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华杨氏几千年的迁移史,看看杨氏先祖从哪里来!

2018-03-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479
转发:0
评论:0
中华杨氏几千年的迁移史,看看杨氏先祖从哪里来!,     杨姓的发源地,是在今山西省境内,后为晋所灭,其子孙因避乱,远在春秋战国

         杨姓的发源地,是在今山西省境内,后为晋所灭,其子孙因避乱,远在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时期就有个别杨姓人士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省境内,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

 

         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杨姓总人口约有427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是杨姓第一大省。

 

秦汉之际

 

         至秦汉之际,有的迁居河内,有的迁居冯翊(今陕西大荔)。杨姓为晋所灭后,便向西发展繁衍,其先迁入陕西,后迁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一带,而后繁衍至今河南境。

 

         至汉时杨姓已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杨姓入川也于此时,多由湖北、陕西迁去。早在春秋战国之时,已有杨氏族人迁入江汉地区(今湖北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迫使他们再向东南迁至江西。与此同时,又有杨氏族人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晋、唐时期

 

         晋、唐这一时期,是杨姓在南北方繁衍的重要时期,由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和唐玄宗时的“安史之乱”,及宋代的“靖康之乱”,中原社会动荡,许多杨姓子孙为了避乱,大举南迁,其中以福建为迁播中心。隋唐后便逐步向今河北、山东、内蒙、安徽、湖南、浙东、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发展。

 

宋代

 

         至宋代起,杨姓已广布江南广大地区。南宋初有大商人杨垢,随康王南渡,自河南定居宝山白沙,“潜心经商,诚一无伪,商民共信,聚集成市”。宋末,杨荣从上虞迁至上海;另支杨氏,与钟王李三姓被流配到奉贤滨海地区;元代,渤海滨州人杨乘、嘉靖进士杨道亨的先人,相继自杭州和河南迁入青浦;元末,钱塘杨璃迁南汇下沙;著名诗人诸暨杨维桢避乱华亭天马山。

 

明代

 

         明代洪武初年,人们称之为“洪武落业”。据志书记载,在元末明初朱洪武“血洗湖南”的战争中,湖南土著居民遭受了空前浩劫,特别是长沙、岳阳、常德、益阳、湘潭等地区成为一片废墟。朱元璋建国后,为了复苏湖南,采取了“江西填湖广”的政策,因而大批的江西(包括浙江)杨姓宗族,迁往湖广地区。

 

总之

 

         总之,杨姓族人在隋唐以前,除集中于今河南、陕西、山西三省外,还有以甘肃天水为中心的一线,以湖南、江西为中心的一线,直至遍及全国各地。

 

海外杨氏

 

 

移居海外

         杨姓向海外比较大范围的移民,是在元末以后,尤其是在明代郑和下西洋以后,这是中国南部特别是福建、浙江、广东等省的杨姓人向海外迁移的发轫时期。主要是为了避免天灾人祸而向海外谋生的。移居的主要地区是在今天东南亚一带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孟加拉、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

 

         在鸦片战争以后直到 20世纪初叶,或因政治避难,或为追求西方科技,或为寻找革命真理,杨姓人迁居的主要地区则面向西方欧美一带,这也是杨姓人飘洋过海的第二个重要时期。

 

马来西亚沙巴州杨氏

         这是杨姓人足迹踏遍东南亚的第一步。据史料记载,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的浙江绍兴人杨云川,曾随军渡海去北婆罗洲,即今马来西亚沙巴州。云川在此长期羁留,而与当地鲁顺族酋长女儿相爱而结婚。公主后因云川遇难而为夫跳海殉节,留下了“寡妇山”这一游览胜地。而后有原籍福建漳州长泰人杨原抄(1858—1925年),于1877年只身南渡,抵达新加坡,寄宿同乡宗亲会馆中,后又移居今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经过艰苦努力,创建立古晋市,成为当地著名的实业家和华侨领袖。目前这里已建立了沙捞越古晋董杨宗亲会。如今马来西亚杨氏最活跃的要数沙捞越第三、六、七省的董杨宗亲会,他们的总顾问是拿督阿玛杨国斯。这个宗亲会成立于1971年,包括沙捞越的民丹莪、泗里街、加帛、加拿逸和诗巫等5个地区的杨姓,其次还有美里杨氏公会和雪龙杨氏公会。

