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华名臣谱】大明第一谋士之死,谁是罪魁祸首?

2021-01-0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820
转发:0
评论:1
1374年1月6日,明朝《大明律》首次颁行天下。说到大明律,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刘伯温,大明律的主要编写者。刘伯温,名基,字伯温,1311年出生在浙江青田九都南田山之武阳村(今浙江文成县南田镇岳梅乡武阳村人),元末明初军事谋略家、政治家及诗人。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福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从小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刘伯温年轻时中过元朝的进士,但并没有得到重用。为官期间,刘伯温目睹了元朝官场的黑暗,非但不能一展才华,还处处遭受排挤,愤而辞官归隐。此后他隐居青田,专心著述,写下了反映其政治主张的传世之作《郁离子》。受邀出山,辅弼天下公元1360年,明太祖朱元璋两次向隐居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初次相见,刘伯温向其提出“时务十八策”,朱元璋大喜不已,从此将其视为心腹和军师。出山后,刘伯温对朱元璋忠心耿耿,积极出...

1374年1月6日,明朝《大明律》首次颁行天下。说到大明律,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刘伯温,大明律的主要编写者。


【中华名臣谱】大明第一谋士之死,谁是罪魁祸首?


刘伯温,名基,字伯温,1311年出生在浙江青田九都南田山之武阳村(今浙江文成县南田镇岳梅乡武阳村人),元末明初军事谋略家、政治家及诗人。


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福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从小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


刘伯温年轻时中过元朝的进士,但并没有得到重用。为官期间,刘伯温目睹了元朝官场的黑暗,非但不能一展才华,还处处遭受排挤,愤而辞官归隐。此后他隐居青田,专心著述,写下了反映其政治主张的传世之作《郁离子》。


【中华名臣谱】大明第一谋士之死,谁是罪魁祸首?


受邀出山,辅弼天下


公元1360年,明太祖朱元璋两次向隐居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初次相见,刘伯温向其提出“时务十八策”,朱元璋大喜不已,从此将其视为心腹和军师。


出山后,刘伯温对朱元璋忠心耿耿,积极出谋划策,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在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的战略方针。


人称:“前有军师诸葛亮,后有军师刘伯温。”


朱元璋在刘伯温的辅佐下如虎添翼,基本上按照刘伯温为他定下的战略行事,先用诱敌之计大败陈友谅,挫其锐气,再于公元1363年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决战,将其势力彻底消灭;第二年又依计消灭盘踞吴中的张士诚;最后派徐达、常遇春等大将北伐,同时准备在南方称帝。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改元“洪武”。为朱元璋平定天下、建立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刘伯温则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为了表彰刘伯温的特殊贡献和巨大功勋,朱元璋还下诏免除了刘伯温家乡青田县的租税,这是处州地区唯一不加税的一个县。不久又追封刘伯温的祖父、父亲为永喜郡公。


1370年(洪武三年),刘伯温被任命为弘文馆学士。至此,刘伯温本人的事业和青田刘氏家族的发展都达到鼎盛


依法治国,宽严并济


在朱元璋创建大明王朝后,刘伯温并没有摆起开国功臣的架子,反而是继续踏实做事,帮着朱元璋整治朝纲,稳定朝局。他建议推行卫所制度,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对于巩固中央集权起到了重要作用。主张对民众要教化,使其明法懂法,并在这一原则下主持修订了《大明律》。


【中华名臣谱】大明第一谋士之死,谁是罪魁祸首?


刘伯温主张依法治国,认为法治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力保证,法律的制定要相对宽松,但是在执行时一定要严格执法,又要避免滥用法度,对执法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盛极而衰,反遭诬陷


大明王朝建立后,刘伯温与左丞相李善长共同辅佐朱元璋。两人因李彬一案势同水火。李彬是李善长的亲信,为官期间贪赃枉法。李善长主动找刘伯温求情,想请其放李彬一马。不想注重律法的刘伯温却将此事上报给了朱元璋,导致李彬被斩。


【中华名臣谱】大明第一谋士之死,谁是罪魁祸首?


