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祠堂是村落文化中心

2017-12-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203
转发:0
评论:0
祠堂是村落文化中心,  祠堂是一种纪念性的建筑,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一方面,由于中国社会传统的宗

    祠堂是一种纪念性的建筑,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

一方面,由于中国社会传统的宗族观念的影响,祠堂成为同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可谓收族敬宗的宗教意义上的引力场;两一方面,祠堂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更是家族的重要社交场所。典型的汉族祠堂,多为四合院式的院落结构,根据族人繁衍人口的多少,以及权势的大小来确定祠堂的规模。祠堂内多搭有戏台和比武场,逢年过节时常有一些仪式上演。  

 

    祠堂以宗氏家族为基础,多系一姓一族,也有一姓数族。解放前,家族主要以宗祠维系,乡民聚族而居,旺族多修建宗祠(俗称祠堂)。家族有族规,为先代祖先制订,族人须遵守。族内公推德高望重者为族长,以总理族事,并选一办事公证、有能力者为族正,辅助族长办理族事。宗祠均有宗中公产,出租以备开支。清明节办“清明酒”,冬至办祭“冬酒”,供族人聚会祭祖时享用。除祭礼外,对族中子孙入学或升迁者奖励,对不肖者处罚。家训或戒条多载于族谱,要求公众遵守。其内容多以忠孝节义、遵纪守法、勤俭持家、和睦乡邻为主。  

 

    堂内多树立堂号,匾额等,作为族人炫耀自己,光宗耀祖的重要资本。  清朝,国家对宗族的重视表现在国家直接支持、保护民间修建祠堂。祠堂建成后,须有族规,清朝承认族规的法律效力,承认祠堂的审判权,甚至对祠堂族长依据家法处死族人,清政府也曾公开给予法律上的支持。此外,为了稳定宗族的经济基础,清律还禁止盗卖盗买义田祠产,并给予族田赋税方面的优待。

  

    封建政权一度对修建祠堂下了禁令,祠堂便以书院的名目出现,除了少数真正的书院外,大多数其实仍然行使着祠堂的功效,是当地同姓宗族活动的场所。至今仍保留着的为数不少的明清祠堂和书院。祠堂和学堂,在乡土的中国是存在诸多联系的。许多农村娃娃发蒙读书就是在一些由祠堂改作的村小里完成的。  

 

     祠堂是村落的文化中心。祠堂和书院曾经是民间文化传承的场所,也是代表封建宗族势力的表演台。在旧时,宗族的人在这里聚族议事,将违反族法的人宣判死刑,装入猪笼活活淹死,也有的在这里设立书院,为村里能交起学费的孩子授课,为赴省城京城的考生筹措路费。    

 

     解放后,随着破四旧等政策的推行,这些祭祀活动被看作封建迷信,遭到无情批判。80年代以来,在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和人民公社制度的解体,农村宗族经过30年被打击、压制而销声匿迹后,又重新活动,主要表现在祭祖联宗、编撰族谱、修建祠堂、组织农村乡俗活动、控制社区秩序等等。

 

    王沪宁著《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一书,认为,“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村落家族文化的何种态度,对村落家族文化的变化,如何应变”。

 

     近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是中国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村落家族文化处在消解的过程之中,但又有消解过程中的不断往复。他指出:对于巨大的中国社会来说,“如果能将人们首次纳入较小的秩序之中,社会在协调这较大的秩序,管理成本就会小得多。当然,村落共同体能否扮演这一角色还得研究,还要视社会发展水平而定。但往这个方向努力和思考问题,是合理的选择。因为村落家族共同体的存在不是随心所欲可以改变的,在既存的条件下能做什么,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问题”。  

 

      修建祠堂,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族。 现代民间社会中的宗祠的功用大致有如下四种: 首先,是由于它是宗族祭祀祖先的场所,因而成为宗族的物质标志和聚宗合族的象征,这是宗祠最基本的功能。 立祠堂以重祭祀。 祭祖源于祖先崇拜, 是形成家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 封建社会门弟风气盛行,祠堂的营建召示着家族美德和功业, 体现着家族先人的道德境界或丰功伟绩。同时鞭策后人光宗耀祖, 通过各种宗族活动产生宗族的凝聚力。

 

“世重高门,人轻寒族,竟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 (《通史·邑里》)以宗祠展示宗族血脉的高贵与名望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因此,祖先崇拜的思想渗透到祠堂建筑的门楼、楹联、匾额、绘画、雕塑等,以及极为严格的祭祀制度宗祠条规等方方面面。 

 

