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家谱族谱和祠堂的文化功能有哪些?

2019-06-2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811
转发:0
评论:0
家谱族谱和祠堂的文化功能有哪些?,一个人去世了,家族的亲人们为他举行葬礼,为他安下坟茔,最亲近的人为他守庐,三年后

一个人去世了,家族的亲人们为他举行葬礼,为他安下坟茔,最亲近的人为他守庐,三年后服丧期满,人们开始继续正常的生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从此开始忘记他,除了他的血脉在他的子孙身上流淌外,他的生命还在两个方面延续着:一方面是他被写进家谱族谱,成为永恒的历史记忆;一方面是他被请进祠堂,享受祭祀,接受膜拜。

这个是宋代儒家学者的发明。据说最早也是最有影响的家谱和族谱,出自宋代两个名人。一个是苏洵,就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据说他的祖上是唐代有名的苏味道,可是一直到他的高祖,家世并不是很清楚,于是他就开始写家谱。另一个是欧阳修,他不仅写了家谱,还规定家谱应当从可见的世代开始写起,《眉山苏氏家谱》,《庐陵欧阳氏家谱》就成了后世家谱的典范。家谱族谱就好像我们的“历史”,把一代一代记录下来,把一代一代开枝散叶的人们联系起来。

程颢(左)与程颐(右)

祠堂则是祭祀祖先的地方。宋代程颐建议,首先,每个有一定地位的家族要有庙;其次,庙里面应当有祭祀的对象,以高祖居中,每一代先人按照昭穆次序左右分列,都以夫妇相配;再次,祠堂应当是三间,外面是中门,中门外是两阶三级,祠堂里面北墙下为四龛,每龛一桌,从西向东分别是高祖、曾祖、祖、父;最后,每年冬至应当隆重祭祀始祖(这一姓最早的先人),立春祭祀先祖(五世祖),季秋的时候称祢祭(祢,指去世的父亲在宗庙中立主)。后来的《朱子家训》则规定,四季仲月(二、五、八、十一)举,行四时祭,祭祀前三天沐浴,前一天清扫祠堂,当天清晨家族主人即宗子率全家族列队祠堂,举行祭祀。因为朱熹的理学地位,后《朱子家训》的祭祀程序成为权威程序。

家族的历史和家族的仪式增强了家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家谱族谱和家族祭祀在古代中国甚至是现代中国,都十分流行。说到底,家族对每个人都很重要。首先说,从个体生命的延续状态看,国家、制度等维护的是整体秩序,对个体的关怀很少,在饥荒、战乱和无序的时代,人们更多的是依靠家庭和家族;其次,从安全的意义上说,他人总是“陌生”的,人不能指望仅有竞争关系的“他人”,处处有危险,所以只能依赖家族认同;最后,从个体情感论,“家”是温暖的象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家庭和家族都有无条件的爱。

