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族说帝王】陈桥兵变后,柴荣的儿子神秘,柴姓后人现今何处?
公元960年2月2日(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三),大周禁军在开封城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拥立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为皇帝。两天后,周恭帝柴宗训被迫让位给赵匡胤。北宋建立,仍定都开封。
赵匡胤“陈桥兵变”之时,周世宗柴荣还有3个儿子活着,可在宋朝建立后不久,其中的2个居然神秘了。这2个曾经的“皇子”究竟去了哪里?他们的背后又有怎样的隐情?
在欧阳修所著的《新五代史》中,关于柴荣的后人,有着极为诡异的记录:
从这段记录中可以看到,周世宗柴荣一共有7个儿子,前3个都被后汉政权杀了;剩下4个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后来的小皇帝柴宗训,还有一个柴熙谨在柴荣活着的时候(乾德二年)就夭折了。也就是说,柴荣去世时还有3个儿子活着;可在北宋建立后,柴宗训的另外2个活着的居然了。
如何处理前朝皇族,特别是皇子对历朝开国皇帝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国家动荡。数百年后,一个不知所踪的建文帝就闹得朱棣一生心神不宁;而清朝初年那个神秘莫测的朱三太子,更是在几十年里反复出现,让顺治、康熙不得安生。
赵匡胤本就是欺负孤儿寡母夺来的皇位,算不上光明正大。如果真有居心叵测之人挟持柴荣后人,立刻就能名正言顺起兵讨伐,国家就会陷入内战之中。北宋建立后也确实有李筠、李重进等节度使起兵反抗。当然很快就被平定了。
令人诧异的是,赵匡胤完全不像朱棣那样几十年如一日的寻找建文帝、也不像康熙那样对朱三太子如临大敌;反而对两个的小皇子毫不在意。各类史料中都没有他派人寻找的记录。赵匡胤为什么能够如此淡定?
很简单:
1、已经被杀,彻底安心。
2、早有安排,对去向一清二楚且相当放心。
赵匡胤的皇位虽然来路不正,但为人处世还算得上光明磊落。柴宗训禅位时才8岁,他的两个弟弟年纪更小,不可能对赵匡胤产生实质威胁。赵匡胤没必要也不屑对两个幼童痛下杀手。当然不能排除他那个卑鄙阴险的弟弟主动替哥哥除掉后患的可能。
一百多年后,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巩在《随手杂录》中对这段悬案给出了解答:
赵匡胤带兵进入后周皇宫时,手下抓到一个宫人,这个宫人正抱着柴荣的一个儿子(不知道是想逃跑还是主动邀功)。旁边的赵普等人建议赵匡胤杀掉这个孩子以绝后患。大将潘美却远远站开,默然不语。
赵匡胤看到潘美神情异样,就问他有什么建议。潘美却不敢回答。赵匡胤立刻表态:“坐了别人的皇位,还杀别人的儿子,我不忍心啊!”
听赵匡胤如此说,潘美才开口:“我曾经与您一起为周世宗效力,现在如果劝您杀这个孩子,就对不起世宗;但我若是劝您不杀他,又害怕您怀疑我,所以不敢说话。”
赵匡胤听完后,就把这个孩子托付给潘美,让他以侄子的名义抚养他。从此以后,君臣间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个孩子;而这个孩子从此改头换面,以潘美之侄潘惟吉的身份出现在历史之中。
南宋文学家王铚在笔记《默记》中也记载了一个类似的故事,只不过这个孩子变成了潘美的儿子,名字也变成了潘惟正。
两个版本的故事,哪一个才是真相?
现存于大唐西市博物馆的《潘承裕及其夫人王氏墓志》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墓碑的主人叫潘承裕,碑文提及他的叔祖父是潘美,父亲正是潘惟吉,唯独没有关于祖父的记载。
按照古人撰写墓志铭的习惯,墓主人的祖父、父亲等直系祖先必然要明确提及,而叔祖这种旁系亲属则在写与不写的两可之间。单记叔祖父而不记祖父是不合理的。因此可以推断,潘承裕的墓志铭中所缺少的祖父,极有可能是一个不能提起的名字,即周世宗——柴荣。
那么潘惟吉究竟是柴荣的哪一个儿子呢?另一个孩子又去了哪里呢?
