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优秀征文 | 网络祭拜:让人间没有隔断的爱与缅怀

2020-03-1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36
转发:0
评论:0
优秀征文|网络祭拜:让人间没有隔断的爱与缅怀,2020年的清明节又要到了,泪水和雨水都在路上……命运何曾饶过谁,我也有亲人在天

2020年的清明节又要到了,泪水和雨水都在路上……命运何曾饶过谁,我也有亲人在天堂。


今年是外公去世后的第三个清明节,往年这时远嫁的我都要穿山越水给他老人家扫墓,上坟。毕竟九泉之下的他是抚养我长大的亲人。但是,一场疫情将今年的计划泡了汤。



近日,我省民政厅明确发文:清明节期间,疫情防控风险较高的,暂停祭扫服务;具备条件且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的,可提供限制性祭扫服务。并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发展变化,及时对相关方案进行动态调整。暂停祭扫服务的地区,要对相关殡葬服务机构或者祭扫场所(区域)进行封闭式管理,尽可能提供网络祭扫、代祭服务、敬献鲜花、挂黄丝带和寄心语卡等简约文明的替代务。


报道中还说:各地利用传统主流媒体和网络新媒体,采取公告、倡议书、公益短信等形式,及时广泛、科学规范发布信息,推行家庭追思、网络祭扫、书写寄语、敬献鲜花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积极引导全省城乡居民取消或者延期开展祭扫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加强殡葬管理法规政策宣传,倡导尊重生命、绿色文明的殡葬新风。



我第一次听说网络祭拜时,对这概念并不熟悉,上网搜索才知道:网上祭祀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祀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电脑或手机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网络祭祀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座虚拟“纪念馆”,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思念。



在微信和外地朋友聊天,得知她早已在网络上给逝去的奶奶申请了纪念馆,她说:“以前每到清明就得驱车数百公里回老家祭扫,此时高速公路遇上回去祭祀的车流往往会堵得水泄不通,平时六小时车程的路途,到了这个节点经常是要开十几小时的车。如今,我在网上建起祖母和外婆的纪念馆,到了清明,就扫扫二维码,在网上祭拜先辈,方便了很多。今年又是肺炎肆虐的非常时期,网络祭拜更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我立刻上网查询,发现有很多这样的平台,有一家的介绍特别富有情怀:“超越时空的思念,让生命千古流芳!”普及网祭等绿色祭祀观念,减轻了传统祭扫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减轻了孝子孝女清明长途驱车、乘飞机、高铁回老家扫墓的压力,还弥补无法刻写丰富内容的墓志铭的遗憾。



这家名为“祭拜网”的网上祭拜平台,创建纪念馆可以体验720°VR全景,并且提供多款各具特色的个性化纪念馆模版,还推出家族网络族谱等多种配套产品。届时,通过一个网墓还能找到与家族相关的族谱,及家族近亲的网墓,为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宗亲搭建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我也在上面给我挚爱的外公申请了墓碑,灵堂,还点燃了香烛,供奉了鲜花。留言板里,我也把许久以来压抑的思念都倾吐了出来,那些怀念和感恩啊,还有那些泪水,都在温情脉脉的网络里,逆流成河……


隔了山水,隔了时空,隔了万丈红尘,怎么能隔断这刻骨的缅怀和深情?网络祭拜就在指点之间,那么,天堂,也就在我们的心里了。天上人间,爱,不曾消逝……



感谢发明出网络祭祀的人,这一新型服务,为客户带来了方便快捷的祭拜体验。祭祀是表达对先人的一种思念之情,现代人却因为工作繁忙、路途遥远等原因不能前往墓区亲自探望亲人。而远程祭祀满足了远在国外和远方的客户祭祀先人的愿望。每年清明节人们总是要到祖坟上敬香祭扫的,物质享受与精神文明人文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下海淘金外出打工的人们在到了该给已故亲人祭奠的时候,这一美好的愿望总是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实现。把先辈“请”到网上,这样即使不能到现场祭祀,也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先辈的纪念馆,感受他们的音容笑貌。而且,网络祭祀也特别绿色环保,不用担心燃烧纸钱引发火灾,生态文明又不失温情。



春天花已开,疫霾终将散去……这个特别时期的清明节,在网上给天堂里的亲人送上缅怀与祝福吧!让烛光永远明亮,让鲜花永远绽放……点一首歌,燃一炷香,祭一杯酒,留几许言……


