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谱牒中的常用名词解释

2018-03-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535
转发:1
评论:0
谱牒中的常用名词解释,【考】①老。②父亲。后只称亡父曰考。《礼·曲礼》:“生曰父……死曰考。”【妣】①

【考】①老。②父亲。后只称亡父曰考。《礼·曲礼》:“生曰父……死曰考。”


【妣】①祖母或祖母辈以上的女性祖先。②母亲。《尔雅·释亲》:“父为考,母为妣。”后来只用于亡母。《礼·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谥号、谥】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

【昭穆】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用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亲疏和远近。《周礼·春官·小宗伯》:“辨庙祧之昭穆。”后来泛指家族的辈分。晋陶潜《陶渊明集》赠长沙公词序:“长沙公于余同族,祖同出大司马,昭穆既远,以为路人。”

【出嗣、嗣】嗣即继承,接续。出嗣:在封建宗法制度下,把自己的儿子给没有儿子的亲属作过继子。

【承祧】承奉祖庙的祭祀。后亦称嗣子为承祧子。祧:古代称远祖的庙。在封建宗法制度中承继先代,称承祧。

【双承】继承两支的祭祀。

【嗣子、嗣孙】无子者以同辈兄弟之子过继为后人,称“嗣子”。过继孙辈的,称“嗣孙”。

【乏嗣】缺乏承继人。

【止】一般指已婚无后代(儿子)即去世。

【早卒】早年去世。

【流寓】寄居他乡。

【适辽】至辽宁,泛指到我国东北地区。

【配】元配。初娶的妻子,也称“嫡妻”。继配。元配亡故后,继娶之妻。

【嫡、庶】“嫡”与“庶”相对,“嫡”在封建宗法制度中指正妻;“庶”指妾,又称副室、偏房。

【守节】在封建社会中,妇女在丈夫死后,立志不嫁,直到老死就是守节的行为,这样的妇女称为“节妇”。

【契】古代把合同、总账、案卷、具结都称作契,后单称买卖的文卷为契。

【契约】双方或多方同意订立的条款、文书。

【司厅】即驿丞。明清时,各州县设驿站之地,均设驿丞。掌管驿站中仪仗、车马、迎送之事。

【翰林院】官署名,唐初置翰林,为内廷供奉之官,本以文学备顾问,得参谋议,其时医、卜、伎、术、方士僧道,皆得待诏翰林,非尽文学之士。玄宗开元初始置翰林院,以张九龄、张说、陆坚等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司起草诏书及应承皇帝的各种文字。开元二十六年改翰林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专掌内制。宋设翰林学士院,职掌在内朝起草诏旨。此外在内侍省下设翰林院,总天文、书艺、图画、医官四局。明将著作、修史、图书等事务并归翰林院,成为外朝官署。清沿明制,翰林院掌编修国史及草拟制诰等,其长官为掌院学士,满、汉各一人,由大学士、尚书中特派,所属职官有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无定员。

 

【国子监】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设六堂,分别为: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是贡生、监生们的教室;国子监设祭酒、司业以及学正、助教、主教、主事、收掌、对读等学官,品秩为从正四品到九品。

【内三院(内翰林)】清官署名,天聪十年,置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各设大学士一人。内弘文院掌注释历代行事善恶、进讲。合称内三院,康熙九年改为内阁。

【处士】古时称德才兼备而不为官的人士。

【伯仲叔季】兄弟排行。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封赠】封建时代施恩臣下,实行封赠之制。即将文武官员的官爵、有关名号授予其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及本人妻室的制度。存者称“封”,殁者称“赠”。一品高官可封赠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连同妻室共四代。以下有两代、一代,品位低流官只封赠妻室而不追及上代。

【诰命】在明清之际,对文武官员及其先代、妻室授予爵位、名号时,皇帝命令有“诰命”与“敕命”之分。五品(含五品)以上授诰命,而针对官员本身的叫“诰授”,针对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时,存者叫“诰封”,殁者叫“诰赠”;六品以下授敕命,称“敕授”、“敕封”、“敕赠”。

【例授】循例授官。清制封典,朝廷按照定例授予官爵:授予本人者为“例授”;因推恩而授给本人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之存者为“例封”,其殁者为“例赠”。

