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小伙痴迷研究家谱10余年 终成专业修谱人
落叶归根,这样的信仰一直都扎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寻根潮也由此高涨起来。于是乎,家谱便成了人们寻根最好的依据,自己从哪里来?祖上是干什么的?家谱像一本史记一样记载着一个家族的荣辱兴衰。这样的神秘感,让武义“85”后小伙詹宣武迷上了研究家谱。
詹宣武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革命军詹蒙英烈同宗后人。“我开始接触到家谱是爷爷给我讲詹蒙烈士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从家谱中得来的,从此我就喜欢上了家谱,那时我六七岁……”说到家谱,今年35岁的詹宣武话语滔滔不绝,至今他迷上研究家谱已近20年。
走上修谱之路
2004年,詹宣武考上了金职院旅游学院。学校图书馆馆藏颇丰,查找相关资料十分方便,这使他对历史、方志的兴趣更浓了,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他研究家谱的热情。詹宣武不像有的同学那样沉迷于上网、谈恋爱,而是一头扎进校图书馆里,如老鼠掉进米缸如饥似渴地翻阅各地的地方志书籍,这些厚厚的书籍在很多人看来是枯燥无味的,但詹宣武却觉得如甜蜜一般。
为了寻找家谱资料,詹宣武把自己的生活费省下来当路费、购买相关资料,坚持利用寒暑去家谱曾涉及的地方求证线索。那时候交通工具和公路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如果是在武义本地,他就邀伙伴骑车前往,有些地方太偏远了,他就徒步前去,基本到外县去才坐车。虽然研究家谱的过程很艰辛,但詹宣武却累并快乐着。
詹宣武说,在浩浩长卷的家谱中,能够属于个体的文字却很稀少。大致的体例是这样记录的:“某某某,何人之子,生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卒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寿庚几何,安厝何地,娶妻侗地何人,子嗣几人。”一个个曾经丰富多彩的人生,就这样被浓缩在了短短的几十个字里。简单而单调的文字,没有评价,也看不出什么褒贬。但詹宣武每次细细研读这些文字都感觉到,每一段文字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丰富的人生轨迹。一本本古旧的宗谱,或虫蛀、或泛黄、或散发着淡淡霉味儿,轻盈细腻的纸张、工整规范的字迹,完整地记录着一个家族的兴盛与衰败,记录着这个家族大树上每一根枝干和每一片叶子。
立足家谱、传承家谱、高于家谱
在10多年的修谱过程中,詹宣武发现现在民间修谱,存在一些问题,而且就体现在新修好的家谱里。
比如,许多新修的家谱和老谱一样,都是使用繁体字。“但是,繁体字在大众中的流行度不高。”詹宣武曾经拿着一本宗谱,找人认字,结果一个不太生僻的繁体字,十之八九的人不认识。家谱中也常常会有错别字出现,如丁巳年的“巳”,往往会被误写为“己”或“已”。“丑”本是十二属相中“牛”的意思,在表示年份的时候,被用成了繁体字“醜”,两者的意思截然不同。詹宣武说,断句是修家谱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的环节,最好不要去断,即便要断,也要找有专业水平的专家来断。断句断错了,就会把原来的意义曲解了。
詹宣武说,诚如清代史学家、方志学家、谱牒学家章学诚先贤所言:“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部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记一朝,天下之史也。”浩荡千载间,史官一杆竹骨傲骨铮铮,家谱编修者、研究者亦是任重于史官。多年来,詹宣武坚持“立足家谱、传承家谱、高于家谱”宗旨思想编修家谱,使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优秀文化传统,连绵不断地传续下去。
创新方法弘扬“家”文化
詹宣武在多年修家谱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新了一些修家谱的方式、方法。如,在每一页的家谱上,标注出家族人物介绍的相应页码;制作出速查表,方便查询等。詹宣武说,旧的家谱一般都是先翻氏系图再翻行传,现在有了这些新编排,可以快速地进行查找。老的家谱一般人看不懂,詹宣武现在所修的家谱是能够让一般老百姓都能看懂。为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詹宣武还创新了多种体的家谱,实现了纸质谱、电子谱网络谱等并存模式。
研究家谱10多年,如今的詹宣武已经成为了一名专业的修谱人,在金华市办有一从事修家谱、整理民间文献的专业公司。至今,已经主持编撰了260多部家谱(村志)。期间也应邀参与了一些地方历史文化丛书或村文化礼堂等乡邦文献整理和编写,脚步遍及浙江、福建、安徽、江西等地。
詹宣武认为,家谱就是家教最好的“教科书”。它能让人体会祖先奋斗的历程,领略宗族文化的传奇,它还是一本“百科全书”,蕴藏着很多有价值的文史资料,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普通大众的生活史实。他希望有更多来的人参与到修宗谱、研究宗谱的工作中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展开-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