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编纂新族谱要有新观点新体例

2017-12-1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36
转发:0
评论:0
编纂新族谱要有新观点新体例,    范仲淹为什么有这样博大的胸怀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0

     范仲淹为什么有这样博大的胸怀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001年2月14日《福州晚报》报道的《范仲淹家谱沉浮记》中说明了渊源。台湾与大陆关系为什么说源远流长,2002年3月18日,《福州日报》报道《泉州发现明代郑氏族谱》,进一步证实郑成功1621年就开始开发台湾。

  族谱是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或文献资料。它虽然是中国宗法血缘文化的产物,有其维系封建制度的糟粕,但它又是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的主要标志之一,当今又是维系台港澳及全世界华人的纽带。国家有国史,省县有方志,家族有族谱,三者纵横交错构建完整的中国历史学大厦,缺一不可。盛世修史、修志。族谱不仅是一个宗族的历史,又是世界史、国家史、民族史以及地方志、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人口学、民俗学、教育学等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或参考资料。因此,我们要重视它、利用它、改造它。

  古代根据门第举任官史,最早的族谱专记帝王诸侯世系,后来世阀豪绅兴起编纂族谱。福建编纂族谱发端于唐,繁荣于宋、明,停滞于清末。这漫长的岁月里,约定俗成,形成一种模式。它丰富多彩,而又鱼龙混杂,它真实可信,而又诡伪难辨,它有可取之处,而又有不足之处。不足之处是:因为时代、阶级的局限,对官员和名人的褒贬不甚恰当,以至对农民起义而升官晋爵的先祖不适当地炫耀,对农民起义比较漠视;对忠臣孝子赞叹不已,这是对的,但对奸臣贼子则讳莫如深,这不能警示后代;有的体例不一致,不完备,多数过于简单,仅有世系表;重男轻女,记男不记女;对迁徙异国他乡的人士记载不周全;有的资料缺乏考证,不够真实。

  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相当部分宗祠重修族谱,我们不强调每个宗祠都要编纂族谱,但对那些有条件、有能力编纂新族谱的或续修新族谱的,要加以引导,做到要有新观点、新体例。

  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真实性、资料性的统一;学习编纂地方志的经验,用新的立场、观点、方法编纂新族谱。在新族谱中贯穿热爱祖国、尊宗敬祖、尊老敬贤、团结族人、友爱兄弟、和睦邻里、刻苦攻读、发展生产、共同富裕、乐善好施等新思想。对人物评价上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褒贬,既要扬善也要惩恶。

