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族谱的发展起源历史

2017-10-3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85
转发:0
评论:0
族谱的发展起源历史,《百家论坛》文章《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修谱历史》一文称:家谱是家乘、家牒、族谱、宗

百家论坛》文章《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修谱历史》一文称:

家谱是家乘、家牒、族谱、宗谱、大宗谱的总称,又称谱牒。

乘:春秋时期晋国的史书名乘,所以后来有人将史籍称为乘。作家谱,袭用“乘”名,称家谱为家乘。

牒:造纸术发明之前,要写在竹简上,称为简牌,故称谱书为谱牒。

家谱,是以图录传记的方式,记载直系血缘关系及其一家源流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文化典籍。

族谱,是以图录传记的方式,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及其一族源流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文化典籍。

宗谱,是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在综合各地家谱、族谱,以图录传记的方式,记载一宗源流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氏族历史文化典籍。

大宗谱,是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在综合各地家谱、族谱、宗谱,以图录传记的方式,记载一姓源流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氏族历史文化典籍。

家谱的发展行成了族谱,族谱的发展又形成了宗谱,宗谱的发展又形成了大宗谱。但无论名称、形式上如何发展变化,其核心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总之,家谱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历史形成的基础和源泉。谱牒的价值与正史、方志一样,共同构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家谱是从什么时间开始有的呢?下面孤峡山人详细介绍如下。

二、家谱变化

(一)、家谱的起源:起源于夏朝甚至更早

王侯贵族才有家谱,普通百姓没有族谱

据《百家论坛》文章《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修谱历史》一文称,据专家考证,家谱的历史可以上溯至中国古代的夏朝甚至更早,《世本》说,容成氏和仓颉氏是黄帝之臣,容成是第一个造历的人,仓颉是第一个造字的人。

……有了文字就有了家谱,有了家谱才有了人类历史。……家谱最初是王侯贵族的产物,庶民没有族谱。

(二)、魏晋南北和隋唐时期:家谱编修为王室所垄断

家谱发展到魏晋南北和隋唐时期,家谱编修为王室所垄断,普通姓氏和普通人民并无自己的家谱。无论是帝王谱、官谱、还是士族谱,实际上仍然是世袭制、分封制、门阀制度的产物。……庶族仍然无谱。

唐代的姓氏谱由官方统一修撰,至高宗显庆四年(659)修成的《姓氏录》,五品以上的官僚全部收录入谱,五品以下的即便是原大族也不能入谱,普通百姓更是望尘莫及。

北京图书馆藏存的《敦煌姓氏录》中……诏令……以前太史曰:尧置九州,今为八十五郡合三百九十八姓,今贞观八年五月十日壬辰,自今以后明加禁约,前付郡姓出处,许其通婚媾,结婚之始,非虚委怠,必须精加研究,知其谱囊,相承不虚,然可为匹,其三百九十八姓之外,又二千一百杂姓非史藉所载,虽赖三百九十八姓姓限,而或媾官混杂,或从贱之入良,营门杂户,慕容商贾之颜,虽有谱亦不通,如有犯者剔除藉。光禄大夫兼吏部尚书许国公士廉等奉敕令,臣等定天下氏族,若不别条举,恕无所凭,准令详事,讫会录如前,敕旨依奏

说明,这398个姓氏进入皇家姓氏谱,可通婚、可史载,其余2100姓氏列为杂姓,不入史册,不可与史册所载之398姓通婚。

(三)家谱毁灭: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

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各地农民造反,风起云涌,天下大乱,门阀士族的特权制度遭到毁灭,士族谱牒焚毁殆尽。……从此士庶难分、士庶不分,士庶均无谱牒。

……自五代以后,人们已不崇尚门阀,家谱之学,遂绝而不传。

……辽、金、元三代的家谱如今也已全部失传。

(四)、当代家谱的编修方法源自宋朝

宋代理学的兴起,官府不再开设谱局。……“盖自唐衰,家谱废绝,士大夫不讲,而世人不载

欧阳修(1007年生,1072年卒)在主持编篡国史《新唐书》的过程中,以大宗之法编修皇族家谱《宗室世系》,并用小宗之法(以其已知的五世祖为始祖)编修了自己的家谱。采用史书的体例和图的方式,将本家族的迁徙、婚嫁、官封、名谥等编成一部新型家谱。不久家族显赫的苏洵也始修也编成《苏氏族谱》。

