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图家谱馆开馆一个月受赠不断,有人捐献明代“圣旨”
无锡市图书馆家谱馆位于该馆五楼历史文献中心,6月初开馆至今,每日客满,不少读者看了报道慕名前去参观和咨询。令工作人员感动的是,一个月来,家谱馆陆续收到各界的爱心捐赠,新受赠家谱近十部,不断丰富着各姓氏谱牒文献,还有读者捐来名家题词、甚至有人寄来了一份明代的“圣旨”。
近十部家谱入藏家谱馆
6月11日刚一上班,无锡市图书馆馆员陆晓云就跟丈夫陈挺直奔家谱馆。他们决定捐出家藏的一部常州《白塔陈氏家谱》。这部星聚堂《白塔陈氏家谱》于2012年续修完成。白塔陈氏家谱早年毁于战火,仅存系表。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根据残谱续修,然而各支纷争,白塔另修支谱。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三修时又合二为一,此谱为四修谱。白塔陈氏世居郡东北丰东乡白塔里(今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董墅村委陈家头一带),尚有遗址。家谱馆建设、开放的消息在本报等媒体的宣传下,社会知名度和知晓度大大提升。陈挺、陆晓云夫妇看了报道,觉得家中的收藏条件远不如家谱馆,而赠予图书馆更方便人们利用。
家谱馆能够建起来,离不开百姓的支持。6月24日,锡山东里侯氏宗亲联谊会的成员们来到家谱馆,将历经八年续修完成的《锡山东里侯氏九修宗谱》捐出。锡山侯氏始祖侯德宗,号友泉,宋元间卜居于锡山之东。宋元至明万历几百年间,锡山侯氏未有谱牒,至八世祖侯先春创为之,定三十年一修之例。至公元1919年已有八修。“九修谱距上次修已逾百年,所以这谱很珍贵。”工作人员介绍,就在同日,夏俊伟一行三人从江阴赶来,将其续修的《习礼夏氏宗谱》捐给家谱馆。家谱馆开放一个月,受赠家谱近十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将家谱捐赠给公共图书馆保管,化私为公,与人共享是家谱保管利用的最佳途径。
馆藏量之最是吴氏家谱
目前,锡图家谱馆藏家谱总量达1800余种,涉及162个姓氏,名人家谱众多,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地市级图书馆中首屈一指。这么多家谱中,数量最多、最全的家谱是哪个姓氏?“吴氏。”无锡市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王进雄表示,吴姓发源于无锡,3000多年前,泰伯奔吴,子孙以国为姓,便有了吴氏。2000年初,全球吴氏大统宗谱编委会在无锡成立,在世界各地吴氏的支持下,历时十余年修成了新谱。而吴氏在修谱的过程中,锡图与吴氏大统宗谱编委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由图书馆为其提供文献咨询和相关课题服务,吴氏大统宗谱编委会便将修谱过程中收集到的500多种吴氏家谱留在了锡图。据介绍,无锡还是全国过姓最集中的居住地,全国一半姓过的人住在无锡,锡图家谱馆收藏有多种过姓家谱。除了无锡特有的姓外,家谱馆更不乏名人家谱,其馆藏钱氏家谱中,有国学大师钱穆和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叔侄,有钱基博和钱锺书两父子等名人,其远祖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王钱镠。还有荣宗敬、荣德生、荣毅仁的家谱即江苏无锡荣氏宗谱三十卷。此外,家谱馆还藏有顾宪成家谱、秦邦宪(博古)家谱、华蘅芳家谱、唐翔千和唐英年家谱等一批名人家谱。这些珍贵的家谱文献记录了无锡名门望族的兴盛与变迁,是研究城市发展,解密城市繁华的“金钥匙”。
优质服务换来珍贵资料
锡图家谱馆的开放时间为 9:00-16:00(每周三上午闭馆,12:00-16:00开放),采取预约制,上下午各4人。“大部分时间都客满。”王进雄跟同事们对读者的热情服务换来了读者的真心。记者到访时,正巧碰到无锡高氏长冈支第二十九世孙高明初先生来馆,他要将一件陆修伯书法作品捐给家谱馆。两年前,无锡长冈高氏宗谱编委会向锡图捐赠了两套《无锡长冈高氏宗谱》。为纪念家谱续修,高明初特邀无锡书法名家陆修伯先生题词,“高氏宗脉源远流长始系炎帝 本姓族裔根深叶茂属归神州”。高明初看到家谱馆的报道后,认为与其放在家中,不如公诸同好,工作人员感谢高先生的慷慨相赠,将题词悬挂在了家谱馆的墙壁上。
近日,历史文献中心收到温州孙国光寄来的邮件。工作人员打开一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几个字跳入眼帘。原来,这是份圣旨复制品,是明世宗朱厚熜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敕封云南道监察御史孙昭及推恩其父为文林郎、其妻为孺人的敕命书,是研究孙昭的第一手史料,对研究我国封建社会推恩制度也有重要价值。孙昭重文教,曾刊刻杨慎《金石古文》、王守仁《阳明先生文粹》等书。2016年,孙昭后人孙国光老人曾来锡图历史文献中心查阅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的《金石古文》。此后,锡图多次向孙老提供孙昭相关资料及线索。为表示感谢,孙国光向锡图捐赠了《孙昭文献》,在锡图家谱馆开放之际,他再捐一份“圣旨”,拓展了该馆收藏的品种和范围,也让锡图及其家谱馆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