【貤封】清制,官员以自身所受的封爵名号呈请朝廷移授给亲族尊长(远祖、伯叔或外祖父母等)称为“貤封”、“貤赠”。

【议叙】清制,吏部考核官吏后,对成绩优良者加级或纪录,以示奖励,称“议叙”。功多者加倍议赐奖励称“优叙”。又由保举而任用的官员亦称“议叙”,如议叙知县等。

【承荫】明清时,凭借上代的余荫而授的官职叫承荫。

【恩荣】由皇帝批准下旨,赐与荣典,予以褒奖,为“恩荣”。清中期以后,冠以恩荣的官秩,多由朝廷筹饷特许而捐纳取得的品级。

【拣选】各省若因本省人员不敷差遣,可要求于候补人员中挑选相宜者委用,经吏部奏请后,由特派大臣负责拣选。

【署理】是指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的意思。

【庠生】明、清时,府、州、县学的生员为庠生。

【廪生】明洪武二年,朝廷令府、州、县皆置学,府学生员四十人,州、县以次减十,人月给廪米六斗。后来名额增多,食廪者谓之廪膳生员,省称廪生;增多者谓之增广生员,省称增生,无廪米;后来名额再增,称附学生员。清沿明制,廪生名额及待遇视州县大小而异,月给廪饩银四两。经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增生可依次升廪生,称补廪,廪生可依次升国子监学生,称岁贡。童生应试,例须觅廪生具保无冒籍、顶替、匿丧等情,称廪保。

【贡生】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太学)肄业,称为贡生。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

【举人】明清专称乡试登第者为举人。

【进士】明清时,举人会试中式,殿试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通称进士,凡列衔皆先书赐进士及第或出身。

【大学士】官名。唐、宋、明、清皆设,职权不一。唐中宗景龙二年,修文馆置大学士四员,宋有昭文馆大学士、集贤殿大学士,以首相、次相分领。明初政归六部,洪武十五年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以备顾问,秩仅五品。其后增设谨身殿大学士。宣宗时,杨士奇、杨荣、杨溥入阁,乃以师保尚书兼大学士,官尊于六卿。清因之,设殿(保和、文华、武英)阁(体仁、文渊、东阁)大学士四人,协办大学士二人,秩皆正一品;赞理机务,表率百僚,遂为宰相之职。

【庶吉士】官名,明洪武初采《尚书·立政》“庶常吉士”之义,置庶吉士,六科及中书皆有之,永乐二年始专隶于翰林院,以进士之擅长文学及书法者任之。清因之,设庶常馆,进士殿试后朝考前列者,得选用为庶吉士。肄业三年期满再经考试,按等第而分别授职,谓之散馆。二甲进士授编修、三甲授检讨,不入选者,内用六部主事,内阁中书;外用知县。

【六科给事中】官名,明初沿前代设给事中,洪武六年开始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设给事中,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稽查驳正六部之违误。每科又设都给事中一人及左右给事中各一人以总司之。给事中衙署即在午门外东西朝房,章奏均必经其手,故权势尤重。与各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同有建言及进谏之责。又合称台垣,台指御史,垣指给事中。清初沿明制,六科设掌印给事中满、汉各一人,给事中满、汉各一人,秩为正五品。雍正元年始并入都察院,职权范围已大为缩小。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撤销六科,仍通设给事中。

 

【光禄大夫】文、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代正一品升授特进光禄大夫,从一品升授光禄大夫;清正一品。

【荣禄大夫】文、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代正一品初授特进荣禄大夫,从一品初授荣禄大夫;清从一品。

【资政大夫】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二品初授资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大夫;清正二品。

【通奉大夫】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从二品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清从二品。

【通议大夫】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三品初授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议大夫;清正三品。

【中大夫】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从三品初授亚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清废。

【中议大夫】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四品加授中议大夫;清从三品。

【中宪大夫】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四品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清正四品。

【朝议大夫】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从四品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议大夫,加授朝请大夫;清从四品。

【奉政大夫】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五品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清正五品。

【奉直大夫】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从五品初授奉训大夫,升授奉直大夫;清从五品。

【承德郎】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六品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清正六品。

【儒林郎】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从六品初授承务郎,儒生出身者升授儒林郎,吏员出身者升授宣德郎;清从六品授儒林郎,吏员出身者授宣德郎。

【文林郎】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吏员出身者授宣议郎;清正七品授文林郎,吏员出身者授宣议郎。

【徵仕郎】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为从七品初授从事郎,升授徵仕郎。清从七品。

【修职郎】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八品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郎;清正八品。

【修职佐郎】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从八品初授迪功佐郎,升授修职佐郎;清从八品。

【登仕郎】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九品初授将士郎,升授登仕郎;清正九品。

【登仕佐郎】文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从九品初授将士佐郎,升授登仕佐郎;清从九品。

