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90岁老人用7400多个姓作诗378首 74岁上网打字

2018-02-0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72
转发:0
评论:0
90岁老人用7400多个姓作诗378首74岁上网打字,     河北沧州黄骅市官庄乡官庄村有一位90岁的老人刘玉煊,眼不花,耳不聋,记

         河北沧州黄骅市官庄乡官庄村有一位90岁的老人刘玉煊,眼不花,耳不聋,记忆力好,思维敏捷。老人74岁上网打字练五笔,20天学成;84岁开始编村志,4年编成十几万字的《官庄村志》。最令人称奇的是,老人从小喜欢研究古文诗书和姓氏,谈古论今出口成章,居然还用积累的近8000个单字姓编出了378首打油诗。

  “勤俭二字,传家密宝;屏弃不用,贫困乞讨。”“人恩于我,不可忘记;我恩于人,不能挂齿。”“为学之道,抢时夺秒;大挖潜力,肯听教导。”“开国英烈,弃头洒血;为民树勋,悼之痛厥。”“郊外游春,纵情寻芳;江山辽阔,空气也香。”

  刘玉煊老人编写的姓氏诗歌,不仅合辙押韵,意境优美,而且寓意深刻,启发后人。这些打油诗全是四言小诗,题材广泛,各具内涵,有对伟大祖国山川壮美的赞叹,有对古今中外先贤的缅怀思念,有对为国为民捐躯的英烈们的无限伤感,有对后生寄予的美好希望,还有描述历史事件、为人处世、勉励后人的。

  据刘玉煊老人介绍,这些打油诗用五年时间编写而成,分为七个篇章,分别是耕读篇、疆域篇、政治篇、劝善篇、人事篇、其他篇和无韵篇,而且每个篇章都有目录,目录都是用四字词语概括。兴修水利、庶子勤学、农业丰登、攒钱教子,这些就是耕读篇中的目录题目。

  平日里有许多人沉迷搓麻将,刘玉煊有感而发,编了一首小诗:“麻将博具,令人神伤;戳民锐志,利于刀枪。”老人说,把姓氏编成既押韵又有寓意的诗是最难的,也正因如此,他创作的热情愈加强烈。老人说:“有时接触一些外地人,有姓‘绳’‘谈’‘覃(tan、qin多音字姓,两个不同宗的氏族一族读tan音,一族读qin音)’的,一听我便觉得眼前一亮,总是一个不落地记下来。”

  刘玉煊和姓氏结缘是从9岁开始的。当时上学学《百家姓》,他就能流利地背下来;后来参加了工作,就把小时候背的《百家姓》里没有的姓氏用笔记下,再查《辞源》等书籍寻找答案。他经常翻看《康熙字典》《四角号码词典》《辞源》《辞海》等工具书,同时还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副研究员冯宝麟处借来《贵姓何来》等书翻阅、记录、研究。为了积累更多姓氏方面的知识,2001年,刘玉煊老人还买来了电脑,学会了用五笔打字和上网,在网上查询《中华古今姓氏大词典》。

  “根据电脑上的资料显示,我国人民的姓氏(包括三字、四字姓)近24000个,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姓氏特别多。怎么让这些姓氏变得熟悉又好记,退休后我便开始琢磨,把姓氏编成了小诗,不仅容易记住,还特别有意思。”刘玉煊老人笑着说:“5年编了378首,集合成《姓林》一书。”

  如今,刘宝煊老人记录下来的姓氏有8000多个,但在电脑上只能打出7400多个,还有800来字打不出来,因为电脑字库里没有。老人希望能求助有关部门,把这些生僻字打出来,也希望文化部门能帮助审核一下,看看自己编的这些打油诗在寓意上有没有禁不住推敲的地方。