    祠堂供奉的灵牌也就成为聚宗合族的根据,而祠堂也就成为每年春秋二季同宗举行规模巨大的祭祀活动能够的场所。这种祠堂和围绕祠堂而展开的活动具有很强的宗法文化含义,表现为:建祠堂是为了供奉和祭祀先祖,目的是通过追念先祖的活动强化宗族观念,这就是所谓的聚宗合族,而这一点是宗法制的基础之一,所谓“建宗祠以溯本源”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宗祠的第二个功能是对宗族事物进行全面的管理。 不难发现,宗祠要做的事情很多,而这些事情往往都是通过宗祠的近乎常设的人员来执行,这些近乎常设的人员本质上与“族长”差不多,其基本来源和组成方式大概有这样几种:一是由本宗族最高威望者自然充任;一种是由各家族轮流承担;一种是通过选举产生。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组成的祠堂管理人员,从观念上来说,大体上应具备这样的条件:上了年纪的老人、办事公道、作风正派、肯为大家服务、有一定的办事能力和魄力等。 

 

    宗祠的管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处理宗族的内部纠纷。宗族内发生诸如建房、用水等纠纷后,常诉诸管理者调查调节,直至纠纷双方达到和解为止;二是组织好每年春秋两次祭祀的各种工作,包括选定日子、圈定程序、筹划开支、决定参加祭祀和聚餐人员等具体准备工作;三是管理好宗祠的经济收入,如接受族人捐献,定期收取宗祠的费用。 

 

    宗祠的第三个功能是制定、修改和执行族规。 族规是宗祠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调节手段和机制,用于调整和规范族人的生活和行为。在缺乏法制治理的近代社会,族规在社会中往往起到法律的作用。宗祠的作用之一便是制订和执行族规。族规的制订程序往往先由宗祠管理人员提出草案,然后进行大会讨论、修改并表决通过,最后再由宗祠管理人员形成文字,公布与宗祠内。

 

族规一般牵涉到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为本族人规定了带有很强的宗法礼制色彩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行为规范, 并伴以相应的惩戒手段;

 

第二是对异族的防范措施,借以维护本族的利益和团结;

 

第三是对宗祠地位本身的确认、族人对祠堂应承担的义务、其权限范围等。 

 

第四个功能是以存在和发展并始终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而存在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宗祠作为具有经济基础和场地条件的文化物化象征,具有明显的文化传播功能,表现为: 首先是祠堂具有学校的功能。在我们参观的“刘氏宗祠”里,还为本家族子弟开设了业余学校。里面还建有图书馆、阅览室、多功能教室等供族人学习娱乐的场所。 

 

      其次是宗祠具有文化的符号传播和刺激功能。宗祠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物化现象,它的建筑规模、格式包含有想后代灌输一种文化意识的内涵,这在宗祠内的灵牌、堂联中尤为明显。宗祠内的灵牌、始祖碑文一般都强调先祖的官人地位、文人地位。因此,这些灵牌中所言的“品学兼优”。在兴科举的古代,官位实际上也是一种外化学位。因此,这些灵牌所强调的,实际上也就是对后人“登科举,有选拔”的一种文化意识传播。

 

     其三是宗祠有强化宗族乃至民族文化认同心理的功能,以宗祠为中心在本宗族人中开展的纵向活动,主要是祭祖;而以宗祠为基本单位与远宗房所开展的横向活动,主要是联宗,这些祭祖联宗活动,所追求的实际上就是对同宗文化的认同,这些都对民族文化认同心理以有力刺激。 

 

