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修族谱挽留不住农村人口?如何改变这个残酷现实

2020-02-1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40
转发:0
评论:0
修族谱挽留不住农村人口?如何改变这个残酷现实,回想去年回老家过年,村里发生的最大的事,就是家族的族谱修成了。从前几年起,故乡家

回想去年回老家过年,村里发生的最大的事,就是家族的族谱修成了。

从前几年起,故乡家族的长辈们就在筹划重修宗祠,重抄族谱。这在南方家族是挺重要的事。年纪大的都很关切,无奈晚辈们不太热心,从到议到筹款再到工程完成,拖了两年。幸好新修的宗祠也算煌煌气派,对得起祖宗。

农村宗祠

典礼落成之日,家族发出通知,本族子孙都要参礼叩拜。尽管已经是靠近过年的时间了,按说外出的人也已经回来得差不多,但真正到场的人却很少,典礼也没有预想中的热闹。从族谱上看,80后以降的晚辈越来越少,他们大部分在县城生活,有小部分生活在镇上。他们偶尔还回父母农村老家,甚至干些农活。

之所以搬往县城和镇上生活,一个重要原因是,孩子们太少,小学陆续关闭。孩子都要往县城或镇上读书。农村之于这一代人,仅仅是“爷爷奶奶的家”和“爸妈的老家”这回事。一旦老人故去,纽带就此断掉,年轻人更找不到回乡的理由。

至于像我这样,长期生活在遥远的城市。过年回乡更是单纯,只为看望父母。等父母年纪再大,他们也会到城市养老。其实从这几年起,不单是小孩子,老人们也在外流了。

农村老人

宗族不只是亲戚共同体,还有很多社会功能。邻里互助,共同保险,重大工程,扶助孤老,这些都是宗族的经济价值。现在这些价值都已经被取代。人越来越少,彼此很少见面,晚辈间也不认识,还谈什么宗族呢?

这也是老人们急于重修宗祠的一个原因。新建祖祠、重修族谱,这些还不够,他们呼吁成立宗族基金,用于修缮祠堂,维持香火,扶贫助弱。长老们还号召,每年都搞祭祖,每年一小祭,五年一大祭,热闹热闹,旺旺香火。

这些动议其实很讨人嫌——年轻人都不太把宗族当回事,现在居然要筹款花在这种事情,这不是浪费钱吗?可老人们就是觉得,几百年前祖先迁来这里,如今四散飘零,宗祠冷清积灰,真是让人痛心。他们所能做的,也只能是这些。

族谱落成典礼的大会上,家族有一个简谱的聚餐。在一堆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中间,只是稀少地夹杂着少数年轻的面孔,让我不由感觉到心情复杂。老人、米酒、农村土菜,这些还能存在多久?我向老人们敬了酒,希望他们健康长寿。

高速城市化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人口在迁徙,财富在转移。对大部分农村人来说,生活水平在提高,可相对城市而言,农村还是显得萧瑟,再看未来趋势,很难看到希望。人口流失难以逆转,可是一想到过往遗迹和积累全都消失,确实让人痛心。

飞速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伴随农村寂寥失落,能否改变这个残酷进程呢?城市化浪潮已不可逆,重要的是,让农村在这进程中也获益。农村人口在流失,资本却不会减少,在农村生活的人们(也许是农民,也许已经不是)人数虽少,他们拥有和管理大量财富。简单而富有,朴素却丰饶,这应是未来农村的发展方向。经济发展的表现,就是人均拥有资本量增加。

这样的过程可以用市场化实现。人口减少后,农村土地相对剩馀,地价在降低,擅长经营农业的农民可以承包土地,雇佣职业工人,进行规模化生产。在科技推动下,农村生产效率将大幅提升。耕地将提高粮食产量,经济作物也会大面积普及。小农生产继续退出,被大规模现代农业取代。这种路径在其他国家早已上演。

这就对土地制度提出很高要求。土地要流动,用途要放开。要允许外来资本承包土地,要允许土地资本化,可以抵押贷款、出租入股,等等。还要允许社会资本进入,保障他们的权益。只有资本在土地上实现增值,才会有资源倾注进来,对农村深耕开发。

过去的农村集体土地,内容包含有很多,宅基地,有森林、林地和草原,此外耕地也分多种。土地号称财富之母,产出效率却不算高。支离破碎的产权结构和用途限制,使农村的一大财源被堵死。农民想要进城,除“归还”给集体,就只有抛荒一途。这正是农村土地资源浪费的原因,也是农民贫穷的主要原因。

要使土地创造价值,得让土地流转到擅长的经营者手里,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样的制度之下,在农村生活的人,大概可以分几种。首先是土地的拥有者和经营者。他们或祖上继承,或自己买地,在农村经营大片土地。他们财富可观,生活水平较高,是农村中坚力量。另一种是职业农民。只要收益足够,在工厂和农村并无本质区别。

还有一种是休闲度假。农村贴近自然,生活休闲,适合发展旅游和养老产业。或建设新型养老院,或是利用古宅旧户,农村的居住条件并不会比农村差。随着交通发展,互联网兴起,城市人“下乡居住”,城乡人口对流将变得普遍。宗族组织也许会瓦解,新型农村文化却会兴起,我们会看到不一样的农村。

可惜的是,这一切到现在都还没有发生,所以旧的农村正在老去,而新的农村却还没有起来。希望土地体制早一点改革,别再浪费那么巨大的土地财富。

老人们并不知道农村在人口上衰落的真实原因。他们心里也知道,传统的农村生活将难以挽留。他们仅仅是希望,通过族谱,让族人们分居各处时,仍然有一种宗族的牵连,所以族谱落成,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

