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启发无数人)

2017-10-2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01
转发:0
评论:0
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启发无数人), 包容父母,这是一个最常面对,却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很多人都以为这是无关紧要的小

 

包容父母,这是一个最常面对,却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很多人都以为这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其实再严重不过。

 

它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成色,以及他人生的底色。

 

孟子言:“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对父母的态度,关乎的不止是孝顺,还是仁义。

 

 

包容父母,就是最好的孝顺

 

《诗经》中有一首送给父母至为沉痛的挽歌,名字叫《蓼莪》。里面有句话,感人至深: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意思是:爹爹呀你生下我,妈妈呀你喂养我。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想报爹妈大恩德,老天降祸难预测!

 

听来几乎让人落泪。比起这样的深恩,儿女就算多付出点,又算什么?

 

每位父母都不是完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像我们自己。

 

所以父母需要包容我们,我们更需要包容父母。而在这一点上,子女做到的,永远比不上父母。

 

有的父母爱唠叨,有的父母脾气不好,有的父母观念落后,有的父母固执。特别是父母年老了,头脑不好用了,脏了,臭了,脾气更坏了……

 

他们有多这样,你就有多不耐烦。而生活就在这些琐碎的小事上、每天的细节中。

 

人最真实的感受、最真切的心情,也是从小事和细节中来。能够照顾好那些小事和细节,就是安顿好了父母一生的心情。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的呢?

 

有一个公益广告,文案打动了无数人:

 

永远不要嫌弃你的父母行动迟缓,因为你永远想象不出,你小的时候他们是如何耐心地教你走路;

 

永远不要嫌弃你的父母学不会电脑,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在你小的时候他们是如何不厌其烦地教你认字。

 

没有人不会为这些话语动容。

 

所以《礼记》中说到“孝子之养”,首先就是“乐其心”,让父母心情快乐。生活是细水长流的照顾和陪伴,能够包容父母,就是最好的孝顺。

 

 

包容父母,最能体现人品

 

什么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品?其实就是一点:对待父母的态度,以及对待伴侣、孩子的态度。

 

因为他们都是我们最亲的人,而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忽视最亲的人,并在他们面前随便和放纵。

 

这态度,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包容上。

 

父母、伴侣因为爱而迁就我们,孩子因为敬畏而顺从我们,他们对于我们就是“弱者”。人对弱者的态度,比什么都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

 

《中庸》讲“慎独”——一个人的修养怎样,看他独处时是不是跟在人前一样,有秉持,不放肆。

 

父母家人是与我们难舍难分的人,与我们是一体的,所以对他们的态度,完全就是“慎独”的应有之义。

 

君子慎其独。所以君子,才是人品的典范。

 

 

包容父母的人,才大气

 

人生是一场修行,而父母正是我们修行的最初对象,也是最重要的对象。

 

一个连父母都不肯包容的人,他的心中是缺乏爱的,他的胸怀是不够大气的,他在其他人面前肯定也是一个斤斤计较、眦牙必报、不大气的“小人”。

 

做人如此,做事更是如此。没有大气,没有心胸,没有气魄,何以成大事?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也完全可以说“父母尚且不容,何以容天下”。所以《孝经》才会开宗明义地指出,孝,“始于事亲”而“终于立身”。

 

包容父母,就是改变命运的第一步。胸怀大志的人,首先要从容得下自己的父母开始做起,这是修行的第一步,也是真正的修行。

 

 

包容父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三字经》云:“子不教,父之过。”对一个人最大的轻蔑是什么?没家教。孩子有没有家教,则全看父母。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什么?就是因为四个字——“言传身教”。

 

从心理学上讲,孩子的成长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最多、最深的人是谁?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是他们接触最多、最亲近的人。

 

请所有父母牢牢记住一句话:孩子在童年时期所经历的,将深刻地影响他的一生,从性格到行为。这已经得到心理学上的一再证实,所以别给你的孩子留下一生的阴影。

 

所以父母对于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定要慎之又慎。特别是在对待父母这样重要的问题上,不仅会影响到孩子日后对你的态度,更会影响到孩子的品性。

 

我们自己不在日常生活中包容体谅父母,孩子熏染到的就是一种冷漠和自私,而这样的人从来都是难以为人所容、走不远的。

 

反之,则就是最好的日常教育。可以让孩子在一种耳濡目染之中,熏陶出一种对他人对世间,温暖的爱意、融融的善意和宽容的胸怀。

 

《增广贤文》所谓“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很多对父母态度不怎么好、不够包容的人,其实都是无心,只是因为完全的信任而完全的放得开。

 

但那放得开的正是自己不足的修养,对父母的伤害也是真真切切的,所以不能作为开解自己的借口,安慰自己的理由。

 

何况,即使无心,也是会为自己留下遗憾的。

 

