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与“氏”:从大相径庭到合二为一
“姓”与“氏”原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现代人说起“姓”和“氏”,往往混为一谈。事实上,从姓氏的初义来看,二者大相径庭。
中华民族的姓氏,源远流长。在古代,“姓”和“氏”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女子称“姓”, 男子称“氏”。到了秦汉时期,“姓”与“氏”逐渐合一,今天所说姓氏的概念就确定于秦汉。
早期的姓氏起源,往往和自然界关系密切。比如大名鼎鼎的伏羲、女娲为风姓,遍尝百草的神农有后裔为雷姓;为人熟知的图腾崇拜,也成为许多姓氏的来源,多和现实生活常见的生物有关,如以虎、熊、羊等动物为姓,以花、草等植物为姓。
《说文解宇》说:“姓,人所生也”。“姓”字可以拆解成“女”和“生”,姓在母系社会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主要用来标记出生时的血缘关系,具有一定的自然属性。我国最古老的一些姓,如“姬”、“妫”、“姒”、“姜”、“嬴”、“妘”、“姞”等多数都与“女”有关联。
当社会发展到父系制度后,姓转变为以父系血缘来传承。这时出现的姓带“女”字旁的就少了。相传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为四母所生,分为十二 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任”、“僖”、“儇”、“依”。这十二姓中除“姬”、“姞”二姓还保有女字旁外,其他十姓都没有女字旁了。
“氏”则是产生于父系社会之后,是由姓衍生出来的分支。在古代同一姓族的人,由于人口繁衍,迁居到各地,加上身份职业的变化,同一祖先的后代子孙,便逐渐分成一些支派,每支又用一个特殊的号来做标志,这就是“氏”。因此,“氏”主要用来标记家族的身份、职业,社会地位,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到了周朝,礼法制度趋于完备,“氏”标示身份地位的作用非常重要,周朝贵族男子普遍称“氏”而不称“姓”。
单就内涵而言,“姓”与“氏”是截然不同的,而在作用方面,两者也是天差地别。关于姓氏的作用,古人有过一些解释。宋朝的刘恕在《通鉴•外记》中记载:姓主要用来追考祖上是出自哪一系,而氏则用于子孙区别身份地位。班固在《白虎通•姓名》中记载:氏主要用来区分贵贱,从氏可以判断一个家族功德的高低,财富的多寡等。宋朝的郑樵则认为:氏是用于区分家族贵贱,姓是用于区别婚姻的。清代的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则认为:氏主要区别男姓的地位,姓则区别女子的出生。
据此,可以看出,“姓”的作用主要为:别种族、明世系、别婚姻。《国语•晋语》中说:“同姓不婚,恶不殖也。” 我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近亲结婚会导致后代有生理缺陷。为了辨别男女双方在血缘上是否有关联,从而决定婚娶与否,在贵族女子称谓中加上姓是非常必要的。
而“氏”的作用一是表明父系血缘关系,二是区别个人身份的贵贱。周代宗法制度严格,只有贵族男子才有资格称氏。当时的男子一般不称姓,因为姓是与生俱来的,比较久远,已经不能表示这个男子所在家族现有的身份;而氏则代表这个男子所在家族近期的地位和身份,非常关键。
可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姓”与“氏”是相互分离的。直到战国时期,周朝的礼法制度出现动摇,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周朝的一些贵族开始没落,有许多还沦为平民甚至奴隶。所以“氏”用于标明贵族身份的作用渐渐削弱,秦汉之后,姓和氏便合而为一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