      以上是我们对宗祠这一文化形式及其作用的初步认识。而对这样一种文化现象的评价,应持唯物主义的态度,一方面要看到宗祠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物化象征,是被地主阶级利用来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场所和工具,是迷信、落后、守旧、排外的制造机关,这些都是应当否定的。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宗祠在聚宗保卫家乡域土,组织群众进行生产公益共动,维护地方治安秩序,赡老扶贫,办学兴教以提到人们文化素质方面,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对于宗祠这一文化形式的保护和发展,需要我们认真把握这一文化的实质,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使它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国家传统村落,柳茹村贡氏祠堂
柳茹贡氏宗祠,位于村北,坐北朝南,七开间三进(耳间为族用),占地1025平方米,建筑面积586平方米。堂号初名为“秀野堂”,后改名为“萃涣堂”。始建于南宋嘉泰三年(1203年),由五世祖忠信公发起建于村南南庵;南宋咸淳四年(1268年),由九世祖友鹿公增修;元大德四年(1300年),由九世祖震、士珍、文宝、用和等公组织主建;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宗祠颓败,直到明洪武四年(1371年),由十二世祖仓支、原善、国浩、士常、珏公等发起重新修葺之;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由十二世祖补盖公章率族人重新修之,直到永乐三年(1405年)四月落成,前后共花了7年多时间。明万历年(1590年),由十八世孙西桥公首倡其议,将南庵贡祠司迁至村北爱樨公奉献之地,重建贡氏宗祠,至此宗祠易址前后历八百多年沧桑。贡氏宗祠前有庭院照壁,其上镌有苍劲有力的“黎阳世家”四字,两个大门分开在东西边围墙上,成拱形圆...
· 全国最大庄姓村落保存祠堂30多座
果陇村,位于普宁市练江平原上,今属普宁市燎原街道辖。2014年,果陇村共有人口23180人,为全国最大的庄姓村落;果陇人另分布国内各地者近2万人,旅居东南亚及其他国家及港澳同胞约有8万人,成为有12万之众的望族。据《果陇村志》:“公元1277年,太始祖庄公从毁家纾难,护宋帝南下抗元。1279年宋亡后,逃难至潮汕平原时,见我村山明水秀,林密果硕,垅陌纵横,有世外桃源之感,遂安置长男敷言、次男清素落户,从此‘桃源世泽,锦绣家风’在我村世脉绵延。”近年,村筹集资金,对太祖祠进行修缮。据介绍,整个果陇村现仍有古祠堂30多座,大部分保存较为完好。果陇村是著名侨乡,更是文化之乡。清道光十五年(1835)至光绪年间庄起凤“一门四进士,六子五登科”更成为史上奇迹。庄起凤(1808-1889年),字明辉,号翔初、铁峰老人。果陇锦祖裔孙。出身书香门第,弱冠府试落第,遂弃文就武。道光十二年中武举榜首,十五年为武...
· 沈氏祠堂最多的村落,居然有50多个
广东省潮州市彩塘镇华美村沈氏祠堂就有40多座。这个村的沈氏家族,是从河南固始县迁到福建,后又从福建迁徙而来。迁徙始祖只是一人,而演续到现在就有9000多人。这个村的祠堂不但有始祖祠堂,而且以后的各分支还有不同的祠堂。这就形成了一个村一个姓就建有50多座祠堂。这是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执行会长魏怀习先生应邀前往考察时得知的。华美村俗称下尾沈。在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城庵埠北2.5千米,彩塘镇政府驻地东南3.3千米。为华美一、华美二管理区驻地。属彩塘镇。人口9727人。沈氏于宋末从福建来此定居。(潮州府志)载名“下尾沈”。地处韩江三角洲低洼地带,有下水势之称,下水势即下水尾也,为沈氏聚居地,故称下尾沈。又因古潮音“下”与“华”,“尾”与“美”同音,故雅称华美。安华美沈氏起源于今河南、安徽两省间地。春秋时,沈国被蔡国灭掉后,季载的后代子逞逃奔楚国,其孙沈尹戌,初隐居于零山,后仕楚为左司马。潮...
· 太美了!走进刘氏8大祠堂与8个古村落
1、中山沙溪镇龙瑞村刘氏大宗祠建筑群位于中山沙溪镇龙瑞村,该建筑群体系中包括了探花及第牌坊、龙瑞溪角古塔、白衣观音庙、文昌宫和刘氏宗祠等。2、逢简水乡·刘氏大宗祠刘氏大宗祠位于杏坛逢简村根大街,是逢简最大的祠堂,也是顺德五大祠堂之一。据传,逢简刘氏是中山靖王之后,与刘备同宗,是汉高祖的后裔。3、湖南板梁古村板梁古村是汉族的同姓宗族村,全村同宗姓刘。村落始建于元朝至正十八年(即公元1359年),强盛于明清时代二代。按刘姓族谱载:为汉武皇帝刘氏的后裔。先人子芳公拓村之始,已繁衍33代。4、泸州刘氏古村在叙永县水尾镇的大山里,有一处躲在深闺的祠堂“刘氏宗祠”。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木石建筑精致,依山傍水,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令人顿生诗情画意。建议在天池古街游玩后可直接前往水尾的“刘氏宗祠”,两地相距路程20公里左右,从泸州来回两地一天足矣。在叙永县水尾镇的大山里,有一处躲在深闺的祠堂“刘氏宗祠...
· 天津市文化中心
总体设计天津大剧院天津市文化中心,共有来自12个国家和40余家设计单位参与文化中心的各个阶段的设计方案竞赛,提交了可200余个方案,最终确定有中、德、日、美4国12家设计单位开展实施设计。天津大剧院天津大剧院由德国GMP建筑师事务所与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天津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效果图新天津博物馆的设计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何静堂团队负责设计,以“世纪之窗”的概念为原点。“世纪之窗”作为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贯穿整个建筑,既是展览空间,亦是容纳各种公共活动的“城市殿堂”。建筑在北侧开端,主入口以宽50米,高17米的6层冲门叠涩形成深邃的入口空间,引导公众从中心湖面南岸进入宽30米、长80米、高14米的“时光隧道”,即公共大厅。天津美术馆新天津美术馆由KSP(尤根·恩格尔建筑师事务所)与天津市建筑设计院联合设计。天津图书馆新天津图书馆由日本山本理显设计工场与天津市城市规划设...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