王巩在他的著作中曾经明确提及他是从潘氏家人中听到这个故事的。而这一事件作为极其的宫闱秘闻,除了赵匡胤、赵普、潘美等少数几位重臣之外,能知道的就只有事件的当事人。潘美接受这样沉重的任务,为了保全家族肯定严守秘密;而其他的大臣作为赵匡胤的心腹更不会随意泄露。唯一能够把这件事告诉旁人的也就只有这个孩子本人。
在的2个皇子中,年龄较大的一个很可能已经到了记事的年纪,因此他的真实身份很有可能是柴荣的第五子——柴熙让。
至于另一个孩子,极有可能被安排了更加保险的选择——隐姓埋名在民间。
赵匡胤为什么要让潘美领养柴荣的孩子呢?
按照规矩,两个小皇子都该由周世宗的皇后——符太后抚养。可这两个孩子留在符太后身边就要给其名分,予以封赏。两个孩子现在年龄小,但总有长大的一天,难免不会心怀怨恨,再加上一个前任皇帝,而符太后自己就出身将门,若是再来几个党羽,朝中怀念后周的势力恐怕就要蠢蠢欲动,不利于安定团结。
因此,在不大开杀戒的原则上将柴荣的后代分开,抹去其皇族的身份,就成为了最为保险的一招。
另外,赵匡胤选择潘美作为抚养人也是有讲究的。
首先,潘美并非赵匡胤“义社十兄弟”之一,在军中的势力相对较弱,即使潘美想要靠这个孩子兴风作浪,赵匡胤也完全有把握轻松搞定。
其次,潘美不是兄弟,却是心腹,不仅经常陪赵匡胤喝酒,还帮赵匡胤监视、说服过与赵匡胤关系极差的大将袁彦,使其俯首称臣。
一个貌似简单的收养事件,赵匡胤不仅赚取了一个“宽仁”的名声,还巧妙地消除了后周残余势力在日后可能形成的隐患,可谓一箭双雕。
那么,除了《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柴荣的后裔都去了哪里呢?
柴家台是甘肃兰州黄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散布在七里河、安宁、武威、白银、庆阳等地的柴氏后裔很多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不论走到哪里,只要说起先祖,柴氏族人都会异口同声的说他们是后周皇帝柴荣的后代。
《金城柴氏家谱》中明确记载,这一支柴氏的先祖是从军来到兰州的,是“世宗皇帝之苗裔(直系后代)”。《金城柴氏族谱》在1993年时被甘肃省档案馆作为珍贵文物所收藏。
元末战乱,柴氏族人在对格台山上聚族而居,结寨自保——柴家台堡。这个堡修筑山间的一块台地上,城堡三面是深沟,东面有路;四个角上是墩台;城墙高达7米,上面有堵墙,两米一个垛口;城堡只有东门,门外挖有深沟,上架设吊桥。柴家台堡一直到解放初年都十分完整。附近黄河中的峡谷就叫柴家峡,川就叫柴家川。山与河之间的平地就是柴家台。
明初,柴氏族人从对格台搬迁下来,族人大体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到了柴家川,一部分人到了柴家台,还有一部分人到了安宁堡。
到了清朝,为了防范土匪,柴氏族人又自发整修城堡,把原先的堡墙增高,还起名为春台堡。清朝末年战乱不断,为了守护一方平安,新城、河口、梁家湾、柴家川、柴家台几个地方的乡亲们组织联防体系。大家推选柴氏族人柴茂山为总指挥,选拔身强力壮有武艺的青年组成团练,一堡有难,其他几个城堡相互支援,巡逻放哨,保卫乡土。
1958年,因国家建设需要,柴氏族人搬离柴家川。
数百年间,柴氏在黄河岸边顽强的生存繁衍开来。进士柴朴、参加辛亥革命的柴若愚、甘肃最早的女留学生柴冰海、甘肃妇女界名人柴木兰等都是柴氏后代中的杰出人物。
而远在数千里外的浙江富阳场口镇境内的上图山村。全村两千多人大多姓柴,同样尊后周世宗柴荣为先祖。
已过古稀之年的村民柴增昌家中收藏了两本《富春柴氏宗谱》,分别修订于清乾隆乙巳年间和民国33年。宗谱中有南宋文天祥作的序,序云:“余督勤王之兵,趋淛(淛同‘浙’)郡,次富春之渚,适契友之子柴生学自杭新迁富春,携世谱谒焉。”可见这支柴氏后裔早在南宋时期就已定居富阳,极有可能是靖康之变后迁徙而来。
两支柴氏后人,一北一南,一武一文,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共同谱写柴姓新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