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小谱说堂号】古代浙江16大家族,绍兴6个,湖州6个,孙权后人也在其中

2021-02-0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771
转发:0
评论:0
浙江省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自古以来就是人民繁衍集聚之地,古代浙江形成了很多的世家大族,他们相互联姻,共同成长为一等一的门阀大族,绵延不绝。现在就古代浙江的十六大名门望族进行一一详解。会稽虞氏会稽虞氏是六朝时期江东世家大族,会稽四姓之一。虞氏自两汉之际南迁会稽余姚后,在汉末开始迅速发展,历六朝而不衰。虞氏允文允武,与各方关系处理得当,维持家族长盛不衰。虞姓的郡望主要有济阳郡、会稽郡和陈留郡。虞氏会稽堂,以望立堂。会稽贺氏会稽贺氏为会稽四姓之一。会稽贺氏出自东汉汝阴令庆仪曾孙庆纯之后,属于因避帝王之讳改姓为氏。贺氏得姓是在今浙江绍兴一带,从一开始起就是当地一大望族。故族人自改姓为贺氏以后,就以会稽为其堂号、郡望。会稽贺氏在汉、魏六朝时期,他们与同郡的虞、魏、孔三姓并称为会稽四姓。贺氏郡望主要有广平郡、会稽郡、河南郡、济南郡、陈留郡、青州、忻州、蔡州、密州。会稽孔氏会稽孔氏为会稽四姓之一。孔氏于东...

  浙江省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自古以来就是人民繁衍集聚之地,古代浙江形成了很多的世家大族,他们相互联姻,共同成长为一等一的门阀大族,绵延不绝。现在就古代浙江的十六大名门望族进行一一详解。

会稽虞氏

  会稽虞氏是六朝时期江东世家大族,会稽四姓之一。虞氏自两汉之际南迁会稽余姚后,在汉末开始迅速发展,历六朝而不衰。虞氏允文允武,与各方关系处理得当,维持家族长盛不衰。

【小谱说堂号】古代浙江16大家族,绍兴6个,湖州6个,孙权后人也在其中

  虞姓的郡望主要有济阳郡、会稽郡和陈留郡。虞氏会稽堂,以望立堂。

会稽贺氏

  会稽贺氏为会稽四姓之一。会稽贺氏出自东汉汝阴令庆仪曾孙庆纯之后,属于因避帝王之讳改姓为氏。贺氏得姓是在今浙江绍兴一带,从一开始起就是当地一大望族。故族人自改姓为贺氏以后,就以会稽为其堂号、郡望。会稽贺氏在汉、魏六朝时期,他们与同郡的虞、魏、孔三姓并称为会稽四姓。

【小谱说堂号】古代浙江16大家族,绍兴6个,湖州6个,孙权后人也在其中

  贺氏郡望主要有广平郡、会稽郡、 河南郡、济南郡、 陈留郡、青州、忻州、蔡州、密州。

会稽孔氏

  会稽孔氏为会稽四姓之一。孔氏于东汉末年南迁会稽山阴,在东吴一代遐迩闻名。东晋时期,孔氏由次等士族一跃成为东南豪强,又因晋末与出身寒微的刘裕着意结交,使孔氏成为南朝吴姓士族中的显贵。刘宋后期,孔氏因参与义嘉之乱,受到打击,再加上尚文轻武社会风气的影响,孔氏由武转文,成为典型的文化世族。

【小谱说堂号】古代浙江16大家族,绍兴6个,湖州6个,孙权后人也在其中

  会稽孔氏是六朝时期江东著名的世家大族,历六朝传承不绝,主要郡望有鲁郡、京兆郡、河南郡、会稽郡等。

会稽谢氏

  魏晋六朝除了活跃着以谢衡为一世祖的陈郡阳夏谢氏家族外,还活跃着会稽山阴谢氏家族。会稽山阴谢氏最早见诸于正史的是谢夷吾,其次是吴主孙权谢夫人。汉晋以来,谢氏见于史册者以陈郡、会稽为盛。

【小谱说堂号】古代浙江16大家族,绍兴6个,湖州6个,孙权后人也在其中

  谢氏堂号主要有陈留堂、会稽堂、东山堂、宝树堂。

会稽夏氏

  夏氏为夏朝大禹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小谱说堂号】古代浙江16大家族,绍兴6个,湖州6个,孙权后人也在其中