旧村如梦。

(作者:龙岩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有修谱师这个职业吗?古代修谱如何寻找先祖?
随着对传统文化和家族历史的重视,修谱师这一职业逐渐兴起,他们一般在重修家谱中提供资料收集、编写等工作,并给家谱的编撰提供专业指导。修谱师还有一些共同点就是爱好文学历史,喜欢挖掘家族的迁移和传承,手头上搜集了大量地方史志资料。相较于一般的宗族成员,他们的优势就在于对修谱有系统且细致的认知和经验,而且他们本身掌握的地方志或其他家谱的资料能够为他们接下来的修谱工作提供一定帮助。修谱师在现代算是一个新兴的职业,那么在古代有类似的职业吗?古代的资料保存和传播并不方便,那修谱时又是怎样寻找先祖的呢?一起来看看吧。古代的修谱师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谱匠”,在明、清、民国时期出现了专门替人伪造家谱的谱匠。他们事先准备好了一套适用于不同姓氏的通用族谱,每当有人请他修写族谱,他直接填上姓氏即可,但这样修写的族谱都是一个模子,几乎每一本上都有名人题字。更离谱的是,只要是范姓之人都是范仲淹的后代,而王姓之人都是王...
· 族谱网资深修谱师教您“如何通过互联网修族谱”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复苏,全国各地的修谱风潮开始悄然兴起,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利用“互联网”修家谱屡见不鲜,族谱网就是这样一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将修谱续谱落到实处的平台。古人云:“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黄同心,华夏一脉;血浓于水,叶落归根。”我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互联网家谱的出现得以让传统纸质家谱有了更好的传承机会;得以让子孙后代用现代科学技术方式来传承传统文化;得以让久违的亲情在互联网上重新连接。如何利用互联网修谱?互联网族谱相比传统族谱又有何优势?2月18日20:00,族谱网资深修谱师夏侯捷在直播间邀您一起学习——“如何通过互联网修族谱”。▲扫码进入直播间关于族谱网族谱网定位打造人类族谱大数据,记录百姓家族历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宗族传承档案馆)。目前公司已经推出族谱网、族谱APP、族谱软件、祭拜网等产品,分别获得相关发明...
· 哪个网站可以在线修族谱?这个网站不容错过!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能够准确、清楚回答这个问题的,就只有家谱,正所谓“前人不修谱,今人寻根苦,吾辈不修谱,后代忘了祖。”家谱的历史悠久,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对于家谱并不是很了解,不过最近几年,社会上又出现了一股修谱热潮。图源自网络当你想要开始修谱的时候,特别采用是传统修谱方式,你会发现这个修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头绪纷繁,耗资巨大,而且在你编修之前,家谱经历了一段历史,这段历史发生了什么事情,增加了多少人员,其实都是在编修过程中要了解清楚的,因此这个编修难度会增加很多。长期以往,传统修谱模式也会越来越难,不过随着网络和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纸质家谱开始向家谱数字化过渡。家谱数字化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编修和查阅;还有就是家谱数字化是允许出错的,这个试错成本就降低很多,因为家谱数字化的数据是在互联网上形成的,这意味着如果出现错误,是可以马上修改的,只要没有印...
· 族谱王修谱好在哪里?这个功能需要你了解!
家谱的内容,是中华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其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的文化历史悠久,从最初的官修,到宋朝的私修兴起,家谱随着历史的发展,到如今,可见的古代家谱大多是明清两代的纂修。时至今日,家谱依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不过现代很多人对于家谱文化的了解是比较有限的,因此就导致有些家族在编修家谱的时候,不知如何下手。首先就是对于家谱内容知识的缺乏,比如堂号郡望指的是什么?族谱编修中的内容包括哪些?始祖是指谁?体例是什么意思?这些是大部分家族在编修家谱之前,都需要了解的家谱常识。其次就是家谱应该怎么去编修?家谱怎么排版比较好?家谱编修过程中有哪些讲究?家谱中的内容要去哪里收集?我想这些问题,是大部分家族在编修家谱的时候需要了解的,而今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这些问题其实在网上都是可以找到相关的解答的,比如族谱王这个在线修谱平台,其有免费的修谱入...
· 修族谱时这个困惑应如何解决?看乳山一支沙姓人的案例
修谱,是国人的一大传统。族谱也与地方志、国史一起构成了一个系统性史料体系,帮助现在的人们,了解过去的历史。如今,虽然总体修谱频率已经大不如前,但仍有不少热心人致力于此。有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现时的修谱比过去笔墨誊写要便捷的多,然而有一个困惑,却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这个困惑就是:修谱力求全,但出于种种原因,很难做到这点,此时应该怎么权衡呢?其实,这个困惑的背后,体现的是老一辈人“较真”的责任心。笔者就曾听栖霞牟姓一位老者讲述,当年修谱时,他风闻百里之外的海阳某村有一支牟姓人,担心属于同宗而修谱时遗漏,毅然打车前去探访,敬业执着令人感叹。现实中,像刚才说的牟老先生这样的情形不在少数,但还有很多人是心有纠结,迟迟难以下笔。这种情况,清代乳山(当时属宁海)一支沙姓人修谱时就遇到过。这支沙姓人居住在下沙家村(乳山市崖子镇境内),相传祖居地在涝口村,明代迁此,清初又析出田家一支。虽然传说如此,但苦于没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