之后,李善长处处与刘伯温作对。而刘伯温也知道前途凶险,就以身体抱恙为由辞官回家。


刘伯温回家后谨言慎行,连当地知县多次求见都不见,但依旧难以保身。李善长一手培养出来的亲信胡惟庸等人一次次对刘伯温发难。朱元璋下旨剥夺了刘伯温的俸禄。不久,朱元璋拜胡惟庸为相,刘伯温无奈且气愤。


1375年正月下旬,刘伯温感染风寒。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御医前往探望,然而刘伯温在服食御医所开之药后愈发不适。刘伯温带病面见朱元璋,暗示胡惟庸想加害于他。谁知朱元璋听后只是轻描淡写的安慰了几句,让刘伯温愈发心寒。


三月下旬,刘伯温在儿子刘琏的陪伴返回老家,到家后不久就病重身亡,时年65岁。临终前,刘伯温深知自己早已被朱元璋猜忌,便预言家族会没落百年。


刘氏家族在后来的情形,恰好如他临死前一般没落了。


【中华名臣谱】大明第一谋士之死,谁是罪魁祸首?


胡惟庸干掉了政治上最大的对手刘伯温,本以为能,谁知仅仅过了五年,就被朱元璋以谋反罪满门抄斩,当真是善恶有报。


文章最后,我们来简单地了解下刘姓的起源演变:


源于祁姓:是帝尧的后裔,形成于夏朝后期,出自今河南鲁山。祁姓之刘有同出一源的有两支:一支直接出自刘累,形成于夏朝;一支出自刘累后裔士会,形成于春秋初期。


源于姬姓:形成于春秋时期,系以邑为氏,出自今河南偃师。


外族改姓:赐姓、匈奴族刘姓、鲜卑族改姓、别部沙陀族刘姓。从西汉初期的匈奴贵族内附,南北朝的鲜卑族进入中原,一直到清朝的满洲八旗汉化,期间都有大量外族人改姓刘姓。


如今刘姓有人口近7000万,占全国人口的5.34%,在王、李、张之后排第四位。


刘姓郡望达27个,其中有名的有18个:彭城郡、沛郡、弘农郡、河间郡、中山郡、梁郡、顿丘郡、南阳郡、东平郡、高密国、竟陵郡、河南郡、尉氏县、广平郡、丹阳郡、广陵郡、长沙郡、临淮郡。


堂号


彭城堂:这是刘氏使用最普遍的堂号,因为彭城刘氏其源出西汉皇族,时间较早,人口、支脉较多,影响较大,因此被刘氏看作是郡望堂号的正宗。


藜照堂:是除了彭城堂之外,在刘姓宗族中,另一个用得最多的、最为著名的堂号;藜照堂的得名,来自刘向燃藜读经的典故。藜照堂及与此相近的堂号,不只在刘向后裔彭城刘氏宗派中,在中国南北各地各宗派刘氏后裔中都被广泛使用,该堂号已成为刘姓的标志之一。


中山堂:是刘姓中又一个以地域命名的著名堂号。中山是刘姓的著名郡望,也是刘姓的发源地之一。中山刘氏在刘氏各宗派中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丁极为兴旺,族裔众多。


五忠堂:是以祖先名号为堂号。宋朝时期,福建建州、建阳刘氏一门忠烈,有5人死后被朝廷赐谥为“忠”,世人号称“刘氏五忠”,堂号主要在福建刘氏及其分迁到各地的刘氏支派后裔中使用。