谱谍体例的创新以欧阳修和苏洵为代表。百姓仿效欧苏谱例,开始采用小宗之法编写家谱。

宋代作为宗族典籍,家谱其编修已经扩散到广大平民族群,谱牒编修形成一个高潮。

(五)、民间统宗统系的家谱源于明朝嘉靖皇帝以后

开始出现乱认先祖的现象

明初家谱的体例得到了发展,增加了序、跋、谱例、世系图、世系录、先世考辨等内容。民间修谱多沿袭欧阳修、苏洵的小宗之法

自嘉靖推恩允许民间建祠堂以后,,民间建祠堂之风兴起。因姓族间攀比成风,故民间祠堂的规模越来越大,且逐步兴起了连宗修祠之风,继而催生了各姓各氏的联宗修谱之风,家谱的体例增加了祠堂、祠产的内容。各姓各氏都开始出现了统宗统系的族谱、宗谱、大宗谱,随意上溯、攀援望族、趋附名门、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现象开始出现。

(六)、清朝族谱乱象导致规模浩大的全国性谱禁

因明朝嘉靖皇帝推恩令以来,民间各姓氏随意上溯、攀援望族、趋附名门、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现象,危及到了清朝统治。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江西巡抚辅德的上奏引发了一次规模浩大的全国性谱禁。

谱禁规定:

在追溯祖先时,禁止妄自攀附,只能以五世祖或始迁祖为始祖,超过五代的上溯之祖视为伪托,朝廷分封或者选官时不仅不以采信,而且还要追究伪托冒认上祖者的欺君罔上之罪。

所有新编族谱必须呈送地方官府审查,对于上溯内容有违者一律删节毁版。

谱禁期间,辅德在江西境内,就查出1016姓的所谓始祖荒诞不经,这些家谱也全部遭到了删节或毁版处理。

到了清朝嘉庆、道光年间以后,统宗统系现象再度泛滥,各姓各氏均以采用皇族家谱的大宗之法联宗修谱,编修族谱、宗谱、大宗谱为荣,随意上溯,攀援望族,趋附名门,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现象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七)、清代谱牒体例得到充分发展

虽明清以来采用大宗之法编修的谱牒,上溯世系荒诞不经,但清代谱牒的体例却得到充分发展。

清朝谱牒的记事范围几乎涉及到家族、宗族事务的各个方面。

除要排列家族世系外,又增加了传记、著述、家规、家训、恩荣录、凡例、家法族规、字辈、谱论、科举、墓图、墓志、五服图、家礼、寿文、贺文、祭文、名绩录、契约、艺文、遗像、赞词、仕宦、传记、行状、志录、年表、余庆录、领谱等20多项,并增加了女子、婚嫁、岳家等人物记述,还对入谱人物也进行了限制性规定,行文重视修辞和文采。

为使家谱不至中断,还规定了 “30一小修“60一大修的年限。

所有这些,使得清时家谱的纂修体例更系统,更完善,但其世系和世序却出现了严重混乱。

为祖先封官加爵者有之,为祖先取名按讳着有之,为祖先娶妾生子者有之,为祖先添兄加弟者有之,为祖先认父攀祖者有之。所谓南北朝人以南宋人为祖,隋唐人以明清人为祖比比皆是,其真实性大打折扣。

(八)、民国修谱沿袭清代

民国时期,修谱沿袭了清代修谱的体例。在统宗统系方面继承并发展清代修谱的不良风气。

(九)、1949年到1985年间,编修谱牒基本停止

1949年以后,编修谱牒等宗族文化活动基本停止。

1966年~1976年中,民间保存的大量极其珍贵的旧谱牒遭到了焚毁的厄运。宗族文化遗产更是遭到了极大破坏。

(十)、1985年再兴民间修谱高潮

1985年以后,特别是上世纪末至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港澳台和世界各地宗亲寻根问祖热的蓬勃兴起,民间修谱再度掀现了高潮。

