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是血缘的传承:为何南方祠堂遍地,北方却所剩无几?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有着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而祭祀祖宗更是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特别是中国奉行儒家学说,因此使得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十分深刻,往往一个村落中就生活着一个姓氏家族或者多个家族,人们大多都会经历祠堂祭祀祖先。
中国祠堂是血缘的一种传承,那为何在却呈现出:南方祠堂遍地,北方却所剩无几的差异?
祠堂有很多种用途,主要就是祭祀祖先,此外还用来做各房子孙办理婚、丧、寿、喜等的场所。值得注意的是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常在祠堂进行。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北方,特别是黄河流域,是受到儒家文化影响最深的地区,祠堂作为儒家文化的典型产物,重视血缘传承的中国祠堂为何却在北方所剩无几?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01经济差距
现如今存在的祠堂,大多是明清时期建成的,靠着后世子孙不断修缮。而中国的经济重心,从南宋之后就开始由北方迁往南方,所以南方的经济实力一般来说比北方要好。祠堂的修缮本身就对应着家族的实力,和显然这一点南方占据很大的优势。试想,若在日常温饱都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哪来的钱去修缮宗祠?当然,祠堂是一种精神符号,北方穷南方富也只是相对而言,并不能一概而论。
02北方战乱频发
从古至今,北方相比较于南方来说,天灾人祸较多,黄河不定期泛滥,使得北方人口一直都不稳定,因此很多北方人选择举家迁徙。再加上北方战乱频发,战乱造成的人口损伤和饥荒,使得北方人很难几代或十几代安稳的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如此一来祠堂在北方当然很难立得住脚。
03北方祠堂被拆毁废弃
众所周知,在一段时期,北方地区的祠堂基本都被拆毁,祖宗牌位和家谱也都未能幸免,导致北方已难见祠堂,不知祠堂为何、作何之用者比比皆是。但是像南方浙江、江西、安徽、广东、福建等较为重视传统的地区则有了较多的祠堂得以保存。
当然,人始终是组成祠堂的重要部分,一旦失去这个重要因素,祠堂自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各位看官认为为何“北方祠堂所剩无几,南方祠堂遍地都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