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黄庭坚,万载留诗念慈母
北宋大文学家、大诗人、大书法家、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之宗师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北宋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来、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成为矗立于北宋诗坛的两座高峰,并一直影响到晚清。黄庭坚一生以“孝友忠信”为根本,抒写亲情和友情,且十分重情重谊。在他大量的诗赋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得到了体现,尤其是对母亲的情感十分深挚。
世人常说忠孝不能两全,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读书升学费去父母多少心血……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黄庭坚是个十足的孝子,可无奈在外为官,只能将对母亲的思念,轻轻的收藏在心中。宋元祐二年,刚刚提拔为起居舍人的黄庭坚,却接到了母亲病重的消息。至情至孝的黄庭坚将母亲接到了自己家中,尽心尽力的照顾着病重的母亲。常常衣不解带,甚至是亲自刷洗母亲的便桶。
黄庭坚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对于自己的母亲,他的心中充满了敬佩与感激。百善孝为先,他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时刻不忘母亲的教诲,在仕途上艰难的挣扎着。而今,那个印象中始终貌美如花的母亲,如今却已经卧病在床,满头白发。
岁月无情啊,弱小的人们终究还是抵不住时光的消磨。母亲还是留下黄庭坚一人在这世间孑孓前行。永远的阴阳两隔,不舍之情在心中久久回荡。黄庭坚的心情已经跌到了谷底,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黄庭坚出生在一个诗人家庭,其父黄庶是当时专学杜甫的诗人。在黄庭坚14岁时,其父不幸逝世,家庭生活十分艰苦。母亲谢氏含辛茹苦地把黄庭坚抚养成人,故而黄庭坚对母亲十分孝敬,母子感情特别深。23岁那年,黄庭坚考中进士要外出赴任,写了一首《光山道中》。其中“出门捧檄羞闲友,归寿吾亲喜自知”两句,流露出了黄庭坚不愿远离母亲去外地做官的真情实感,表现了对骨肉亲情的依恋。元丰三年,黄庭坚在赴太和县令任上时,因吃莲子而睹物思亲,从莲子想到了母亲的慈爱,激情中写下了《赣上食莲有感》:“莲实大如指,分甘念母慈”。诗中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之情,字里行间透露出黄庭坚的一片至诚至真的孝心,纯真之至,亲情绵绵。
崇宁元年(1102年),黄庭坚在德州任职期间,为探望在萍乡当县令的哥哥黄大临,他航荆江,过洞庭,涉修水,途经万载,宿逍遥观广慧寺(今江西万载三兴乡境内),流连数日。一天傍晚,他独步庭院,望月儿初升,感寒气袭人,微风轻拂中,顿觉无比的清静。触景生情,想到自己颠沛流离,未能侍奉慈母,甚感内疚,怀着忧伤的心情,写下了《宿万载广慧寺》七律一首:鸦啼残照下层城,僧舍初寒夜气清。风乱竹枝垂地影,霜于桐叶落阶声。不遑将此伤今日,无以为家笑此生。都下苦无书信到,数行归雁月边横。
诗中对啼鸦、寒夜、竹影、落叶等景物的委婉描写,感慨殊深;加之对思母、离家、书信、归雁等情感的着意刻划,以景柔情。整首诗情景交融,十分亲切。特别是“不遑将此伤今日,无以为家笑此生”两句,是很真实的恩情的自然流露,以及那种未能对母亲尽其孝道的自责,倍感真切。读后,谁能不为诗人对慈母的思念而感慨不已呢!其母晚年病重,黄庭坚亲自熬药喂药,通宵达旦服侍。母亲病故后,他曾服丧三年不仕,又筑“永思堂”庐于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