  在体例上要力求完备,要设章立节,应该有篇目、序言、凡例、大事记、概述、姓氏历史源流、世系繁衍表格、文献典章文物、人物名录传记、族产契据文书、辈分顺序字谱、附录、修谱后记等,也可附宗祠演变图片、肇基始祖画像和本族名人、祠堂牌匾、楹联照片。既记男也要记女,体现男女子孙一视同仁。对已迁徙异国他乡的后裔,要查实记载。对旧族谱中存在的问题要在新族谱中加以更正或点明。要有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对记载的资料要反复核对,不出差错,以取信于后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新编族谱体例粗探
新编族谱体例粗探―兼谈《中华喻氏通谱纲目》现实全国各姓氏普遍编修族谱,由一姓发展到成百姓氏,由县发展到省乃至全国,并延展到港澳_甚至于国外华侨,已成不可遏制之势。而且积极性非常高,一人倡呼举族响应,即使耗资上万以至百万,也迎刃而解,其热情劲儿真令人既兴奋又感慨。这是为什么?据悉缘由如次:社会交往由“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向全球化发展,欲求亲情牵线搭桥,倘遇同姓需明辈份;人类历史推进发展,宗族的发展更与原始姓氏初状不可同日而语,人们总想寻根问祖,探个究竟;当今社会,物质文明空前,由于历史原因,特别是上世六十年代“”,优良传统美德被摧毁,道德滑坡,在反宗法制度口号下,传统家教失秩,孝道伦常失传,世风日下,人们渴求寻找维护伦常新秩序新途径;在构建和谐社会导航下,恢复以家庭教育为基本形式的道德教育,再扩大到宗族,影响全社会,其号召力和有效力之大者,莫过于家教。胪如爱国教育典范的岳母刺字―“...
· 新时代家谱编纂的革新:族谱网引领家族复兴之路
1、族谱网:传统与科技的融合在新时代的浪潮下,家谱编纂也迎来了新的变革。成都新脉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族谱网”平台,在传统族谱的基础上进行了内容升级和科技赋能,不仅助力家族持续兴旺,更是对祖国强盛的一份贡献。这个平台通过“传统+科技融合”的发展方向,以族群为单个有机体,形成了教、信、助、延的体系,帮助人们寻根问祖,使各宗族血脉更加兴旺繁荣,宗族文化更加发扬光大。2、族谱网的“新”意相较于传统的纸质族谱,族谱网展现出了诸多优势:内容丰富度:传统族谱内容简单,仅涵盖家族文化、世系图和族谱三个板块。而族谱网则对内容进行了全面升级,增加了家族情亲互动、家族成长和满足个人精神维度需求等内容,使记录更加详细和全面。修订与更新:传统族谱修订周期长,更新不便,往往需要十年或几十年才修订一次。而族谱网采用在线实时更新的方式,族谱成员人人可参与,随时更新,确保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保存与传承:纸质族谱容易...
· 新家谱的体例
1.创新体例家谱已经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家谱的体例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发展。家谱在初创时期,只有单一的世系和人名,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两个高峰期后,到宋代,家谱体例基本定型,就是“苏欧体例”,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期,家谱体例更加完善。今天,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事业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外交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分工更加细密,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新生事物像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社会生活更加多样和丰富,旧家谱的体例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创新不是完全抛弃旧体例,另搞一套,可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家谱的新体例。旧家谱中的恩荣录、赞像、五服图、科名、让官、节孝、烈女、贞女、义夫、封赠等,不仅标题名称不适应,其内涵也带有忠君,歧视妇女的封建色彩,必须摈弃,剔除其封建糟粕。对旧家谱中的序、凡例、姓氏源考、世系、人物传、字...
· 新家谱的体例
1.创新体例家谱已经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家谱的体例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发展。家谱在初创时期,只有单一的世系和人名,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两个高峰期后,到宋代,家谱体例基本定型,就是“苏欧体例”,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期,家谱体例更加完善。今天,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事业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外交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分工更加细密,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新生事物像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社会生活更加多样和丰富,旧家谱的体例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创新不是完全抛弃旧体例,另搞一套,可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家谱的新体例。旧家谱中的恩荣录、赞像、五服图、科名、让官、节孝、烈女、贞女、义夫、封赠等,不仅标题名称不适应,其内涵也带有忠君,歧视妇女的封建色彩,必须摈弃,剔除其封建糟粕。对旧家谱中的序、凡例、姓氏源考、世系、人物传、字...
· 论新谱编纂框架结构
盛世修谱,将近10年,方兴未艾。由于纯属民间自发行为,体例难以统一规范。民间谱牒文化研究组织缺乏权威,缺乏经费,难以开展研讨、培训等措施。因此,“敲锣卖糖,各敲一方”,各自为政,体例混乱。既要保存旧谱资料不散失,又要自主创新续修新资料,就难免新旧混杂,精华与糟粕并呈,框架结构不合理不科学。近见某谱,有称“新谱开篇”栏目者,将“先祖像赞”、“奉天敕命”、“祠堂记”、“祖墓田形”之类的旧谱资料纳入。“新”在何处?“开”的什么篇?有的将新修的世系、新修的世表列在“后记”之后,把宗谱“主体”当作“附录”,而将“附录”的道德规范、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不属于“宗谱主体”内容的资料,列入宗谱“主体”。本末颠倒,成何体统。而新谱为何不将“国家道德建设纲要”、“市民精神”、新的“乡规村约”列入?主修者称这是跟某某谱学的。正是跟好样学好样,跟坏样学坏样,缺乏自主创新精神。为此建议如下:扉页:谱名(名人墨迹)第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