天堂有多远?天堂在指间。


哀思有多深?泪满荧屏面。

(作者:清水莲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明节有奖主题征文:网上祭拜,爱与思念没有距离
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落日万人思。浊酒一杯忆往昔,红尘三拜祭先贤。2018年,民政部出台了《关于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的行动方案》,要求加强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与殡葬管理服务的结合,创新殡葬服务管理新模式。网上祭拜随之兴起。它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迁”到网络上,方便现代人随时随地、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祭奠缅怀已故亲人。族谱网响应国家号召,重装推出全新网上祭扫平台——祭拜网(www.jibai.com),让大家实现足不出门也能祭奠行孝。▲祭拜网VR全景公益祭扫平台“网上祭拜”是您清明节缅怀先人、保护自身的绿色选择。特此,族谱网将开展“网上祭拜,爱与思念没有距离”清明节有奖主题征文活动。让我们一起缅怀先人,致敬英雄愿所有天堂的亲人一切安好,福祉绵长愿每个尘世的亲人平安喜乐,幸福安康SIMPLE征文要求征文必须围绕“清明节网上祭拜”主题展开,可追思家族故人、缅怀...
· 家庙搬上互联网网络家谱让爱没有距离
寻根是中国人的一种情结,家谱和家祠,其实都是较好的寻根载体。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是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不可代替的独特功能。家庙是一个姓氏家族为祖先建立的庙堂,并在庙中供奉神位等。上古时代,宗庙为天子专有,士大夫不能建宗庙。汉朝以前,有官爵者才能建立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但那时叫宗庙或者祖庙。唐朝始创私庙,以祭祀先祖。宋代朱熹提倡建立家族祠堂改为家庙。而现在网络家谱中的宗族祠堂,则将家庙搬上互联网,彻底实现爱与思念没有距离,无论身处何地,进入祠堂,便可瞻仰列祖列宗,进行祭拜仪式。宋代以后,太平之世,民间大兴宗族立祠之风。至明代,始许庶人建立始迁祖庙。到了清代,祠堂已成为族权与神权交织的中心,遍及全国城乡各个家族。也开始把“庙堂”称为“祠堂”。祠堂建于祖...
· 家庙搬上互联网网络家谱让爱没有距离
寻根是中国人的一种情结,家谱和家祠,其实都是较好的寻根载体。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是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不可代替的独特功能。家庙是一个姓氏家族为祖先建立的庙堂,并在庙中供奉神位等。上古时代,宗庙为天子专有,士大夫不能建宗庙。汉朝以前,有官爵者才能建立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但那时叫宗庙或者祖庙。唐朝始创私庙,以祭祀先祖。宋代朱熹提倡建立家族祠堂改为家庙。而现在网络家谱中的宗族祠堂,则将家庙搬上互联网,彻底实现爱与思念没有距离,无论身处何地,进入祠堂,便可瞻仰列祖列宗,进行祭拜仪式。宋代以后,太平之世,民间大兴宗族立祠之风。至明代,始许庶人建立始迁祖庙。到了清代,祠堂已成为族权与神权交织的中心,遍及全国城乡各个家族。也开始把“庙堂”称为“祠堂”。祠堂建于祖...
· 祭拜网:网络祭奠平台哪家好?
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社会习俗亦悄然变迁。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网络祭奠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云端祭扫”正成为现代人缅怀先人的新选择。在众多平台中,如何挑选一家贴心、专业的网络祭奠平台网站,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在众多网络祭奠平台中,祭拜网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贴心的服务脱颖而出。它不仅仅是一个网站,更是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情感桥梁。通过祭拜网,用户无需跨越千山万水,亦无需面对拥挤的人群,只需指尖轻触,便能跨越时空的界限,向逝去的亲人传达无尽的思念与敬意。选择祭拜网,意味着选择了一种更加绿色、环保的祭奠方式。它摒弃了传统祭祀中的繁琐与浪费,转而以数字的形式,将每一份深情厚意镌刻于网络之上,既减少了资源消耗,又保护了生态环境,让缅怀之心与环保理念并行不悖。此外,祭拜网还提供了多样化的祭祀体验。用户可以为亲人建立专属的在线纪念馆,上传珍贵的照片与视频,记录下与亲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亦可撰...
· 网络祭拜用户操作手册
一、创建新纪念馆祭拜:1、扫描以下二维码,下载族谱APP:▲APP下载二维码2、打开APP,完成注册登入:3、登入APP后,点击【祭拜】按钮,进入纪念馆首页:4、进给纪念馆首页后,点击右下角创建按钮,进入创建界面:5、选择创建【单人馆】或者【双人馆】,点击【确定】,进入输入资料页,填写资料:6、输入资料后,点击【下一步】,选择纪念馆类型,目前有普通,中级,高级,豪华四种类型的纪念馆可以选择,同时用户需要选择是否公开纪念馆,选择完毕后,点击【创建】按钮,即可创建成功:7、创建成功后,点击【祭拜】按钮,选择祭品进行供奉:二、寻找已有纪念馆祭拜:重复上述1、2、3步操作4、进入纪念馆首页,点击搜索框,输入您想找的纪念馆名称,例如:张国荣,再点击【搜索】按钮:5、选择您想要祭拜的纪念馆,点击进入祭堂:6、进入祭堂后,点击【祭拜】按钮,选择祭品,进行供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