现有玉印岩,传为卞和得玉处)得一玉璞,献于厉王。厉王使人鉴别石头,以和有欺君之罪,断其左足。武王(约前740)即位,和再次献玉。武王使人鉴别,仍称系石头,又断其右足。文王即位,和抱玉恸哭于荆山下,文王问其原因。和曰:“宝玉而名之曰石,贞士戮之而漫(欺骗),此臣之所以悲也。”文王令人剖璞,果得宝玉。卞和三次冒死,终得证明璞玉之贵,并以此功封为零阳侯。《史记·廉颇蔺相如传》中所述“完璧归赵”,“璧”即指卞和所献之宝玉。“证璞堂”遂成为卞氏族人的家族堂号。
参考书目:
《中国家谱堂号溯源》(作者:顾燕)
《年谱与家谱:家谱的起源与发展》(作者:金开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