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修谱时,封面上应该印家谱?宗谱?族谱?如何区分?

2018-02-0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544
转发:0
评论:0
修谱时,封面上应该印家谱?宗谱?族谱?如何区分?,    家乘一般作为谱的铭牌比较常见。   修谱的时候,不信问问负责人,该给所编

 

      家乘一般作为谱的铭牌比较常见。

      修谱的时候,不信问问负责人,该给所编修的谱取个什么名呢,是叫家谱?宗谱还是族谱?

      可能有很多的负责人回答说:这不都一样吗?

      当然,小编先在此声明,其实在所修的谱上用家谱、宗谱、族谱都没有错的。虽然都没有错,但其中细微区别小编还是要在这里给大家理理清楚,以便更能准确地使用家谱、宗谱以及族谱这三个词。

家谱

      家谱这个词,既有广义意义,又是狭义上的单一意义。平时人们口头上所说的家谱,就是一个各类谱的广义称呼,家谱包含有家谱、宗谱、族谱,以及家乘、谱牒。当然,小编这里提到的家乘不般不用做谱的名称,更多是作为一个称呼用在谱的扉页上,也用于谱局的一个标记而存在于谱上。谱牒一词则只会出现在谱的文献之中,泛指谱以及谱的各类资料总称,一般也不会用于谱的封面名称。所以家乘以及谱牒就不在这里详细讲述。

      家谱还有一个狭义上的叫法,单纯指家谱,即一个以小范围编修的谱的具体叫法。比如一个家庭因为脱离了原居地之后,单独想成立一个谱,这里就用家谱更为恰当。一般这种家谱人数以及世系的跨度都不会太大。用宗谱和族谱显然就不适合。简言之,以单个家谱为单位所编修的谱,就称为家谱。

宗谱

      目前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就是宗谱这个词。宗谱在使用上其实有着更具体的用法:即整个家族成员是单一的先祖繁衍而来,比如一个谱上的族人均有一个共同的一世祖。那么谱就可以叫宗谱。宗是一个敬词,所包含的意义表达对同一祖先的敬意。当然,这种由单一祖先所繁衍的族群,也可以用族谱。

