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中的“欧苏格式”是什么格式,是什么时候发展成的?
族谱,主要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其中包含了各个时代的人文以及历史知识,是一种很特殊的文献资料。
族谱作为古代的“身份证”,是一个人身份信息的重要考察来源。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实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即通过门第高低决定官位大小,相当于按照个人的出身来评定他的官位,你家以前是做大官的,那么你就继续做大官,你家以前是个小吏,那你就继续做小吏吧。
所以,魏晋时期族谱只是一个身份证的作用。
宋代经历了唐末五代的战乱,大部分家谱在战乱中丢失,没了家谱,家族世系脉络只能靠口传,但时间一长,家族世系传得不清不楚了。并且当时选拔官吏也不会看中家谱的门第地位,家谱与政治的关系也渐行渐远了。没有了家谱,很多人都不知道家族的起源,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甚至远亲关系都不联系了。家谱可以发挥凝聚家族成员团结的作用,这也是当时朝廷所需要的。当政权稳定之后,为了巩固统治,朝廷重视家谱的社会教化作用,便提倡民间编修家谱,进入了官修家谱转向私修家谱的发展时期。让许多名人亲自编修自家的家谱,比如欧阳修、苏洵、文天祥、黄庭坚、范仲淹等,欧阳修和苏洵编修的家谱影响是最大的,被称为欧苏体例。
欧式不仅有世系的传承,还有其他相关内容增加进去。体例有谱例、谱序、谱图等内容,谱序中包括得姓始末、家族源流等内容,谱例就家谱体例加以说明,谱图就是以五世一图的形式将先祖以来的世系列出。内容的扩展使家谱规模不同了,五世一图,每图的第一世与前图的第五世重叠,内容出现重复,家谱的篇幅就扩大了。欧式体例使家谱内容变得复杂,在采用后因内容增多而扩大,对家谱性质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苏式主要是将谱图改为谱表,列一总表的形式让血缘关系变得更明确,谱序中讲述编修家谱的缘由,谱后记录得姓始末、家族源流、祖先传记等内容。欧式和苏式不仅为宋代私修家谱发挥重要作用,还确定了修谱原则、体例、规范,改变了家谱门第地位的象征,重点不再是为家世、官职、婚姻等,而是为尊祖、敬宗、收族为目的,达到维护家族团结。欧苏体例还被后人继承,成为如今编修家谱的原则。
欧苏格式是怎么来的,其实就是族谱编修制度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变动引起的。现在除了欧苏格式还有苏氏、宝塔氏等族谱编修的格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