 

【骠骑将军】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二品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

【镇国将军】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从二品初授镇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

【昭勇将军】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三品初授昭勇将军,升授昭护将军,加授昭武将军。

【怀远将军】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从三品初授怀远将军,升授定远将军,加授安远将军。

【明威将军】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四品初授明威将军,升授宣威将军,加授广威将军。

【宣武将军】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从四品初授宣武将军,升授显武将军,加授信威将军。

【武德将军】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五品初授武德将军,升授武节将军。

【武略将军】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从五品初授武略将军,升授武毅将军。

【昭信校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正六品初授昭信校尉,升授乘信校尉。

【忠显校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明从六品初授忠显校尉,升授忠武校尉。

【建威将军】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正一品。

【振威将军】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从一品。

【武显将军】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正二品。

【武功将军】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从二品。

【武义都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正三品。

【武翼都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从三品。

【昭武都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正四品。

【宣武都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从四品。

【武德骑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正五品。

【武德佐骑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从五品。

【武略骑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正六品。

【武略佐骑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从六品。

【武信骑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正七品。

【武信佐骑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从七品。

【奋武校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正八品。

【奋武佐校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从八品。

【修武校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正九品。

【修武佐校尉】武职官员的官阶称号。清从九品。

【云骑尉】清代为世爵名。为奖赏作战有功或阵亡将士而授的爵位。

【翰林】翰林,即文翰之林。翰林院是一个带有浓厚学术色彩的官署。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是传统社会中层次最高的士人群体。

【翰林院待诏】明清时,翰林院中置有待诏官职,掌校对章疏文史,官秩从九品。

【主事】明代为各部司等官中最低的一级,官秩正六品。清代沿袭。进士分到各部,先补主事,递升员外郎、郎中。

【署正】在清代,此官职配置于朝廷之神乐署,官秩为正六品。

【典籍】官名。明翰林院及国子监皆有此官,掌文牍及金钱出纳等事务。清内阁置典籍掌章奏文移,国子监置典籍掌书籍碑版。官秩从九品。

【礼部儒士】明清时在礼部设的文笔官员。

【光禄寺署正】光禄寺为掌管宫廷膳食的官署。下设四署,署的主官为署正,官秩从六品。

【鸿胪寺序班】鸿胪寺为掌管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的官署。主官为鸿胪寺卿。序班为鸿胪寺属员,官秩从九品。

【布政司】全称“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为明清省级地方最高行政机构。长官为布政使,官秩为从二品,掌管一省的民政、田赋、户籍。

【布政司理问】布政司设理问所,掌勘核刑名案件。理问所设理问一人,官秩初为正四品,后降为从六品。

【布政司经历】布政使属官,主管出纳文书事,官秩为从六品。

【卫经历】卫设经历司,管理文牍、军民词讼及儒学等。经历司设经历职官一人,官秩从七品。

【攒典】明代称仓库、务、场等处的吏役。

【知府】官名,明清府的行政长官,管辖所属州县。明为正四品。清沿明制,官秩为从四品。

【府同知】官名,府的副职称为同知,官秩为正五品。

【府通判】知府的属官,主管地方治安,官秩为正六品。

【府经历】知府的属官,主管出纳文书事,官秩为正八品。

【府大使】府中管理专项业务的官员,官秩从九品。

【知州】州的行政长官,官秩一般是五品或六品。

【州同知】明代地方各州之副职,官秩从六品。

【州同】清代知州的佐官。属于直隶州的,相当于州同知;属于散州的,则与州判分掌粮务、水利、海防、巡捕诸事,官秩均为从六品。

【州判】清代知州的佐官。属于直隶州的,相当于州同知;属于散州的,则与州同分掌粮务、水利、海防、巡捕诸事,均从七品官。

【学正】学官名。明清时州设学正,掌教诲所属生员。官秩为从六品。

【州吏目】州官的属员,掌理官署内部事务,官秩从九品。

【知县】官名。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称“知县事”,简称知县,官秩为正七品。

【县丞】官名。县之副职,官秩为正八品。

【主簿】官名。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官秩为正九品。

【教谕】学官名。明、清县学均置,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官秩为正八品。

【训导】学官名。明、清于府、州、县学均置训导,辅助教授、学正、教谕教诲生员。官秩为从八品。

【典史】官名,知县下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官秩为从九品。

【吏员】吏员是衙门中操办具体事务的人员,又称典吏。

【都司】明清武官名,官秩正四品。

【守备】明清武官名,官秩正五品。

【镇抚】明代武官名,主管巡察、缉捕,官秩从五品。

【千总】明清武官名,官秩正六品,又分为营千总、卫千总、守御所千总等。

【把总】武官名,明设营的统兵官位次于千总;各地总兵属下军官,位次于守备。

【千户、百户】宋元明卫所掌兵千人的武官名,元置大都督府,管辖三卫三府。卫府都有千户所,有行军千户、屯田千户、守城千户、钦察千户等名称。后千户所改为兵马司。明京卫也有千户所。千户下设多个百户所。

