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谱说堂号】是奸商也是忠臣,一代传奇吕不韦的姓氏传承
历史剧《大秦赋》自开播以来,好评不断。剧情高度还原历史、演员也都演技在线。剧中有众多很受观众喜爱的演员和人物,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段奕宏饰演的吕不韦,亦正亦邪,诙谐而不失大气。
吕不韦此人,既是精明的商人,也是一代大家。他经商有道,家产富可敌国;又极具眼光,在他的谋划下,两代秦王成功上位。没有吕不韦,异人或许会一辈子被囚禁在邯郸,或是被愤怒的赵国人杀死;更不会有嬴政奋六世之余烈,以秦王之身的壮举。
来到秦国后,吕不韦官至丞相,同时广招门客,主持编撰了包揽“天地、万物、古今”的奇书《吕氏春秋》,对春秋战国时期知识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主要讲讲吕不韦的祖辈传承。
吕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姓氏源流主要有三:
相传帝舜晚年赐伯夷为吕氏,吕氏作为神农氏后裔之一,最早是姜氏的重要分支。后来吕氏部族从羌族人中分出,从甘肃东部向东迁徙到申川之北的吕川(今陕西志丹杏子河)。商朝末年,吕氏后人吕尚辅佐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灭了殷商王朝。这一时期是吕氏族人的真正发端。
姜子牙本名吕尚,就是伯夷后裔。
西周时,吕氏族人从山西南迁到河南南阳一带,并发展成吕国,称“南阳吕国”。春秋时期,南阳吕国被楚国所灭,吕国子孙均以故国名为姓氏,形成吕氏的主脉,是为南阳吕氏。
吕不韦是姜子牙第二十三世孙,因牵扯嫪毐叛乱而遭贬黜,全家被流放蜀地(今四川)。吕不韦在流放途中服毒自尽。他的家人和子孙就此留在蜀地,并在那里繁衍子嗣。三国时随诸葛亮七擒孟获、让南蛮归服的吕凯就是吕不韦后裔。
古时,在今河南新蔡地区有一吕国,史称“东吕”,实为南阳吕国分出的一支。南阳吕国被楚国所灭后,其后裔迁到河南新蔡县西南,史称东吕国。后来东吕国被灭,其国贵族子孙大多以故国名为姓氏,称吕氏,世代相传,史称东吕,是为新蔡吕氏。
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氏的封地,据史籍《姓源》、《通志》中记载,春秋时期晋国有一支吕氏,系魏氏家族的分支。后来,魏氏吕邑被晋国吞并,吕氏后裔子孙以先祖食邑名称为姓氏,称吕氏,世代相传,是为山西吕氏。
吕氏堂号众多,河东堂、淮南堂、东平堂、金华堂、晋江堂,这六个堂号均以郡望为名。此外比较著名的还有渭滨堂和东莱堂。
渭滨堂的来历主要跟吕氏先祖吕尚(姜子牙)有关。
商朝末年,吕尚(姜子牙)在渭水滨钓鱼隐居,后来遇到周文王,便帮助周文王和周武王父子攻灭殷商,打下周朝八百年基业。吕尚也因此大功被封到齐地(今山东),是为姜姓齐国始祖。
东莱堂则源自于南宋著作郎兼国史馆编修吕祖谦编著的《东莱博议》一书。因为对春秋三传有独到的见解,广为流传,吕氏后人便以此为堂号。
现在的吕姓,《百家姓》(2018版)排名第40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7%,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两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