夏姓图腾

  夏氏的郡望主要为会稽郡。会稽堂:以望立堂。据考因大禹葬会稽郡禹陵,后人为纪念先祖,遂以会稽为堂号,这是夏姓人使用最广泛的堂号。

会稽魏氏

  会稽魏氏为会稽四姓之一。会稽魏氏源于汉末魏朗、魏伯阳。魏朗字少英,会稽上虞人也。少为县吏,后为河内太守。

【小谱说堂号】古代浙江16大家族,绍兴6个,湖州6个,孙权后人也在其中

  魏姓的郡望有钜鹿郡、任城郡。魏姓的堂号主要有敬爱、治礼、十思、钜鹿、九合等。

  九合堂:春秋时晋国大夫魏绛,八年中代表魏国九合诸侯而称霸。

  钜鹿堂:魏姓因钜鹿郡为望,故也以“钜鹿堂”为其堂号。

  十思堂:出自魏徵典故。魏徵劝李世民以隋亡为鉴,上《十思疏》。魏氏后人遂用"十思"为堂号,纪念先人,警醒今人。

吴兴沈氏

  吴兴沈氏源于东汉沈戎。汉初,沈戎为光禄勋,九江从事,累迁济阳太守。后汉建武中,劝降强贼尹良,刘秀因功封其为海昏侯。沈戎坚辞不受,就躲避迁到会稽郡乌程县,并在此安家。东晋时,属武力豪宗的沈氏宗族,拥有私人武装和相当强的经济实力。

【小谱说堂号】古代浙江16大家族,绍兴6个,湖州6个,孙权后人也在其中

  沈氏郡望主要为吴兴郡和汝南郡。沈氏的总堂号为吴兴堂。

吴兴尤氏

  周成王封文王第十子聃季于沈,建立了沈国,后世子孙以国为氏,称沈姓。五代时,王潮、王审知入闽,后王审知建立闽国,称闽王。因沈与审同音,为避讳,沈姓去掉水旁,改称尤姓,但念念不忘尤为沈姓所改,故尊沈姓的得姓始祖聃季为尤姓的血脉始祖。

【小谱说堂号】古代浙江16大家族,绍兴6个,湖州6个,孙权后人也在其中

  尤氏的郡望为汝南郡和吴兴郡。主要堂号有遂初堂、吴兴堂、南阳堂、太原堂、长安堂、汝南堂等,其中吴兴堂,以望立堂。

吴兴明氏

  明姓的望族居住在吴兴和山东平原一带。姓氏源流出自谯明氏、姬姓、北魏时的鲜卑族。

【小谱说堂号】古代浙江16大家族,绍兴6个,湖州6个,孙权后人也在其中

  明氏的郡望主要为吴兴郡、平原郡、河南郡和汲郡。主要堂号有吴兴堂、平原堂、河南堂、汲郡堂、廉慎堂、集庆堂、助月堂等。其中明氏吴兴堂以望立堂。

吴兴姚氏

  浙江吴兴武康姚氏,亦称吴兴姚氏。舜帝姚重华后裔西汉大臣姚平,为避战乱与保全舜帝血脉,在汉末大乱时,举家迁隐吴兴郡,在今浙江吴兴县。吴兴姚氏开基始即是江东望族,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吴兴姚氏崛于西汉末年,发展于东汉三国,南北朝开始兴盛,隋唐时期获飞速发展,至唐代已位列高门,宦位荣显,簪缨不绝。姚氏成为吴兴大族、望族,吴兴成为姚氏郡望,姚氏成为吴兴郡姓。外迁异地子孙遂以吴兴标谤郡望。福州闽东地区姚氏,都是吴兴姚氏分支。所以,族谱、楹联都标明吴兴望族、吴兴衍派、吴兴郡姓。

【小谱说堂号】古代浙江16大家族,绍兴6个,湖州6个,孙权后人也在其中

  姚氏的郡望主要有西平郡、武威郡、吴兴郡和南安郡。

吴兴施氏

  施氏族人大多尊奉施父尾为得姓始祖。春秋时鲁国君主惠公之子,名尾生,字施父,人称施父尾,为春秋名臣。施公之重孙孝叔时,以祖名为姓,以示与别的家族不同,于是形成施父姓,后省去父字,遂为施姓。