【外委】清代额外的下级武官。外委千总官秩为正八品,外委把总官秩为正九品。

【舰船正管】清代海军武官名,即舰长,由千总充任。

【巡检】明清时,掌管社会治安的武官,官秩为九品。

【土官】“土官”是相对于“流官”而言,土官是封建王朝封赐的少数民族地方官。

【致仕】官吏因年老或有病不能继续任职而辞去官职,这就是古时的“致仕”(退休)制度。

【一品夫人】正、从一品官员妻子的封号。

【夫人】正、从二品官员妻子的封号。

【淑人】正、从三品官员妻子的封号。

【恭人】正、从四品官员妻子的封号。

【宜人】正、从五品官员妻子的封号。

【安人】正、从六品官员妻子的封号。

【孺人】正从七品,正、从八品,正、从九品官员妻子的封号。

【乡饮耆宾】明清制,每岁举行一次,朝廷使州县遴选年高德勋之士绅,头名为耆宾,次之者为介宾,余者为众介宾。以乡饮酒礼誉之,授“乡饮耆宾”等称号。

【寿官】为明清时的一种闲职官员,没有具体的职事,类似现在的荣誉称号,是对高龄老人(一般要超过85岁)的荣典。

【耆儒】指年高的学者。耆:指六十岁以上的人。

【直隶】明朝时期称直接隶属于京师的地区为直隶,有南、北直隶之分。清代设直隶省,行政中心设在保定。明清时,不属府而直属省管辖的州称“直隶州”,属府管辖的州则称“散州”。

【堪舆】堪舆即风水。《淮南子》中有:“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堪即天,舆即地,堪舆学即天地之学。

【天官】以冢宰为天官掌邦政,乃百官之长。唐指吏部长官。

【地官】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攘邦国。主管教化的官,为六卿之一。唐武后曾一度以改户部为地官。

【大司徒】地官,主管教化的官,为六卿之一,《国语》周上,“司徒协旅”,注称掌合师旅之众。汉哀帝元寿二年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时改称司徒,主管教化,为三公之一。清时俗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