这波修谱的谱牒质量却明显不如清代。

在世系方面故意弄虚作假、进一步统宗统系的陋习较之于明清时期随意上溯,攀援望族,趋附名门,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现象只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正是这个原因,孤峡山人常言,明清以来的族谱,可信度不是特别高,自1985年新编修的邓氏族谱更不可信。

当然,随着上述陋习的进一步发展,发生了河南省邓州市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由少数官员出面,先后伙同邓腾、邓宏(重庆人,某酒业公司老板)、邓延寿等部分良心泯灭的邓氏人,利用族谱编修、宗族感情绑架邓氏家族,拉帮结派、勾结成利益集团,妄图建立邓州在邓氏人心中的绝对领袖地位,实现这个利益集团对邓氏家族的绝对精神统治。

这个利益集团打着邓氏一家亲或是家族公益的旗号,利用中国现行法律、法制漏洞,在邓氏家族内部,互相勾结、互用利用、互相欺骗、尔虞我诈,在邓氏家放攻城掠地,将邓氏家族变成了他们的私人提款机(ATM机)、私人银行、贪污平台工具,还将邓州是邓氏发源地的这一错误学说以文字方式刻入了各地邓氏家族新修的族谱,特别是1985年至今的新修邓氏族谱。

这些反人、行为,引发了以邓伟坚、邓继团、邓东风、邓必军、邓主光、邓富贵等部分有良知的邓氏民间人士强烈反对。所幸的是,这些有良知的邓氏民间人士,通过QQ、微信、网站、微信公众号、撰文写稿等手段强烈反对,已经警醒了一大批邓氏族人。越来越多的邓氏族人已经开始看清了邓州政府和那些良心泯灭的邓氏人所结成的利益集团的真实面目,并自觉的与之划清界线。

 

附:

《文化认祖与血脉认祖分列并存的修谱方法》载:

清朝以后是谱牒编修最为兴盛的时期,也是统宗统系现象最为泛滥的时期。清朝设宗人府,掌管皇族和百官谱籍,民间族谱也一修再修。各姓各氏只有少数家谱采用欧阳修、苏洵的“小宗之法”,大部分家谱为彰显门第,采用宋朝皇族家谱的“大宗之法”,编修族谱、宗谱、大宗谱“会千万人于一家,统千百世于一人”。

随意上溯,趋附名门,攀援望族,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统宗统系现象十分泛滥。由于统宗统系的谱牒影响到了封建世袭、继承制度的实行。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时,江西巡抚辅德的上奏引发了一次规模浩大的全国性谱禁。谱禁规定:在追溯祖先时,禁止妄自攀附,只能以五世祖或始迁祖为始祖,超过五代的上溯之祖视为伪托,朝廷分封或者选官时不仅不予采信,而且还要追究伪托冒认上祖者的欺君罔上之罪。

 

清代谱禁是中国家谱史上一个特有现象。

所谓谱禁,是指清代官方对家谱内容和格式所作的规范。有关清代谱禁的研究,发端于杨殿珣,

乾隆年间,江西境内大量出现合族建祠现象,几个本来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的同姓家族,在省城或府城合资建立一座祠堂,供奉所谓共同的祖先,借以收敛钱财,导致祠产纠纷不断增多。

 

乾隆年间两次谱禁(文摘一)

   《文字狱的巅峰》(节选自《中国古代言论史 第十二章 清代:文字狱的巅峰》綦彦臣著 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9-29

纵观乾隆治国六十年,竟发生了各类打击社会底层的文字(言论)“小案”四十二起,计分四类:炫才邀恩十六起;妖言案九起;愤怒谤议八起;僭妄犯讳九起。

(四)僭妄犯讳

2、胡学成兄弟刊修家谱案

湖北汉阳知府胡学成、广东连平知州胡功成先后罢官回福建故里。兄弟俩于乾隆十九年刊修家谱,内有“太祖”、“昭穆”、“武宫”、“炀宫”、“世室”、“升遐”、“笼罩天下”、“亲贤乐利”等“僭妄”字句。二人卒后,奸人胡作梅因图产不遂,便胡氏家谱有上述"悖谬之词"。福建巡抚定长上奏朝廷,认为胡作梅"挟嫌诬蔑",拟发附近充军;胡氏兄弟身为职官,非乡愚可比,竟将“僭妄”字句写进谱内,请旨革去职责,追夺诰命。得旨交刑部议奏,时为三十年(公元1765年)二月。