【小谱说堂号】古代浙江16大家族,绍兴6个,湖州6个,孙权后人也在其中

  施氏的郡望主要为吴兴郡,施氏吴兴堂以望立堂。

吴兴水氏

  古代神话中人物共工氏,自称水德,为水姓之祖。古代水官亦称共工,其子孙后代有的简改为水姓,称为水氏。故水氏后人尊共工氏为水姓的得姓始祖。

  水氏郡望为吴兴郡和临安郡。主要堂号为吴兴堂和临安堂。水氏吴兴堂,以望立堂。

富春孙氏

  兵圣孙武为吴国的崛起立下战功赫赫,吴王把他封到富春。孙武的第二个儿子孙明,因父之功,荫封富春侯,食采于富春,在今浙江富阳,这是富春孙氏的最早由来。

【小谱说堂号】古代浙江16大家族,绍兴6个,湖州6个,孙权后人也在其中

  此支孙氏逐渐发展成富春堂,和乐安堂同宗。

临海屈氏

  屈氏远祖,始于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武王之子芈瑕,受封于屈,在今湖北秭归,其子孙后代遂以封地名屈为姓。屈氏是楚国的公族,起源于芈姓。屈氏得姓后十分兴旺发达,春秋战国时屈氏和景氏、昭氏为楚国最有势力的三大王室宗族,显赫一时,尤以三闾大夫屈原最为著名。