族谱

      族谱也是目前修谱时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族谱一词在含义上比宗谱宽泛一些。小编在前一篇《修谱时,没有老谱该如何编修新族谱》一文中提到,如果老谱遗失,无法确定是不是同一祖先所传之后时,就最好用族谱较为恰当。还有目前同一地区的同姓人,联谱合谱比较普遍,这种在合谱之后,因各支来源不同,先祖不同,用族谱显然更为适合,而不能用宗谱。小编在此提醒修谱负责人,族谱可以包含宗谱,宗谱却不能替代族谱来用,特别是联谱以及合谱之后,更不能弄混淆两者的用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修谱时,封面上该印家谱?宗谱?还是族谱?
修谱时,你是否想过这个问题:该给所编修的谱取个什么名呢,是叫家谱?宗谱?还是族谱?可能有些人会说:这不都是一个意思吗?虽然用家谱、宗谱、族谱都没有错。但这3个词之是有区别的。一、家谱家谱这个词,既有广义,又有狭义。平时人们口头上所说的家谱,就是一个各类谱的广义称呼,家谱包含宗谱、族谱,以及家乘、谱牒等。当然,家乘一般不用做谱的名称,更多是作为一个称呼用在谱的扉页上,也用于谱局的一个标记而存在于谱上。谱牒一词则只会出现在谱的文献之中,泛指谱以及谱的各类姓氏资料总称,一般也不会用于谱的封面名称。所以家乘以及谱牒就不在这里详细讲述。狭义上的家谱单纯指家谱,即一个以小范围编修的谱的具体叫法。比如一个家庭因为脱离了原居地之后,单独想成立一个谱,这里就用家谱更为恰当。一般这种家谱人数以及世系的跨度都不会太大。用宗谱和族谱显然就不适合。简言之,以单个家谱为单位所编修的谱,就称为家谱。二、宗谱目前使用范围...
· 修家谱族谱时,谱序主要写哪些内容?
序,是一本书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读者通过读序,可以了解到作者写这本书的原因、意图。序交代了一本书产生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以及这本书价值在哪里,方便读者了解这本书,并且判断这本书值不值得读,要不要读下去。谱序,顾名思义,是一本家谱、族谱、宗谱的序。谱序记载了这本家谱修撰的原因、历史、过程、时间等,为的是宣扬修谱的原因、价值、意义,通过颂扬祖先的品德和事迹,引导后世子孙向祖先学习,将家族发扬光大。谱序有自序和他序之分,如果家谱是续修的,那除了新写的谱序外,还需要将以往历次修谱的旧谱也一起收录进来。自序就是编修家谱的人写的,他序则是为了提高家谱地位和名气请名人作序。那么,谱序主要写哪些内容呢?一、修谱背景谱序首先需要写明修谱的背景,对当前的社会环境做一下简要概述,比如政治、经济、文化情况。还要写出此次修谱的原因、目的、价值在哪里,让大家明白,修谱非常重要且有价值的一件事。家谱不仅仅是一家之谱,也...
· 修谱时,没有老谱该如何编修新族谱?
一个宗族的老谱有多久,说明这个族的历史就有多久。这话不严谨,应该说老谱有多久,这个族的文字记录历史就有多久。小编以前讲过,除皇家及官宦之家外,民间(指普通百姓家)的族谱大多止于宋朝,族谱真正流行是在明朝初期到明朝中期。由于以前受制于印刷技术,一个宗族编修一次族谱,其印量也是比较有限的,特别中国历史一直是个动荡的状态,能被完好保存下来的族谱比较少。而到了解放后破四旧以及文革时期,族谱也遭受灭顶之灾,好多族谱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殁于尘埃。一般来讲,族谱断档一次,上下历史就空了一百多年。这百余年期间,如果有幸能与有族谱的同支族人联系上的话,还是大致可以续上谱的,这样损失就可以减少到最小。如果与外界的族谱完全无法对接,此分支基本可以认定为孤支族。就小编了解,目前这种既没有族谱,又与外界无法取得联系的族还是比较多的。这种情况下,再继续寻找可能会造成财力人力的浪费。那么该怎么办呢?小编的建议是:不再等待,...
· 新修家谱、族谱、宗谱的9大注意事项
新修家谱、族谱、宗谱是一项严谨而神圣的工作,它不仅是对家族历史的一次梳理,更是对家族文化传承的一种责任。在编修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9个关键事项,以确保家谱的质量和价值。1、家谱封面、命名首先,家谱的封面设计与命名应当简洁大方。家谱命名应直接明了,让人一目了然。2、结构、格式规范家谱的章节结构和文本格式需要规范统一。新增的序文应明确标注每篇序文的标题和作者姓名。3、世系图设计世系图的设计应直观、简洁,先建立总体世系框架,之后细分各分支脉络,通过清晰的层次结构,展现家族的发展脉络。4、序文撰写常见误区在编纂序文时,要避免两个常见误区:一是避免叙述冗长而缺乏重点;二是明确区分序文和跋文的内容,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和完整性。5、标点符号规范化运用标点符号的使用应规范化,确保全文标点的一致性,提高文本的可读性。6、人物生平记录要点提炼对于家族成员的生平记录,应提炼出关键信息,如谱名(族谱里面带字辈的名字...
· 族谱网:家谱、宗谱信息不全如何寻根问祖?
木有根,水有源,人有祖。寻根问祖是每个人的本能。然而,岁月流转,世事变迁,不少家族的家谱因历史的动荡而残缺不全,或因迁移而与原根失联,使得寻根之旅变得异常艰难。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当家谱信息不完整时,如何运用郡望、堂号、字辈、风俗习惯、方言口语、家谱大数据平台等方式,重构家族的脉络,找回失落的根。一、郡望:追溯家族的发源地郡望,作为家族世居之地,往往与古代行政区划紧密相连,是寻根的第一站。同一姓氏一般拥有相同的郡望,郡望不同,说明不是同一支。例如,吴氏家族的渤海郡与延陵郡之分,便能帮助我们辨识出家族的支系归属。通过研究历史文献、地方志,结合家族传说,我们可以逐步勾勒出祖先可能的迁徙路线和居住地,缩小寻根范围。二、堂号:家族荣誉的印记堂号,是家族精神与荣耀的体现,承载着祖先的光辉事迹。不同的堂号对应着家族的不同支系,如吴姓的至德堂、王姓的三槐堂等,皆源于家族中的荣誉故事。了解家族的堂号,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