 

乾隆年间两次谱禁(文摘二)

《谈谈清朝乾隆年间的谱禁问题》(节选自《南山天地的日志》南山 2006.10.16

在清朝的乾隆年间,曾发生过一次因民间修谱内容不合规范而导致政府出面干预的事件。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江西巡抚辅德上任后,发现江西境内大量出现合族建祠现象。本来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的同姓家族,合资修建祠堂,借以收敛钱财导致祠产纠纷不断增多。同时,受当时风气影响.各家族在纂修家谱时大都远攀古代君主作为自己的祖先,行文中也经常出现一些僭越之词。于是他给乾隆皇帝上书,希望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状况。根据他的奏章,乾隆皇帝下令各省督、抚和地方官员留心稽查,也就是说对所属地区家谱内容进行一次全面的审查,并明令禁止不准在省城、府城内合族建洞。辅德深受鼓励,在江西境内全力执行,逐族审查,调验谱书,果然发现问题很严重:江西各族谱中,始祖推到唐、宋,已属近代,而以两汉之前,三皇五帝为始祖者,比比皆是,甚至已远涉到盘古帝皇,据统计,江西境内家谱中载有荒诞不经始祖的共有1016种,足见这种现象的普遍。辅德在清查的基础上,下令所有这些族谱一律删除,并毁其版,而以始迁本地或世系分明者为始祖。家谱修成后,必须经官府审查无误,盖印后方可分发。族谱审查期间,许多家族顾不得家谱不外传的古训,恭恭敬敬地将族谱交送地方官府审查,以求过关。

这次族谱审查还仅仅是开始,如有违规现象仅仅是删改内容,审查通过后还可以付印刊行,问题严重的也只是将族谱原版毁掉,没有涉及到人身安全。到了乾隆中期愈演愈烈的文字狱对族谱编修则是施加了更大的压力。清政府出台了有关家谱编修的具体规定更加严厉,违者就要冒掉脑袋的危险了。这些规定是:

1.祖先名字如果犯了庙号、御名、亲王名直至孔子名讳的,一律改用同音字以避之。

2.不准妄自攀援祖宗,只能以五世祖为始祖,或以带领全家或全族迁至当地的祖先为始祖。

3.禁止在族谱现世表”“传赞名目。

4.如果行文中遇到本朝年号必须另起一行,后改为必须空一格。

5.取消艺文录,这部分内容不好审查,也最容易出问题。

6.不准刊载祖宗的画像。

7.禁用一些帝王和朝廷专用词汇,如开基创业中兴”……

 

乾隆年间两次谱禁(文摘三)

   《家谱避讳与谱禁》徐建华著《中国的家谱》(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05月出版)

到了清代,情况发生了变化,修谱时,不仅需要注意避讳,而且对内容、格式也有了些具体要求,一些内容被严格禁止,不能违背。皇权的触角终于伸到这一纯粹私人家族的角落中,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谱禁」。

对纂修家谱进行干预,发生在清乾隆二十九年时,起因是江西境内大量出现合族建祠现象,几个本来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的同姓家族,在省城或府城合资建立一座祠堂,供奉所谓共同的祖先,藉以收敛钱财,导致祠产纠纷不断增多。同时,受当时风气影响,纂修家谱时都远攀古代君主作为自己的祖先,人人以华族帝胄自居,行文中经常出现一些僭越之词。这种情况,引起江西巡抚辅德的注意,根据他的奏章,乾隆皇帝要各地地方官员对所属地区家谱内容进行审查,并明令禁止不准在省城、府城内合族建祠。原来清朝初年的顺治、康熙、雍正三帝,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都是热心鼓励各家族纂修家谱的,想以此运用宗族伦理来达到和睦宗族、联络疏远,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可没想到,最后会出现的某些后果而不得不采用政治力量进行干顶。

清代谱禁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祖先名字如果犯了庙号、御名、亲王名直至孔子名讳的,一律改用同音字以避之。这就是说,很多人要为自己的祖先改名字,这是一件很不舒服的事,可也没办法,脑袋和饭碗比死去的名字要重要的多。当然,避讳也不是针对一般人家的,即使皇帝家谱玉牒中写到皇帝名字时也要避讳,或用一块黄绫盖住名字,或只写庙号、谧号。