【小谱说堂号】古代浙江16大家族,绍兴6个,湖州6个,孙权后人也在其中

  屈氏郡望主要有临海郡、丹阳郡、河南郡、新丰郡、彭城郡、渤海郡。其中屈氏临海堂,以望立堂。

余杭隗氏

  隗姓出于古帝大隗氏,春秋时的狄与咎如均为隗姓,隗姓望出西河。隗氏后人尊大隗为隗姓的得姓始祖。

  隗氏的郡望主要为余杭郡和西河郡。

东阳习氏

  习氏是以地为氏的姓氏,少习是一个地名,在析县东之武关,南阳市西峡县为习姓发源地。

  习氏的郡望主要为襄阳郡和东阳郡。东阳郡相当今浙江省金华地区,靠近福建。习氏堂号主要为中和堂、东阳堂、襄阳堂、忠烈堂。其中习氏东阳堂,以望立堂。

  江南之地,人杰地灵。浙江的世家大族主要集中在吴地的吴兴(今属湖州)和越地的会稽(今绍兴);一个在杭州之北,一个在杭州之南。千百年来,这些家族互相联姻,相互扶持,名士俊才不计其数,构成了吴越经济文化圈的核心力量。这十六个姓氏也成为浙江赫赫有名的大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小谱说堂号】身长九尺的一介樵夫,武姓后人为何以他为堂号?
公元705年12月16日,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因病去世,享年82岁。武则天才情卓越、政治手段狠辣,她的一生传奇又励志,有功也有过。今天我们且将是非功过放在一边,来讲讲她的姓氏传承。武则天祖父武华,隋朝大臣,武周建立后,被追封为文穆皇帝,庙号显祖。父亲武士彟(yue)是唐朝开国功臣,曾资助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名列“太原元谋功臣”之一,官至工部尚书。武则天继位后,追谥武士彟为无上孝明高皇帝,庙号太祖。武姓源流众多,主要来源如下:一是源自周平王的少子姬武相传周平王少子出生的时候手掌中有“武”字的纹路,周平王认为这是上天赐姓,天命难违,于是将其赐姓为武,虽然他本人仍叫姬武,但其后代大都以武为姓,相传武则天一脉就是姬武的后人。姬武一脉如今主要分布在河南一带,也叫河南武氏。二是源自宋武公据《风俗通义》记载,春秋时期宋国的宋戴公有个儿子,原名司空,因死后的谥号为“武”,所以人们也将其称之为宋武...
· 【小谱说堂号】古代安徽的十大名门望族
安徽文化发展源远流长,在历史上形成了无数的世家大族。谯国桓氏谯国桓氏是齐桓公姜小白的后裔。西汉中期,桓荣的六世祖迁入沛郡龙亢,西汉末年,桓荣到洛阳学习《欧阳尚书》,后被汉光武帝任命为议郎。汉明帝继位后,拜桓荣为五更、关内侯。桓荣之后,其子孙承袭家业,累世传袭《尚书》,成为经学世家。后因为桓范被司马懿所杀,谯国桓氏因此被唐朝史官称之为刑名之族。谯国桓氏,主支分为龙亢桓氏、铚县桓氏,东汉桓荣、曹魏桓范、东晋桓彝均属于龙亢桓氏,东晋桓宣和桓伊、唐朝的桓法嗣和桓彦范均属于铚县桓氏。龙亢桓氏,在今安徽怀远龙亢镇,自东汉至东晋一直活跃于政治舞台。在东晋时期,龙亢桓氏与另一士族陈郡谢氏一直处于分庭抗礼的状态。谯国曹氏周文王第十三子曹叔振铎,受封于曹,建立曹国,后为宋国所灭,子孙便以国为氏。出自姬姓的曹氏是曹姓的最重要的来源,曹叔振铎亦被认为是曹姓始祖。曹姓的郡望在谯郡、彭城郡、高平郡、东海郡、陈留郡、清...
· 【小谱说堂号】堂号一词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堂号一词,最开始是为了记录考生们考试的名次,清代科举,童生经县、府、院三级考试合格成秀才,府考时取中前十名者被列为堂号。后来,堂号成了名门望族一家的户号,一般正厅门上都会有一块匾,上面写着“某某堂”,例如:吴昌硕祖家被称为“三让堂吴家”、瞿秋白祖家被称为“八桂堂瞿家”等等。还有些文人,习惯给自己取一个堂号作为个人的“斋名”,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艺名。例如宋代文人蔡京的“六鹤堂”、陆游的“双清堂”,元代文人黄公望的“三教堂”,明代文人汤显祖的“玉茗堂”、吴文华的“济美堂”、谭元春的“岳归堂”,清代文人秦荣光的“养真堂”、陈廷庆的“谦受堂”等。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堂号还是多用于同一家族的祠堂号。以前,家族人丁兴旺,数代同堂,就给这个大家族起一个统称,也就是堂号。现在,大多同姓族人聚集的地方,会共建一个共同供奉祖先,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也就是祠堂,这个祠堂的名字,就叫做堂号。我们经常听到的“三槐堂...
· 【小谱说堂号】宗族祠堂与祠堂文化(中)
祠堂的主要功能1、祠堂是祖宗神灵聚居的地方,供设着祖先的神主,祭祀先祖就是祠堂最主要的功能。每逢春秋祭祀,全族聚会,齐集桐堂,由族长或宗子主持,作礼设祭。清明扫墓,先到祠堂,祭神主,然后分别至各房各家的墓地祭扫。通过祠堂祭祀,使族人常瞻仰先祖仪容,唤起家族团结。依靠血缘关系的纽带,形成和维系宗族制度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支持,维护和巩固族权地位,即通过敬宗以收族。祭祀主要在春冬两季进行,春祭“清明”,称“清明会”;冬祭“冬至”,称“冬至会’。祭祀过程中,一族的男子备好牲礼等祭祀用品,欢聚宴饮。有势力的族人还可以搭台唱戏,以供全族欢乐。这种祭祀活动,在崇奉祖先的同时,也达到了后代入祖归宗的目的,确立了每一个人在宗法社会里的血缘归属。古人认为祭祀乃“国之大事”,列为五礼之首。祭祀务在孝敬,以尽报本之诚,十分讲究祭祀气氛的庄重肃穆。古代人们认为,祖先的灵魂经过祭祀仪式后可以附于神主牌位之上。所谓神主就...
· 【小谱说堂号】宗族祠堂与祠堂文化(下)
祠堂的文化意义祠堂是家族或宗族权力和经济文化的象征和标志。它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宗族地域集团及家族血缘组织在对封建法制的辅助和补充,维护封建统治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是历代统治者治国安邦的重要辅助手段。唐、宋之后,这些家族、宗族组织逐趋严密,它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和规范各地的族众、家庭和个人的思想行为,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这种上层建筑的基础,当然是这种传统文化的本身。祠堂文化这门博大精深的传统知识体系,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育和发展,宗祠谱牒文化和我国的编年国史、各地方志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文化。祠堂文化所表达的内涵,其实也就是先民的传统生活中的一种记录形式,它的主体是尊贤、祭祖,是对这种思想精神的思考、理解和信仰的过程,它的范围就是一种有序的、丰富的祠堂文化,它是包容并蓄汇海纳百川,又滋润万物化成一体的知识体系,体现了封建社会宗族世家、同姓地域组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