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宗祠文化是如何调节宗族关系、宗族矛盾和族群自治的?

2018-01-2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215
转发:0
评论:0
宗祠文化是如何调节宗族关系、宗族矛盾和族群自治的?,     宗祠文化是同宗同族经过千百年提炼和整理约定俗成的文化,也是指一个家族在

        宗祠文化是同宗同族经过千百年提炼和整理约定俗成的文化,也是指一个家族在构筑、重建和修缮本族宗祠,以及在宗祠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原始信仰、宗法伦理、价值取向等精神文化现象。宗祠文化有其合理内核,应该选择性挖掘、弘扬和传承,以便不断丰富中华文化宝库。

宗祠文化是如何调节宗族关系、宗族矛盾和族群自治的?

        池州地处皖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先辈们在漫长的迁徙、繁衍、避战、创业历史进程中,感恩报本,积淀文化,建造了许多家族宗祠。贵池的山丘地区,历来聚族而居,沿袭下来,渐成茅坦杜氏、祠堂包氏、大路孙氏、元四章氏、峡川柯氏,刘街、姚街、曹村等宗姓村庄,形成比较典型的宗祠和宗祠文化。而圩区村民,大都散居,他们家里供奉已故直系祖宗牌位。在杂姓居住的乡村,还就地组织同乡会,推选德高望重的人当会长,负责处理同乡中的重大问题。

        宗祠的主要功能:一是祭祖敬祖,举行祭祖安魂的大典。二是聚会议事,作为宗族内部事务管理的场所。三是宗族救济,利用宗祠资金救济贫困,或为本族无家可归者提供住处。四是宗族联谊活动,如喝祠堂酒、唱祠堂戏,加强宗族团结,丰富族人生活。五是宗族教化,在宗族内进行族规教育,或进行公开奖惩,如对忠孝节义模范、读书优异者给予挂匾、挂联表彰,对有违反族规族法、伤风化者予以谴责、处罚等。

宗祠文化是如何调节宗族关系、宗族矛盾和族群自治的?

        宗族关系各姓均立有祠堂,供奉祖宗牌位,纂修宗谱,以叙人伦组需,规定以高、曾、祖、考、已、子、孙、曾、玄为九族,九族之内尊卑不得同名,否则忌讳。各姓祠堂供奉第一代开户祖宗。支祠,又名享堂,供奉第二代或第三代祖宗。在同姓当中,又分为几公或几股、几房。每幢祠堂、享堂都置公田,交人耕种,其收入作为清明、冬至祭扫经费。还推选年长辈尊、德高望重的人,管理全族事务,执掌族规族法,称为户长;下面支祠的领头人称为房宗。

宗祠文化是如何调节宗族关系、宗族矛盾和族群自治的?

        族规族法每姓都制定一套严格的族规族法,以约束本姓子孙后代。如有违反族规族法的,轻者逮到祠堂拘留、打板子,重者送官法办。如有畏罪潜逃者,由户长宣布取消犯罪者户籍,从此不准回家,并向政府备案或者请政府通缉。