其次,在追溯祖先时,不准妄自攀援,只能以五世祖为始祖,或以带领全家或全族迁至当地的祖先为始祖。在清朝,只有皇家是最高贵的,其它百姓均是治下子民,如果攀援到几十代上百代之外的祖先也是皇帝,以帝族自诩,岂不混淆视听,引起混乱吗?以五世祖或始迁当地之祖为本家族祖先的上限,则一切人家最多只能是豪门世家,祖先也是子民,现在仍为子民,心安理得,不存邪念。

第三,结构上不准出现「世表」、「博赞」之类,以符合庶民身分。世表、传赞等是史书体例。世表在史书中只能用于皇帝国戚,达官显贵,传赞也不是普追庶民之家所应该使用的。为此,世表一律改成世谱,傅赞取消。同时,谱中还不准刊载祖先画像。

此外,对于明代以来家谱中经常采用的只供形容古代帝王诸侯的用词,如始迁为开基,置业称创业,造屋称启宇,复兴称中兴等僭妄之词,一律恢复原称。

第四,行文中遇到清代的年号,要换行抬一格写,有时考虑到不断换行,太浪费纸张,也可采用在本行空一格再写,以示尊崇。在行文中如有晚明的年号,一律删掉,换算成清朝年号,或直接写明唐王某年或桂王某年。

此外,文人惹祸全在笔端,因此,对于家谱中艺文类的文章严加审查,只要有违碍文字,一律抽改,更有许多在此时新修的家谱,干脆取消这方面的内容,不要艺文类,以保无虞。

在谱禁严格的时期,很多家族在家谱修成之后,不顾家谱不外传的规矩,恭恭敬敬地迭交地方官员审查,以保安全。

可是,宋代以后的家谱,都由私人所修和珍藏,很少会流传出去。再说,子孙给祖先改名字,本身就不符合传统的道德准则,家谱的序、传、艺文,通常是修谱人家用以炫耀家世之所在,不容粉饰,据实而言,又何以能够骄人。先人画像,原也是家谱的特色之一,如果去掉实在也是使人感到遗憾的。因此,即使在谱禁最严厉的时期,除了一些较为谨慎、或有在朝做官的家族严格遵守之外,一般家族大多没有严格遵守。尤其是乾隆之后,统治者对思想文化方面控制逐渐放松,再加上全国新修家谱数量激增,无论是哪方面,已没有精力或不可能再一部一部地审查所有家谱了,清代的谱禁也就逐步取消了。

 

乾隆年间两次谱禁(文摘四)

《孔子世家谱:稀世的私谱之冠》(节选自《家谱》/吴强华 著/重庆出版社/20061月版)

康熙《孔子世家谱》是孔氏家谱中质量较高的一部,24,共印100,其中10部朱印,90部墨印。家谱记载了孔裔二十派六十户的繁衍情况,这也是第一次在谱中确认孔裔的二十派六十户。

清乾隆九年(1744),71代衍圣公孔昭焕依例修谱,这也是孔氏家谱惟一的一次按照60年一大修的规定进行的修谱活动,全谱24,刊印120部。然而,该谱刊印30余年后,乾隆四十七年(1782),衍圣公府紧急颁布札令,将所有原本全数收回。原来当时适值谱禁高潮,清政府正在重点清查家谱中的僭妄、违碍字句,已经发生多起因家谱中用词或体例不当而遭地方官员举报的案例,孔府虽然地位尊贵,但也不敢无视当时的谱禁形势,于是便有了这次召回家谱的事件。家谱收回后,孔府删除了姓源和年表两卷,删节了大部分旧序和跋,精减了孔子事迹和历代名人事略,并修改了所谓的违碍、犯讳字句。改刊后的《孔子世家谱》为22,刊印165部。