  刘玉煊老人教了一辈子的书。问起老人的创作感想,他笑呵呵地说:“人活到老就要学到老,时刻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大脑。编纂《姓林》算不上有啥成就,但编制的过程很快乐,也很有意义。”(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万珍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鞍山一老人收集姓氏6700多个自编《千家姓》
新华网沈阳4月17日电(记者王炳坤陈光明)“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百家姓》中的姓氏,只是中国人所有姓氏中的一部分。辽宁省鞍山市老人程惠德退休17年来,热心收集《百家姓》中没有的姓氏,目前在其自编的《千家姓》中,收录特殊姓氏6781个。今年77岁的程惠德是鞍钢一名退休工人,近日记者见到了程惠德整理的《千家姓》,包括前言、姓氏排列和图腾注释3部分,目前已收集《百家姓》中没有的姓氏6781个。程惠德说,中国姓氏文化博大精深,现用姓大约有3000多个,许多姓氏已发生变异,而且衍生出新的姓氏来,很多人在《百家姓》里面根本找不到自己的姓氏。说起收集爱好,源于17年前的猜字谜游戏。有一次他猜谜后得知谜底是个很生僻的字,他就顺手查了一下字典,发现这个字竟然还是个很少见的姓氏。以后他就开始收集姓氏,每当在报纸杂志上发现罕见的姓氏,就会记录下来,并把报纸杂志保存起来,作为收集到这个姓氏的...
· 鞍山一老人收集姓氏6700多个自编《千家姓》
新华网沈阳4月17日电(记者王炳坤陈光明)“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百家姓》中的姓氏,只是中国人所有姓氏中的一部分。辽宁省鞍山市老人程惠德退休17年来,热心收集《百家姓》中没有的姓氏,目前在其自编的《千家姓》中,收录特殊姓氏6781个。今年77岁的程惠德是鞍钢一名退休工人,近日记者见到了程惠德整理的《千家姓》,包括前言、姓氏排列和图腾注释3部分,目前已收集《百家姓》中没有的姓氏6781个。程惠德说,中国姓氏文化博大精深,现用姓大约有3000多个,许多姓氏已发生变异,而且衍生出新的姓氏来,很多人在《百家姓》里面根本找不到自己的姓氏。说起收集爱好,源于17年前的猜字谜游戏。有一次他猜谜后得知谜底是个很生僻的字,他就顺手查了一下字典,发现这个字竟然还是个很少见的姓氏。以后他就开始收集姓氏,每当在报纸杂志上发现罕见的姓氏,就会记录下来,并把报纸杂志保存起来,作为收集到这个姓氏的...
· 古稀老人出版《千家姓》收集1800多个姓氏
中国的姓氏很多,从唐朝起就有人编写《百家姓》,宋朝又有人对《百家姓》重新编写,收集姓氏500多个。感叹于中华姓氏文化的博大精深,安阳市74岁老人桑榆迷上了收集姓氏,经过12年的整理收集,他编写的《千家姓》日前出版,书中共包含单姓1792个,复姓68个。偶然结缘喜欢收集姓氏74岁的桑榆老先生花白头发,精神矍铄,在并不宽敞的屋子里,他抱出一沓手写稿和摘抄本,凌乱地摊在土炕上。这些资料如果叠在一起,足有一尺高。桑榆先生是一名退休干部,很喜欢看书、读报,尤其热爱古代文学。老人退休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萌生了收集姓氏的想法。“当时我很喜欢看《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撒贝宁的姓氏引起了我的注意。”桑榆告诉记者,他认为《百家姓》覆盖面较窄,里面仅仅包含了中国人的部分姓氏,其中汉族人姓氏较多,而少数民族的姓氏很少。于是他就想在《百家姓》的基础上收集更多姓氏,打造《百家姓》的升级版——《千家姓》。从那以后,每当...
· 古稀老人出版《千家姓》收集1800多个姓氏
中国的姓氏很多,从唐朝起就有人编写《百家姓》,宋朝又有人对《百家姓》重新编写,收集姓氏500多个。感叹于中华姓氏文化的博大精深,安阳市74岁老人桑榆迷上了收集姓氏,经过12年的整理收集,他编写的《千家姓》日前出版,书中共包含单姓1792个,复姓68个。偶然结缘喜欢收集姓氏74岁的桑榆老先生花白头发,精神矍铄,在并不宽敞的屋子里,他抱出一沓手写稿和摘抄本,凌乱地摊在土炕上。这些资料如果叠在一起,足有一尺高。桑榆先生是一名退休干部,很喜欢看书、读报,尤其热爱古代文学。老人退休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萌生了收集姓氏的想法。“当时我很喜欢看《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撒贝宁的姓氏引起了我的注意。”桑榆告诉记者,他认为《百家姓》覆盖面较窄,里面仅仅包含了中国人的部分姓氏,其中汉族人姓氏较多,而少数民族的姓氏很少。于是他就想在《百家姓》的基础上收集更多姓氏,打造《百家姓》的升级版——《千家姓》。从那以后,每当...
· 安阳:7旬老人收集姓氏1800多个出版《千家姓》
中国的姓氏很多,从唐朝起就有人编写《百家姓》,宋朝时又有人对《百家姓》重新编写,收集姓氏500多个。随着时代变迁,这些姓氏早已不能适应各民族之间的交际和文化交流。感叹于中华姓氏文化的博大精深,安阳市74岁老人桑榆迷上收集姓氏,经过12年的整理收集,他编写的《千家姓》日前出版,书中共包含单姓1792个,复姓68个。偶然结缘喜欢收集姓氏74岁的桑榆花白头发,精神矍铄,在并不宽敞的屋子里,他抱出一叠手写稿和摘抄本,凌乱地摊在土炕上。这些资料如果叠在一起,足有一尺高。桑榆是一名退休干部,很喜欢看书、读报,尤其热爱古代文学。老人退休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萌生了收集姓氏的想法。“当时我很喜欢看《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撒贝宁的姓氏引起我的注意。”桑榆告诉记者,他认为《百家姓》覆盖面较窄,里面仅仅包含了中国人的部分姓氏,其中汉族人姓氏较多,而少数民族的姓氏很少,不能适应现在各民族人民之间的人际交往与文化交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