 

孟加拉杨氏

         清乾隆四十五年至四十八年间(1780—1783年),杨姓人杨阿秋去印度经商,在孟加拉胡格里河畔定居下来,并吸引、接纳中国的侨民,在当时的印度加尔各答建立了“中国城”,从而在印度和孟加拉繁衍生息。

 

缅甸仰光杨氏

         始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至今已146年了。他们为谋团结、敦亲谊,于清光绪元年 (1875年)在仰光建立了“四知总堂”。嗣后,1922年旅缅侨领杨昭固,又倡议新建植德堂于仰光海滨街三若开恒头,门牌 75—76号第三、四楼,1925年冬落成。当时“四知总堂”的会址系租赁,岁时莅止、春秋祭祀,咸感局促。1957年由几位正副理事长倡议筹建会所,推举杨唐豪为建委会主任,着手劝募基金,幸得诸族亲热烈支持,踊跃捐献,数月之间,巨款立就。1958年购地于仰光海域街门牌400号,第二年己亥冬兴工,越三年辛丑告竣。内部雕刻布置,历时经岁,至1962年12月举行落成庆典。目前已在全缅各重镇、市区筹设分堂,宗旨是联系宗亲、加强团结,尽力推行族亲福利,并协助贫穷子弟就学或介绍职业。

 

菲律宾杨氏

         杨姓人已散布在菲律宾全国各地区。宗亲总会成立于 1950年3月19日,会址设在马尼拉市,下面还有礼智三描分会(礼智市)、宿务分会(宿务市)、三宝颜分会(三宝颜市)、纳卯分会(纳卯市)、班乃西黑人省分会(怡郎市)和美骨区分会及五宝杨氏家族会等。这里的杨姓人大都来自中国福建的泉州市、厦门市及其附近的晋江、金门、同安、安溪等县。

 

新加坡杨氏

         新加坡有70%以上的华侨,其中杨姓人占了较大的比重。他们最初去新加坡的具体时间虽然难以考证,但据记载,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在这里就成立了槟城杨氏植德堂公司。嗣后又在这里建立了新加坡杨氏总会及新加坡潮安仙乐杨氏互助社、星洲湖峰社杨氏公会、槟城杨氏公会和新加坡潮州弘农杨氏公会等宗亲会组织。

 

泰国杨氏

         居住在泰国的杨姓人也不少,他们在这里建立了泰国杨氏宗亲总会。

 

印度尼西亚杨氏

         居住在印尼的杨姓人建立了印尼杨氏宗亲总会和印尼万隆佛昙杨氏联谊会。后者为以伯侨公为大始祖,直系传下第59世的世隆公,开基于福建漳浦县佛昙镇衍派的子孙居住于万隆市者所组成,会员800余户,达5000余众。还有印尼坤旬杨氏弘农世家,这一家曾于1994年8月组团回河南开封寻根访祖,并参加了新建天波杨府的剪彩活动。

 