墨庄堂:是一个典故堂号。主要在江西刘式后代中流行,也有部分由江西外迁他省的刘式后裔仍沿用这一堂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华名臣谱】为寻找的皇帝,开创大明海上传奇
1418年12月28日(明成祖永乐十四年),是郑和第五次下西洋送19国使者回国的日子。本次远航,郑和的船队有宝船36艘、战船180艘、坐船300艘、马船700艘、粮船240艘,规模宏大,盛况空前,再一次彰显了大明朝的强盛。此时的郑和已经45岁。自永乐三年首次出海,迄今已有十三年。十三间,他率领大明船队劈波斩浪,远涉重洋,诛海盗,平藩乱,开拓数万里海疆。三保太监郑和那么,成就一段海上传奇的郑和,他的早年又是怎么样的呢?他又是如何为皇帝所信任,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和外交家呢?今天,阿族就和大家来聊一聊郑和。坎坷童年志未泯郑和,公元1371年(明太祖洪武四年)出生在云南,本姓马,自小聪明好学,更喜欢在滇池里游泳划船,幻想着哪天能驾驶大船出海远航,前往传说中的圣地。因此,幼年的郑和没有坐在书桌前日复一日的背诵圣贤之言,而是努力锻炼身体,学习与航海有关的知识。公元1381年(洪武十四年),朱...
· 谁是天平天国的第一谋士?
一个集团的兴衰成败,人才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在初起阶段,往往得一人而兴,失一人而亡。现在即使在研究清史的人里,也很少有人关注过洪大全这个名字。这个人是太平天国初起阶段极其重要的人物。据左宗棠家书记载:大破侍王李世贤时,发现李世贤军中供奉有洪大全的神像,"所供之天德王,一金像妖神,长九寸许,并被夺获"。要知道侍王李世贤可是太平天国后期最重要将领,手握重兵,地位仅次于李秀成、陈玉成,能让他供为神像的,绝对不是等闲之辈。太平天国晚期,洪秀全曾树碑纪念死去的22个王,洪大全排名21位,尚在陈玉成之前。洪大全(1823-1852),湖南兴宁人,原名焦亮,亦称焦大。早年以屡试未人学,愤而为僧,隐居读兵书。不久还俗,再试亦未中,后交结各方人士,参加天地会,创立招军堂。。1851年(咸丰元年)与洪秀全联络,洪秀全非常钦佩焦亮的文韬武略,将他留在身边作为顾问参预政事,被洪秀全封为“天德王”...
· 谁是曹操的第一功勋谋臣?盘点曹操的五大谋士
曹操帐下谋士众多,他们运筹帷幄,为魏国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因辅臣云集,就无人像诸葛亮在蜀国那般被众星拱月,对垒谁是第一功勋谋臣也见仁见智。在笔者看来,则以荀彧莫属。荀彧字文若,豫州颍川人。永汉元年(189年)举孝廉,任守宫令,即为皇帝掌握笔墨、纸张的那类小官。因董卓专权弃官归家,又以颍川是四面受敌之地,劝乡里人离开故土。荀彧自身到了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但预料袁“终不能成大事”(《三国志·魏书十·荀彧传》),于初平二年(191年)毅然转投曹操。曹操将他比作张良,时年29岁的荀彧自此最早投奔曹操的顶尖谋士。当然,资历并不等于功绩,而且就出谋划策来说,荀彧的名头也不如郭嘉、荀攸响亮。陈寿称其“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三国志·魏书十·荀彧传》)。既如此,何以将荀彧推上功勋榜的首席?首先,荀彧为曹操确立了纵横乾坤的重大方略。一是奉天子而令诸侯。建安元年(196年)七月...
· 人才是第一位的:谁是太平天国的第一谋士?
一个集团的兴衰成败,人才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在初起阶段,往往得一人而兴,失一人而亡。现在即使在研究清史的人里,也很少有人关注过洪大全这个名字。这个人是太平天国初起阶段极其重要的人物。据左宗棠家书记载:大破侍王李世贤时,发现李世贤军中供奉有洪大全的神像,"所供之天德王,一金像妖神,长九寸许,并被夺获"。网络配图要知道侍王李世贤可是太平天国后期最重要将领,手握重兵,地位仅次于李秀成、陈玉成,能让他供为神像的,绝对不是等闲之辈。太平天国晚期,洪秀全曾树碑纪念死去的22个王,洪大全排名21位,尚在陈玉成之前。洪大全(1823-1852),湖南兴宁人,原名焦亮,亦称焦大。早年以屡试未人学,愤而为僧,隐居读兵书。不久还俗,再试亦未中,后交结各方人士,参加天地会,创立招军堂。。1851年(咸丰元年)与洪秀全联络,洪秀全非常钦佩焦亮的文韬武略,将他留在身边作为顾问参预政事,被洪秀全封为“天德王”,成为洪秀全...
· 【中华名臣谱】不是将军,却凭爱国之心成为抗金名将
提到宋金战争,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岳飞,特别是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最后被赵构和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南宋就此失去半壁江山的故事。长期以来,岳飞的悲剧英雄形象根深蒂固,实际上南宋时期还涌现出很多著名的抗金人物。今天阿族就和大家介绍一位曾经在战场上大胜金军、直接导致金朝皇帝完颜亮死于兵变之人——【虞允文】。虞允文于宋徽宗大观四年十一月二日(1110年12月14)出生在隆州仁寿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幼时聪慧,七岁即能提笔作文,被誉为神童,母亲去世后,虞允文极度悲伤,从此在家照顾父亲,直到父亲去世才重新出仕。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5年),虞允文考中进士,获授彭州通判,后改为权知黎州、渠州。当时的宰相是秦桧,虞允文等蜀地文士皆不得重用,秦桧死后,虞允文才在中书舍人赵逵的推荐下就任秘书丞,官至礼部郎中、中书舍人。上面简单地介绍了下虞允文的早期经历,现在让我们回归正题。说到虞允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