从历史角度说,墓地、墓碑、祠堂和家谱比正史重要,因为正史的认同范围太大,它是国家层面的历史记录。而家谱族谱的认同,是有自然血缘关系的一群人,他们有着共同的祖先,也有着共同的朴素情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祠堂与家谱和孝文化
祠堂作为崇拜先祖与崇拜神灵的产物,是先民精神和英灵栖息的殿堂。祠堂,在家谱中尚有宗庙、宗祠、家庙、宗堂、享堂、神坛、祠宇等名称,是朝拜祖先、家族议事的场所。家族祠堂是精神的魂魄,在家族中居于非常神圣的地位。祠堂也是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建于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在家谱中居重要位置。宗祠与孝文化紧密联系,反映在宗祠的建立和修缮,宗祠的楹联和宗祠的祭祖活动上。孝,是我国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它一直是我们的祖先极力提倡而推崇。以同宗同族为代表的祠堂文化是获得文化归属感与共享感的直接媒介。传统的祠堂文化,既是权利的网络空间,更是个多维的文化空间。祠堂文化与家庙族府、书院文化、地方庙宇文化等建构起地域性文化的立体形态。广府祠堂不仅是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且与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息息相关。一、广府的祠堂历史悠久从祠堂发展的历史来看,祠堂文化渊源流长,是地方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祠堂文...
· 家谱族谱的功能和作用
家谱族谱的功能和作用分类:姓氏文化来源:2021/01/0614:04【摘要】家谱或族谱,是以血缘亲情为脉络,以姓氏作标记,编就的特殊史笈资料,是姓氏的生命史。它记录本氏族起源、发展、繁衍、变迁的过程,是氏族最珍贵的文化瑰宝。据史书记载,中国汉人使用过的姓氏有13000多个,经过合、并、灭、弃,至今仍在延用的有4000个左右。一个经历几千年的姓氏,经过朝代更换、战乱、杀戮等人为劫难和疾病、瘟疫、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人类大量死亡,加之被别姓兼并,避乱弃姓等等,能够遗留下来,十分不易,能够繁衍成大姓,更是奇迹。每个姓氏,要寻找它的起源、发展和传承的轨迹,只能从寻找家谱入手,因此,家谱,历来被当作是血缘延续的载体和依据。家谱或族谱,记录一个氏族产生、发展和变迁,在时间上,是纵向的,是经线。每个姓氏的人分布在天南地北,按血脉又衍生出千枝万叶,在空间上,是横向的,是纬线,经线经常交织,形成一...
· 家谱族谱的功能和作用
家谱族谱的功能和作用分类:姓氏文化来源:2020/12/3009:59【摘要】家谱或族谱,是以血缘亲情为脉络,以姓氏作标记,编就的特殊史笈资料,是姓氏的生命史。它记录本氏族起源、发展、繁衍、变迁的过程,是氏族最珍贵的文化瑰宝。据史书记载,中国汉人使用过的姓氏有13000多个,经过合、并、灭、弃,至今仍在延用的有4000个左右。一个经历几千年的姓氏,经过朝代更换、战乱、杀戮等人为劫难和疾病、瘟疫、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人类大量死亡,加之被别姓兼并,避乱弃姓等等,能够遗留下来,十分不易,能够繁衍成大姓,更是奇迹。每个姓氏,要寻找它的起源、发展和传承的轨迹,只能从寻找家谱入手,因此,家谱,历来被当作是血缘延续的载体和依据。家谱或族谱,记录一个氏族产生、发展和变迁,在时间上,是纵向的,是经线。每个姓氏的人分布在天南地北,按血脉又衍生出千枝万叶,在空间上,是横向的,是纬线,经线经常交织,形成一...
· 姓氏文化和家谱,族谱的时事意义
种类繁多的姓氏,丰富多彩的家谱,是我国悠久历史的一份重要文献。究其现实意义,学者从学术的角度来论证,政府从是否有利于社会管理、是否能推动经济发展的层面来阐述,社会团体、普通民众、特别是华侨,说起探讨姓氏和家谱文化的意义,那可就大了去啦!从他们“认祖归宗”的劲头,大办盛会、大把花钱的行动上,足以诠释姓氏和家谱文化的意义。笔者仅从四个方面浅述。1、有利于追本溯源中国人大多都有姓氏,初次交往,总要先问:“您贵姓”。特别在外地,如是同姓,马上就亲近了许多,认为“五百年前是一家”,“都是大槐树底下走出来的”。其实不然,一个大姓可能有上百个来源,比如中国大姓之一的“李”姓。只有通过对姓氏和家谱的进一步研究,追本溯源,修书续谱,连支连宗,才能明血缘。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从基因的类型分布就可以直接追溯到家族的父系起源,而通过后代基因分析,也可以找出共同点,推出祖先的基因。姓氏及家谱的记载,恰恰可为基因追根溯...
· 族谱、家谱文化的传承有哪些重要意义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多,寻根问祖之风越来越盛,海内外同胞回乡祭祖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水有源,树有根,落叶要归根。”正是这种对祖根的依恋,对血脉亲情的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激发着海内外同胞寻根问祖的热情。家谱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而随着时代不断变迁,家谱的形式和作用也在不断变化。族谱、家谱文化的传承有哪些重要意义宋代的家谱主要功能在于:德育、教育;明代,家谱进入完善期,家谱功能逐渐转化为教育、伦理功能,宣扬和实践“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伦理思想;明清讲究孝治天下,家谱也是注重尊祖、敬宗等德化功能。辨亲疏、明昭穆从家谱的历史渊源可以看出其最原始的功能就是明辨祖宗世系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人们有着把自己祖宗的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后人的习惯,这就是谱,只要有了谱书,凡与族人有关的人和事,谱上都有记载。一部完整的家谱,都记载着姓氏渊源、始祖源流、支派迁徙、世系繁衍、人口变迁等最基本的内容。通过修谱、...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