        家族矛盾 异姓之间一旦发生冲突,各族都集合本族子弟,与对方刀棍相见大动干戈,代代结仇。各族的户长、房宗坐镇指挥,承担责任。在家族内部,也有亲疏之分,东股、西股,大房与二房发生纠纷,也是各股帮助各股,各房帮助各房。 最大限度的维护本族、本支、本房权益。这也显示了宗祠文化的局限性,最终必须依靠法律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姓氏和宗族有什么关系?宗族文化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自从有了姓氏,便有了宗族文化。那么宗族文化和姓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是怎么样一种关系呢?姓氏和宗族是怎么从彼此中发展起来的呢?今天,我们来看看姓氏和宗族的关系!我国历史悠久,幅员广大,人口众多,自然姓氏也繁多,且别具一格。我国姓氏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作为共同血缘关系亲族的一个符号、称号,同姓者则表明出同一始祖,一脉相承,具有延袭性、传承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带有宗族的含义。从血缘关系,可以看出姓氏具有如下几个特性:1、依血统的亲疏、远近、可划分为大宗、小宗、近宗、远宗中国古代的宗法,是以同一祖先的氏族家族为中心的制度,而且是根据其血统的亲疏、远近,区分为嫡庶亲疏的等级,并划分为大宗、小宗、近宗、远宗的区别。古人分别为嫡庶亲疏统系制度的宗法,是具有极为善良的用意。可惜,被封建统制者利用,引发产生世袭制度的藉口,而被长期保留下来,为封建制度服务。在古代宗法上,嫡长的子孙,这一支系为大宗。其余支系的子...
· 古老的姚姓族群有自己独特的宗族特征
中华姚姓历经历史沧桑的熏陶沉淀,古老的姚姓族群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宗族特征:1、姚姓历史悠久,其发展先抑后扬,厚积薄发,受惠于民族大融合。姚姓诞生很早,但此后相当长时间发展缓慢,并经历了数次改姓再复姓。得益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与人口迁徙,姚姓发展的大动脉里注入了新鲜血液,在隋唐时期获得飞速发展。2、姚姓源于北,而盛于南,是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江南人杰地灵之地,则赋予了这个族群浓郁的文化底蕴和特殊的人文气质。3、姚姓人才辈出,尤以文学艺术人才居多,在文学艺术方面成就斐然。姚姓既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经学家、科学家、诗人、画家,又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但从总体上说,最突出的仍然是文学艺术方面,而且多出自江南姚姓,明清时代的安徽桐城姚氏家族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姚姓的政治、军事人才,则大多出自北方。4、姚姓族群特别重视道德力量和教化功能,强调修身养德和以德服人、以德育人。姚姓得姓始祖...
· 宗族文化与宗族恶势力
宗族,起源于农耕部落传承,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由家族繁衍扩大的社会群体。传统宗族,一般由族祠、族谱、族规、族产以及族长综合为一体,维持着一个姓氏宗族的制度和运转。今天的中国乡村宗族,是城市以外的特色区域。而所谓的宗族文化,通常指这个宗族传统的道德情操、精神风貌,文化底蕴和生产、生活的民俗文化,包含对祖宗崇拜的精神信仰,宗族感情观念、祖训族规、寻根问祖、宗族联谊等等,中国汉族的传统宗族,崇尚与学习儒家思想文化,并对族人、后代进行教育和管理。例如,《朱子家训》和《颜氏家训》是他们宗族的精神传统文化之一,曾经被追捧为持家与处世之道的启蒙教育课本。我们所熟知的包青天、包拯在家训中说道:“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放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祖坟。不顺从我志愿的,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当然,传统的宗族文化,其中也掺杂封建社会制度遗留的糟粕。看过小说《白鹿原》就知道,...
· 支氏宗族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中国华族的形成:最初由蒙古迁到东北的原始人,其中叫做商族,或依族,殷族,奄族的一枝,朝海往南迁移,他们大概达到今日山东半岛地方,便朝黄河,到山东地方时,已入于原始公社制后期的时代,汉族便是华族的发展,是中国各兄弟民族最多的一个。第二、支姓的由来:吾族远在陶唐氏时期,当时由于系部落时代,姓氏没有统一,故姓支者,一种以月枝国姓(分大叶枝小月枝)姓枝;一种以地名为姓,姓知;一种以名为姓,姓支;一种以易为姓,姓资。吾族在陶唐氏时期有支父之人,支父字子洲,系陶唐氏时期人民,生居山东琅琊人,当时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于支父,支父曰:“以我为天子,忧之可也,然我适有忧忧之疾,方且治之,未(duàn)治天下也。”故战国时庄子在“路易史和高士傅”两书中有十案之邑必有某处,如丘者书,不如丘之好学也。支父字子洲,下继支如字子躬也,吾族是支父之后,身居上东琅琊流动住居,经过尧舜,直至禹,商,殷,周,...
· 岭南古村落中的宗族与乡族自治
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岭南宗族就一直受到学界重视,海内外学者写下了众多有相当影响的著作,我们也因此得到了许多有关岭南宗族乃至中国宗族结构与功能的学理认识。但是,当我们走进岭南古村落,漫步在村巷古宅之间,我们似乎才触摸到岭南乡村生活的脉动,感知到岭南乡族社会的集体行动逻辑。古村落信仰与村落宗族共同体讲究村落风水似乎是岭南古村落的共同特征,无论是广府人,还是客家人,或是潮汕人,当地人一提及他们的古村落,就会介绍古村落的风水形胜。在岭南古村落建筑布局中,有的呈回字形的五行风水格局,有的则是以“太极两仪”为中心的八卦风水格局,岭南古村落中的古榕、池塘等景致原来就是村落风水布局中极重要的风水树和风水塘,以风水来避凶趋吉,风水构成了古村落建筑布局的基本规则。风水信仰是岭南人关于天、地、人关系的一种认识,在风水信仰中,天、地、人在村落中配合在一起,特定的风水与特定的人群及姓族相配合,风水关系到村落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