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修谱说」董明珠被赶出家谱:是讲规矩还是坏了规矩?

2021-04-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439
转发:0
评论:0
最近,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再度成为话题人物。原因竟是曾经拒绝帮哥哥走后门被踢出家谱。事情是这样的,在格力2019届大学生入职大会上,董明珠称曾与亲哥20年没有往来,家谱里也没她了。起因是经销商找她的亲哥哥拿货,董明珠没同意,结果收到哥哥的绝交信,还被从家谱中除名。直到20年后哥哥生病后她去探望,两人才冰释前嫌。事情一经披露,顿时引来海量讨论。讨论的核心集中在两个:一、女性能不能进家谱?二、该不该给亲戚开后门帮忙?为了搞清楚第一个问题,小谱特地去找了几本解放前的家谱来看。从家谱中记录的名字看,上面确实是没有女性的。为什么?因为家族、宗族的概念是伴随姓氏发展而来的。中国最古老的八个姓氏: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另一说是:姬、姜、姒、嬴、妘、妫、姚、妊。都是女字旁。这是远古母系社会的产物。家族血缘是通过母亲和母亲的母亲来维系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性在社会分工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越

  最近,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再度成为话题人物。

  原因竟是曾经拒绝帮哥哥走后门被踢出家谱。

  事情是这样的,在格力2019届大学生入职大会上,董明珠称曾与亲哥20年没有往来,家谱里也没她了。起因是经销商找她的亲哥哥拿货,董明珠没同意,结果收到哥哥的绝交信,还被从家谱中除名。直到20年后哥哥生病后她去探望,两人才冰释前嫌。

  事情一经,顿时引来海量讨论。

  讨论的核心集中在两个:

  一、女性能不能进家谱?

  二、该不该给亲戚开后门帮忙?

  为了搞清楚第一个问题,小谱特地去找了几本解放前的家谱来看。从家谱中记录的名字看,上面确实是没有女性的。

  「修谱说」董明珠被赶出家谱:是讲规矩还是坏了规矩?

  为什么?

  因为家族、宗族的概念是伴随姓氏发展而来的。

  中国最古老的八个姓氏: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另一说是:姬、姜、姒、嬴、妘、妫、姚、妊。都是女字旁。

  这是远古母系社会的产物。家族血缘是通过母亲和母亲的母亲来维系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性在社会分工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在家庭中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大。到了周代,随着国家组织的发展和礼法的完善,上到国家大事,下到家族事务,越来越被男权所掌握。

  这一点从姓氏和国人姓名的演变就能看出。古老的姬、姜、姒、嬴、妘、妫、姚、妊八个姓,逐渐发展出从官职、封地、爵位变化来的氏。而官职、封地、爵位,这些都是男性在建功立业后获得的,姓氏的权重也从代表血缘的“姓”,逐渐转移到代表地位的“氏”。

  当然,族谱、家谱不是一下子形成的,其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完善过程。总体来说,汉代萌发阶段,伴随魏晋隋唐的门阀制度而发展,在宋代理学兴起后逐渐完善,在明清最终成熟。

「修谱说」董明珠被赶出家谱:是讲规矩还是坏了规矩?

  我们现在所能找到的族谱家谱大多是明清流传下来的。这一时期中国女性地位低下,且女子终究是要嫁出去变成别人家的人。

  因此女性是没有资格被写进家谱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家谱,是指女性娘家的家谱。而所谓资格,是与男性相比较——没有出嫁前,在娘家家谱中,每个男丁都单列词条,而女性则只能依附于父亲名下,用“女三,适刘某”来表示“三女儿嫁给了刘家”。只记录女儿的数量和嫁给了谁,连名字都没有。

  出嫁之后,女性是可以作为丈夫的附属品被记录在夫家的家谱中的,但只记姓,不记名,信息量极少,也不会体现在世系图中。

  同时还规定:女子如果是原配,可以有名字,原籍,生卒等基本信息;如果是续弦的继室,或是侧室、妾等小老婆,根本没资格被家谱提到,地位还要低下。

  当然也有例外,譬如宗室贵女、被朝廷表彰过的诰命夫人、烈女、节妇,或是如秦良玉般立下战功的奇女子,不但能入家谱,还会有单独的传记来记录生平事迹,在家谱中占有一席之地。

  只记男不记女的家谱是不全面的,会给后人研究姓氏家族的发展带来资料上的缺失;还否定了女性为家庭、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

「修谱说」董明珠被赶出家谱:是讲规矩还是坏了规矩?

  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家族在编修家谱时已将女性记入其中。

  1993年,湖北鄂州“槐荫堂”新编的《王氏宗谱》就将女性纳入家谱。谱中指出:“鉴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因此必须改变以前女儿不能上谱的规定,决定每户只生一个独生女的,其独生女可以上谱”。

  2003年,孔子世家第六次续修家谱,在江苏高淳举行了历史以来首次家族聚会,此次续修工作打破了以往只有男性才能入谱的惯例,不仅女性孔姓后裔可以入谱,其后代子女也同样可以写进家谱。

  这些年来,中国民间兴起了修谱热潮。越来越多的家族在修谱中结合国家政策,开始让女性入谱,既肯定了女性的贡献和作用,也体现出修谱者的与时俱进。

  「修谱说」董明珠被赶出家谱:是讲规矩还是坏了规矩?