欧美澳杨氏

         20世纪以来,杨姓子孙在留学或经商的过程中,侨居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的杨氏。这些人在贸易、科学、艺术、工程、政治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许多人都成了各界精英。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师学院院士的杨祖祐,当年即被布什总统任命为总统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杨彼德被布什总统任命为全国图书馆及资料委员会委员;生物学家杨祥发获“沃尔夫农业奖”。美国设有董杨宗亲联谊会,加拿大设有董杨宗亲筹备委员会,大洋洲的新西兰也有杨氏宗亲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开闽王氏先祖与杨氏先祖的渊源
杨安,光州固始人,“开闽三王”随军郎中。入闽后定居南安高田。其子杨肃随父习医,精岐黄,远近闻名。审知公夫人病疮,遣使往聘。以夫人不面诊,系线察疮,治之立愈。唐昭宗光启元年,杨安公携儿孙家人随王潮公的军队离开故乡河南固始南下,临走时让次子杨肃把家中的草药捆扎打包,全部带上,以防军队不时之需。义军南下时正值严冬,既要行军,又要打仗,天寒地冻,北风呼啸,不少军士由于劳累和受寒病倒了。杨安忙着诊治看病,杨肃向父亲提议:眼下天气寒冷,应该叫大家烧生姜红糖水御寒。杨安点点头,他为儿子及时提出防寒建议而高兴,马上向王潮公建议。于是,军中各队和百姓派专人烧生姜红糖水饮服,受风寒病倒的人渐渐减少了。进入福建地界正值盛暑,烈日当空,地面热得冒烟,不时有人晕倒在地、不醒人事。杨安赶去切脉,知道是中暑,便叫杨肃和家童随地拔了香薷、车前草煎喝。病人饮后慢慢清醒过来,连服数次,才渐渐康复。中暑的人越来越多。杨肃向父亲...
· 杨氏宗亲快来看看,我们杨氏大才女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兰德(英)作杨绛译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人活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不是虚生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灵魂既然不死,就和灵魂自称的“我”,还在一处呢。——杨绛《走在人生边上》杨绛(1911。7—2016。5),寿105岁。本名季康,江苏无锡生人。中国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1928年入东吴大学文理学院政治系就读,1932年初,东吴大学因停课,杨绛遂至燕京大学借读。到达北平后,她与钱锺书相识。1935年,二人在苏州举行结婚仪式。随后,钱锺书考取留学奖学金,杨绛随丈夫一同赴英法游学,在留学期间育有一女。1938年,杨绛与钱锺书及女儿回国,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出版多种著作。1...
· 杨氏变迁史
一、清初后裔明朝末年,武威杨氏杨税一支,传至七世,有据可查之人有四位,分别是杨道显、杨道焕、杨道兴、杨道昌。其中杨道显于崇祯元年(1628年)世袭凉州指挥,崇祯十七年(1644年)“死尽节”,其子孙估计或隐姓埋名,或远走他乡,再无记载。而杨道焕、杨道兴、杨道昌及其后裔在王城堡务农。而杨胜一支,其八世祖杨嘉谟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去世后,其子杨光烈应袭指挥,任中军守备,杨光国任三岔堡守备,杨光裕亦任守备,其弟杨嘉臣加升守备。此后,后裔不知流落何处,再无记载。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九月初六日,杨氏后裔杨宗义、杨汝弘等与外人订立了一份《立卖泉文约》,在契约的旁批中有一句话很是耐人寻味,估计与杨道显或者杨嘉谟后裔有关。这句话是:“先祖人等,居住何处地方,不能知晓。后次细心访查同宗世辈,大有益也。”言外之意是说杨氏后人经过细致寻访,已经打探到杨道显或者杨嘉谟后裔居住的消息,但不能明说,只能以...
· 杨氏
生平杨氏姿色娇艳,风骚淫荡,在出嫁前就与杨国忠通奸,后来嫁给裴氏为妻,但婚后仍不安份,不久杨氏生下儿子裴徽,后来杨氏又生下女儿裴氏。杨氏丈夫死后,杨贵妃请求玄宗接三姐入京相见,后封为虢国夫人,生活奢侈挥霍,收受贿赂,权倾天下,浊乱朝政。《新唐书》载她与堂兄杨国忠私通,淫乱不止,且放荡不羁,与唐玄宗眉来眼去,暗中偷情,为外人所知,不以为耻。杨贵妃得宠于唐玄宗以后,唐玄宗将虢国夫人和杨贵妃的两个姐姐一起迎入京师。唐玄宗称杨贵妃的三个姐姐为皇姨,并赐以住宅,天宝初年分封她们三人为国夫人,分别为虢国夫人、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时在天宝七载(748年)冬十一月庚午。当时,三夫人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朝野,公主以下皆持礼相待。建平公主和信成公主以与妃家忤,至追内封物,驸马都尉独孤明也因此失官。她的儿子裴徽娶唐肃宗之女郜国公主为妻。裴徽之子裴液娶唐代宗之女晋阳公主为妻。她的女儿裴氏则嫁给唐让帝李宪的儿子
· 杨氏
墓志铭家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越公房本出中山相结次子继。生晖,洛州刺史,谥曰简。生河间太守恩,恩生越恭公钧,号越公房。”参考书目《旧唐书》《新唐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