或许是受到乾隆年间谱禁事件的打击,此后孔府便绝口不提修谱之事,嘉庆、同治两个甲子年都没有续修家谱。直至1930,孔府才重新设立谱局,开始了新一轮的家谱纂修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族谱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1、中国家谱的起源:原始母系氏族社会晚期至夏商;2.中国家谱的诞生:周代;3.中国家谱的勃发:魏晋南北朝;4.中国家谱的兴盛:唐代;5.中国家谱的转型:宋代;6.中国家谱的完善:明代;7.中国家谱的普及:清代及民国时期;8.中国家谱的新修:近50年。下面我就按八个阶段粗线条的给大家讲一下。第一阶段中国家谱的起源。起源在什么地方呢?前面讲过了定义是血缘集团,最原始的人类没有家族观念,不讲究血缘关系,像北京人可能有血缘集团吗?不可能。那个时候能不能产生家谱呢?不可能。因为家谱讲世系,讲同血缘老祖宗传下来。一直到旧石器时代的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当时的人已经感觉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同一个家族,同一个血缘集团,产生交往再组成夫妻,后面的子孙身体不健康、寿命不长。怎么办呢?要区分氏族,祖父是祖父,父亲是父亲,这个辈分也要分清楚。我这个家族跟其他家族也要搞清楚,我这个家族的人只能跟另外氏族的人结婚...
· 族谱的历史起源、族谱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要修族谱
家谱,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但第一部家谱是什么样子?修撰于何朝何代?是官修还是是私修?因为历史上缺泛记载,至今尚不得而知。到了宋代,由于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风气开始兴盛。于是家谱也日益多了起来。在这一时期...
· 中国刺绣的起源发展
传统文化中国刺绣发展已具数千年历史,但其到底起源于何时,尚有许多争议与分歧,有的赞成以现有文字记载来推定;有的赞成用现有考古成果来推定;也有的认为就凭民间传说也可以推定的。对此,我们不妨来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一、民间传说的刺绣起源传说周太王(约公元前十世纪)古公��父有太伯、仲雍、季历三子。季历之子姬昌最有才能,古公��父很想传位于姬昌,但按照当时的传承制度,又不能传位于姬昌。太伯、仲雍知道后,即出走到苏州一带,而使姬昌顺利继承王位。当时的苏州一带有断发纹身的习俗,尽管十分痛苦,但太伯、仲雍也入乡随俗,在身上刺上纹身。后来,太伯去世后,仲雍深感此俗不便,便召集一些当地头面人物来商议此事。恰巧,仲雍的小孙女女红(读工)正在屋内缝衣,一时不小心被针扎破了手,血流出来在衣服上形成了美丽的花朵。于是,小家伙灵机一动,便参照当地纹身的图案花样在衣服上试着刺绣起来。经过七天七夜的努力,终于做成了一件五...
· “杨姓”发展的起源史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隋朝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杨姓总人口约有427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是杨姓第一大省。“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易”组成。“木”指扶桑,也称杨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易”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姓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杨姓图腾,是远古三苗之一柯挪耶劳的族称,为现代杨姓苗支,他的祖先是兵主蚩尤。“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易”组成。“木”在这里特指扶桑,在《山海经》等中国古籍中记载:扶桑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初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汤谷又称作“阳谷”、“温源谷”。易、阳、羊、杨、扬、汤、蜴、蜥远古时为同义词!可以相互替代,所以“易”是“日升...
· 宋姓的起源和发展
宋姓作为一个中华名族的一个大姓,起源于西周时期。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039年,原商朝第30代君王帝乙的长子微子启被封国立地,建立宋国,建都商丘。商丘是宋氏的发源地,微子启也被称为宋氏始祖。那么作为原商朝帝王的子嗣缘何被周封地立国?宋姓又是怎么得来?微子启,子姓,名启,他本是商朝最后一代君主商纣王的哥哥,因为被封微国,所以也称微子启。在商纣王统治时期,微子启就以贤明著称,多次劝谏纣王行善施仁政,但是商纣王却置之不理,导致微子启出走微国,在此循民向善。在周武王灭商之后,微子启为保全商民不受侵扰,向武王请降,于是武王同意由纣王之子武庚在殷地继续领导原商民,并设置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监视其动向,俗称三监。然而在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即位,由于对摄政的周公不满,三监联合武庚作乱。在周公历时三年的平乱后,叛乱被平息。此后,周成王封微子启于原商地,建立宋国,微子启为宋国第一代国君。这样一直持续到公元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