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要体现自身特色
族谱历史悠久,连同民族文化一起,起伏跌宕,繁荣 昌盛,如是而有其自身的价值性、合理性,更有其特色性, 不然怎能闯过历史坎坷,而闪烁着灿烂光辉呢。为此,本处专就族谱特色,酌加说明。
1、谱序在族谱中特色独具
虽说归属序文文体,但它又有自身特点,具体表现有六:
谱序特点之一,就是提纲挈领,髙度概括一姓之历史。谱序,它用极具概括性的文字,精萃的语言,阐明修谱的目的、修谱意义、修谱缘起、修谱历史、本姓氏源流等, 有的还涉及本姓氏迁徙、本姓氏的名人、修谱人员构成、 谱学理论等。内容丰富,文笔流畅,读之琅琅上口,非常激越人的感情;
谱序特点之二,就是多出名家之手。一般是由本族名流显宦,或请当时著名学者、政界要员撰写。举如宁都各姓族谱旧序作者,系文坛巨匠和历史名人有:欧阳修、苏东坡、朱熹、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文天祥 、陈勉、魏禧、邱维屏等。不但文学性强,历史价值大,而且也极具收藏性,为族谱频添收藏价值;
谱序特点之三,就是数量多,阵营庞大。旧时上层阶级和人士,非常重视家谱编修,所谓“三世不修谱,罪在不孝”,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约定俗成。而每次修潜,又都将历次谐序辑录,因为谱序蕴含了家族历史的大量信息,视为要文,弃之可惜,所以篇幅多,含量大,均把创修序、续修序、自序、他序、总序、別序 —并辑录。比如江西新建久駐《喻氏族谱》序达39篇之多 (其中宋2篇、元2篇、明6篇、清18篇、民国3篇、共 和国3篇、时代无考5篇〉,约4万余字;
谱序特点之四, 就是总序、別序并列。一个姓氏,人口蕃衍,支分派生, 追宗溯源,修谱成为要务。常是一个姓氏,人口多达几千几万,或共处一域,或分布几个区域,但却共祖。修谱目的是“尊祖、敬宗、收族”,就会将同宗数支,联为一谱。 故序就有总序和別序之分;
谱序特点之五,就是本姓氏名人荟萃。“一族之旺,非才不显;人才丕显,更显族旺”。所以谱序将本姓氏之历代名人,撮要点缀,以彰显本姓氏人文之盛,彰往昭来,更加激发族人爱国爱族的热悄;
谱序特点之六,就是个性特征明显。比如河南光州《喻氏世仁堂族谱原序》,此乃明末易学家崇祯壬午科会试进士喻同人撰,这是一篇很特別的谱序。开篇交代姓氏之由来后, 即用全部笔墨阐述“仁学”,天下诸姓之性莫不仁也,由是而从仁之原之心说开去,历引三皇五帝及诸喻氏先贤,如宋工部尚书喻樗等,莫不尚仁,进而言及普天下之人,莫不亲仁。最后直抒胸臆,希冀喻氏后世,世世代代守仁,而作《师仁堂章》(二首)。其首章曰:“堂书世仁意如何,仁为万世子孙常;愿我子孙世世守,世世守仁世世昌”,像释迦牟尼讲经一样,用秘说形式作结。全序3300余字,这在“惜墨如金”的古代,可算是很长的了。然,此序形式,別拘一格,结构紧严,主题鲜明,文藻丰富, 优美雋永,人们读之,不觉其长。
总之,谱序大多出自名人之手,谈古论今,广闻博洽。 就内容而言,它是一姓历史的髙度概括,故尔,创修谱序则长,续修谱序则短;创修谱序篇数少,续修谱序则多; 主序偏重本姓源流、迁徙、人文,客序则偏重对谱书的评论和人文赞颂;总序言联宗之宗旨,别序言小族之纲要。 就文辞而言,文体流畅,呈现作者博闻强识、文釆照人。 就编纂目的而言,可直接抒发个人情怀,表达修谱目的, 如春江民国33年《喻氏族谱序》,大声疾呼:“知全国民 族,悉本炎黄之裔,休戚与共,然后身临前敌,如手足之 捍头首,子弟之卫父兄,糜頂捐踵,有进无退,自强卫国 之道,在是矣”,其爱国情怀溢于言表。所以,谱序人们必 读必录,必收必藏,皆由其特点突出之故也。
2、制定字派,是族谱的又一特色
编修族谱,除必修世系外,还必撰字派。这是因为,“世系所以序昭穆,昭穆紊无字派也,有字派则子孙叔侄称 呼自顺,虽远徙他方,询及字派,昭穆了然,又何至视一本 如路人之有”。所以旧时民间取名,均是按字派而取,所取 之名称作本名,而其它名字或称为字,或称为号。这样取名 的目的,是区别长幼世次,其功能是同族人走遍天下,都能 明白辈份,而不错宗乱辈。故每届新修族谱时,都要对字派 作出決定:若老字派接近末尾,就必须续增新字派,体现绵延不断,长衍吉祥;若老谱中的字派还多,则不必续派;无论续或未续字派,都要将旧字派按先后顺序辑录。以示本姓氏之绵长。因此,制定字派,成为编修族谱的常例。
3、家规族训,是族谱的特色之三
规训是家谱中必不可少的,虽然在名称上,有族规 族约、家范、家训、祖训、族戒等不同称谓,個不外为止非、劝行两大类。就其内容讲,旧时族谱围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等外,还有 “睦族人、和亲友、恤孤贫、戒赌博、戒奢侈、戒懒怡、戒淫逸”等内容;而新族谱,大都将“遵守国纪、团结宗族、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崇师长、重教兴学、和睦乡邻、 见义勇为、勤劳节俭、严戒赌淫”等为人处事、传统礼制 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形成条文,刊印谱中。规训的警世作用非常强,在一个族内影响也很深远,据1979年11月9日《文汇报》刊载陶福贤“钱王后裔遍神州”称说, 钱姓之所以能越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规律,共讲 了三条,其中第三条原因即与钱氏家训有关,他说:“钱 氏家训分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部分,个人部分云: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南京钱钟韩教授说.‘我们家代代克勤克俭,历来要求极严,或许是受家训的影响吧,”。温家宝总理曾与台湾钱复博士交谈吋, 也引用过“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 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的钱氏家训。古代先祖以此来约束、教育、激励族人,希望后世子孙福禄绵绵,故尔家训成为各个姓氏传统美德和家庭文化的突出体现。
4、世系是族谱特色的根本体现
对于这点,大家共认不讳,原因是,我国最早的族谱, 就只有世系,而且是最简单的只示昭穆的世系,此其一; 其二、凡所族谱,无一例外地编写世系,而且所占比例大, —般与文字相比,约占70%以上。我们可以这样讲,“没有世系的族谱,不叫族谱”,相反只有世系还可称族谱;其三、自古至今,凡所族人,无一例外地一讲族谱,即讲传承,一讲体例,便言欧苏。所以说,世系是族谱的根本体现,这是实践的体验,而不是凭空的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