【春官】《周礼》以宗伯为春官,掌邦礼。后春官为礼部的别称。

【夏官】夏官以大司马(兵部尚书)掌邦(军)政。

【秋官】主刑,大司寇(刑部尚书)。

【冬官】大司空为冬官,掌管工程制作,后也以冬官为工部的通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谱牒名词解释
谱牒名词解释.谱牒名词解释湖南洞口米久伙在我们查阅族谱过程中,会经常碰到一些字、词而不知道它的含义,无法理解族谱的真正含意,现在,本人将其辑于此并释其意,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粤东:粤,是句首语或句中语,在米氏族谱中]有特别的含义,东,指山东。在清以前的手抄族谱中,均缦只东一词,所以粤不是指广东。南宫世泽:大家知道米芾曾任职南宫职位,后人以南宫世泽作为标置,惟雅公后裔也以南宫世泽来标榜,所以家谱中写南宫世泽不一定都是米芾后人。公主:指皇帝的女儿。长公主:指皇帝的姐妹。大长公主:指皇帝的姑姑。格格:满语,小姐的意思。谱中有为镇国公、辅国公的女儿,封乡君。固伦格格:皇帝的女儿,封公主。和硕格格:亲王的女儿,封郡主。多罗格格:贝勒爷的女儿,封郡君。固山格格:郡王的女儿,封县主。校、序、庠、学:通指学校。从古至今,学校的名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呼。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春秋为学,如西学,左学,春...
· 家谱文化丨族谱中14个常见名词解释
1、出嗣:过继为他人后代,与来绍相对应。2、寿官:明朝和清朝出现的一种官名,这是个虚职,又是一种荣誉。奖励"德行着闻,为乡里所敬服者",只有官服官帽、没有爵位。受赐年龄最初为百岁,到万历以后䧏为七十岁。只有在思诏颁布时才得以赐给,整个明朝三百多年里仅授过十九次。十世祖喜新公曾被恩授七品寿官。3、兼祧:一人同时继承两家宗祧,兼祧人不脱离原来家庭的裔系,兼做所继承家庭的嗣子。4、昭穆:是指古代宗法制度对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规则、次序。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之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始祖之右方,标穆。昭穆无考是指查不清楚辈次琲列。5、处士:古代称有徳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读书人。十一世祖掦清公和十四世袓鸣琴公称处士。6、修职郎:文阶官名,分大夫、郎、佐郎三种,大夫为五品以上官员,郎为正六品至正八品官员,佐郎为从八品以上官员。俢职郎为正八品文官的散阶,相当于现代的"享受正科级待遇"。7、...
· 族谱里面的名词解释
族谱里面,常见“世系”“嗣子”“邑庠生”“太学生”“楚南”“江右”“湘右”“价接”“登仕郎”等等名词,这些都是读老谱所必须搞清楚的名词,下面是一些常见名词的解释,供参考:家谱:家乃共同生活眷属的固定场所,谱是根据事物的类型或系统编成的表、书或画成的图。家谱即为明血统,防乱宗,记载家族与世系以及重要人物事迹等内容方面的书。家族:有血缘关系的族人所形成的家庭组织。世系:也叫派系。是家族世代相承的系统,用图表形式反映这种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便叫世(派)系图或世(派)系表。祖籍:祖宗的出生地。祖宗指一个家族的前辈,多指较早的。族训:俗称家教,是登载于《族谱》的训导内容,包括修身、齐家、守法等方面,教导众宗亲做人行事的道理。族规:就是登载于《族谱》约束族人言行的规则,违犯了本族内即可以处罚,俗称家法。祠堂:又称家庙,是同一支人祭祀祖先的地方。昭穆:俗称字辈、排行、辈份表、班行诗,记载族人辈份排行,区...
· 常用的新婚对联
上联:当门花并蒂下联:迎户树交柯上联:东风入户下联:喜气盈门上联:欣然开笑口下联:相聚叙衷情上联:三杯淡酒酬宾客下联:一席粗肴宴懿亲上联:客溢篷门家有幸下联:席陈淡酒主怀惭上联:几杯淡酒难称宴下联:一意留宾莫说归上联:陋室摆筵酬厚意下联:嘉宾上座叙欢情上联:节值仲冬迎淑女下联:时逢吉日款良朋上联:青梅酒熟凭君醉下联:红烛春浓任客谈上联:后话慢谈留客住下联:复邀相聚叙亲情上联:后槽关马留佳客下联:门第惭蜗宴上宾上联:光前振起家声远下联:裕后遗留世泽长上联:乔木千枝思已本下联:长江成派溯清源上联:祖功宗德流芳远下联:子孝孙贤世泽长上联:燕翼贻谋承后裔下联:凤毛齐美耀前人上联:新人同饮芳香酒下联:情侣共绘幸福图上联:鸳鸯香溢芙蓉帐下联:龙凤烛辉锦绣床上联:满座高朋斟鲁酒下联:一堂喜气贺新婚上联:喜今朝银河初渡下联:庆来年玉树生枝上联:旭日祥云宝帐暖下联:和风甘雨满堂春上联:宝帐传来同心语下联:花...
· 赖国在谱牒与传说中永生
在“正史”中,赖国的背影模糊不清,这也是引发中国学界“赖”、“厉”难分,甚至将“赖”、厉”两国误释一国的原因.但是,如果把一个诘问抛给唯从“正史”与其注释的中国学界与主张把“赖”、厉”两国释为一国的史家,他们恐怕也很难自圆“正史”与其注释之说――“赖”、“厉”两姓皆言因国而氏,但“赖”、“厉”两姓分得清楚,向来不称“赖”、“厉”为一家亲,倒是赖、罗、傅三姓,言称自己同宗同源.“礼失而存之于野”,也存于谱牒与传说中――如是,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千年教诲,中国学界是否也该侧耳聆听一下呢?在赖氏谱牒中,欧阳修为《赖氏族谱》所序《赖氏族谱文》,声誉卓著.《赖氏族谱文》云:“族有谱牒,则人知所出;知所出,则知尊其祖;知尊其祖,则知爱身;知爱其身,慎行修身,自不容而不谨,非徒以昭姓氏,序昭穆,别亲疏同异而已也……汝玉公为明德乡望云,一日持其谱帙造吾门,请序于余.余按赖氏先世春秋时有赖国,历传一十四世为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