  因此,董明珠不给亲戚开后门,看起来是“不讲规矩”。但打着亲戚的旗号走后门,这个“规矩”本身就不可取。

  而因为董明珠“不讲规矩”而把她赶出家谱,看似遵循了“族规”和“家训”,是“讲规矩”,实则是家族中的男性成员打着维护家族利益的名义来作威作福,逼迫董明珠就范的行为。

  旧有的宗族观念也要与时俱进,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否则就是固步自封,必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修家谱有哪些规矩?
一,以史为据,述而不论家谱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的瑰宝,是实事求是记录家族兴衰荣辱的历史资料。二,详近略远,薄古厚今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史料的记载方式也随之完善,故近现代的史料可信性远高于远古时代,而家谱也应重在记叙当下事件或人物。三,回避敏感,秘而不宣家谱编修时要规避国家相对敏感的话题。四,生不立传,人不求全"生不立传",是写史人的一个态度。人会变化,先前行为良好,后来人生发生变化,导致晚节不保也是常有的事例。人无完人,不能对一个人责备求全。五,弘扬正义,抵制淫邪所谓"尊谱施教",谱书本身具有教化族人,是很好的家族历史文化、思想道德的教材。
· 修家谱有什么规矩?这些规矩需谨记。
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家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早期的谱牒主要是由官府组织编修的,算是一种阶级工具,直到宋朝才出现了私人族谱,其编修目的也发生了改变,如今,家谱的编修逐渐盛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编修家谱的行列中。虽说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但是家谱编修是非常有讲究的,那么修家谱有什么规矩?这些规矩需谨记。下面就跟着族谱网小编来了解一下吧。图源自网络古代家谱的编修,出于抬高家族地位和声望,在追溯先祖的时候,就会上溯到一个名人或者皇帝方才罢休,哪怕是冒认攀附也行,因此在古代还出现过所谓的职业“谱师”,他们主要是就帮助别人在编修家谱的时候添入名臣名人作为“先辈祖宗”,这也就导致有些旧谱上的内容的可信度并不是很高。不过在古代,对于这种攀援现象也是严厉打击过的。差不多是乾隆二十九年左右,在江西境内大量出现了非正常连宗续谱的现象。那个时候,许多地方合族建祠,几个本来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的同姓家族,...
· 清朝大内侍卫站岗时有哪些规矩?如果坏了规矩会被处死吗
近年来,一直有清宫大剧上演,比如说18年的《如懿传》、《延禧攻略》等等。但是,这些电视剧大都着力表现感情纠葛,对于很多历史细节却是有所忽视,有时还闹出很多笑话。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清宫剧里的大内侍卫。其实清宫大剧里,侍卫们都是跑龙套的,根本不起眼,只是偶尔露露脸。光观察他们为数不多的上台机会,我们就能发现问题,大内侍卫们的佩刀佩戴得乱七八糟,姿势也极为奇怪。在一些剧里,他们甚至敢让侍卫佩着刀站在皇帝的身边,要知道,这要真是在几百年前,这些侍卫早就被处死了。皇宫是个等级森严的地方,紫禁城为何叫紫禁城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皇宫有很多繁杂的规矩,谁都不能违背这些规矩,否则就是僭越,就会被惩罚,轻则罚俸,重则被处死。侍卫们在皇宫里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因为要保护皇帝,所以必须佩刀,但是刀具毕竟是敏感的东西,它们既能保护皇帝,也可能威胁到皇帝。因此,侍卫们佩刀便有了很多的讲究。当然,在细说侍卫佩刀方式...
· 修家谱有什么规矩?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编修家谱的规矩也就是家谱制作的一些标准和规范,作为一个家族的家族历史,家谱不但是一本家族历史更是一部人文文化,通常我们从家谱以及家族文化来看,家谱编修的规矩和规范相关角度来看大多有自己修还是请人修、谁可以被录入家谱、修谱时需要什么样的仪式、现代家谱修谱需要注意事项,然后还有的就是对家族中的一些“避讳”以及在家谱中不能擅自胡乱妄自攀援以及家谱格式上的注意事项、是否满足修谱时间等等,其实每一个注意事项,往往就是一个“规矩”其实看似规矩,但其实不少都是和家族谱文化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从历史中来看,和修编家谱相关的规矩和注意事项往往是在历史中一点一滴慢慢形成以及流传下来的,无论是对家谱的排版还是文字的字体应用,或还是在家谱编撰时的措辞语句表述等其实在传统文化中都是有着很多细节上的讲究,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在五帝时期的世系和夏、商、周三代王室的世系,这其实是相对于较早关于...
· 讲历史——从唐诗看音调的规矩限制
?骈文自身形成了一个传统,历经唐宋古文运动的鄙薄、反对、排斥,却一直保留了下来。那样固定死板的规则,加上主要运用在应用文上这一性质,使得骈文在文学成就上,很难得到高的评价和尊重。中国文学史关于文学代表作的演进,一般说法是: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没有骈文的位置。然而,骈文还是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如果没有骈文开创出的文字试验和设计精神,不会出现后来唐诗的蓬勃发展。唐诗的核心是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说到唐诗,很多人立刻想到“李杜”——李白和杜甫。然而从诗体的运用上看,李白和杜甫决然不同。李白擅长的是古诗,而杜甫最高的成就却是近体诗,尤其是律诗。古诗与近体诗的根本差别就反映在李白和杜甫的风格上。李白“恣意雄浑”,他的诗有一种气魄,那气魄与古诗提供的相对自由的空间有关联。李白没有耐心琢磨近体诗需要的严格的对仗规律。像律诗八句中,每两句构成一联,八句组成首联、颔联、颈联、末联,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