古人的话,我听过最伤感的一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今人的话,我听过最伤感的一句,是“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有一种幸福叫父母在,未曾失去的人不会真正体会。与父母一同行走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光是如此珍贵,所谓的遗憾,就是我们在浪费。

 

寻常生活中那些对父母不包容、不耐烦的细节,正是那个浪费的沙漏,流走的是珍贵时光,积聚下的是不尽的悔。

 

请珍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无所不容
【成语】无所不容【成语】无所不容【读音】wúsuǒbùróng【解释】没有什么不能容纳。极言其宽广。【出处】明冯梦龙清蔡元放《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五回:“王敖曰:‘秦有并吞天下之势,齐、楚犹赵、魏也。为君计,不如托身于秦。秦王恢廓大度,屈己下贤,于人无所不容。’”清·龚自珍《太仓五中堂奏疏书后》:“是故君父之慈臣子,无所不容,教诲委曲,至夫斯极。”【成语故事】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十分嫉妒他弟弟曹植的才华,担心他会造反,于是让他出京去自己的封地,同时派监国谒者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一次监国谒者诬陷曹植。曹丕迫于太后的压力,只好降他为安乡侯,标榜自己对天下无所不容,何况是骨肉兄弟呢?【近义词】无所不包、宽宏大量【反义词】小肚鸡肠
· 赵匡胤何以得天下?
原文标题:宋太祖: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改变历史走向京戏里有一出戏——《千里送京娘》,赵匡胤拿着一根木棒送他的情人回家。从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赵匡胤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出身,他是世袭的军户人员出身,五代从后唐开始,朝代的转换都在将军手上。梁的创业之主是土匪,而唐、晋、汉、周的领导者都是北方胡人军队在胡汉合并后的军团将军。赵匡胤的爸爸就是这个军团的成员。这个军团很大,人也很多,跟近代北洋军阀差不多。赵匡胤是个中级军官的儿子,虽然军官兵没有世袭,不过军官的儿子往往也多从军。赵匡胤投靠郭威,郭威是一个军团的司令官,后来起来夺取后汉的天下,建立后周。他在郭威部队里的力量越来越大,不仅仅是靠他自己独立的力量,而是靠他的结拜弟兄的部队。所以赵匡胤他是从寄在人家底下的第二把手、第三把手,慢慢升上来的。有人说,黄袍加身那件事不大光彩。其实,黄袍加身就是“兵变”,这种事情过去发生好几次,不是只有赵匡胤一个人如此...
· 揭秘:刘备何以得分天下?
导读:自赤壁之战以后,天下三分,刘备尚得其一,依天下时局,刘备多次颠沛流离于诸侯中实力不显。为何他也能得天下?有人说,是诸葛亮的辅佐,也有人说是关张打出来的天下。事实上刘备自身的功劳并不可没!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最终成三足鼎立之势。曹操、孙权、刘备是那一时期的雄王名主。曹操任过京官,信息灵且见多识广,下手也快,挟天子而号令天下,尽占天时;孙权继承父兄所创之基业,依凭长江天险,虎踞江东,尽占地利;相比较而言,来自社会底层,织过草席、摆过地摊的刘备,比起曹操、孙权的境况要差得多,但刘备凭着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毅力,特别是通过不断地打造本集团的文化软实力,最终凝聚世道人心,占居人和优势,因而得三分之一江山。那么,刘备集团的文化软实力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刘备集团的主要文化软实力是占居道义高地。网络配图通过历史考证,魏蜀吴三家比较,刘备集团确系占居道义的高地。刘备行仁义、善待百姓,是有史实根据的...
· 无以自容
【成语】无以自容【成语】无以自容【读音】wúyǐzìróng【解释】容:容纳。意为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出处】《明史·徐溥传》:“此皆臣等无状,不足以启圣心,保初政。忧愧之至,无以自容。”
· 启发法
心理学心理学上“启发法”指用于解释人们如何进行决策、调整和解决问题的简单有效的概测规则,通常用以处理复合的问题和不完全的信息。这个规则在大部分情形下有效,但是在特定的情形下可能导致系统性的认知偏差。例如,人们觉得贵的啤酒比便宜的味道要好。这种认识在价格和品牌相关的时候是对的;高价加于不贵的品牌上会让实验的参加者们感受到,此啤酒比不贵的啤酒味道要好。这可称作“‘价格意味着质量’偏差”。许多探索人类决策者的“启发法”的著作出自阿摩司·特沃斯基和丹尼尔·卡内曼,对行为金融学有很重大的影响。哲德·吉格伦泽(GerdGigerenzer)提出批评,认为应该关注于“启发法”如何用于原则性的准确判断而不是产生认知偏差——“快捷而简朴”的启发法。理论化的心理学启发法广为人知的定锚和调整启发法可用性启发法代表性捷思法较少为人所知的感动启发法传染启发法努力启发法熟悉启发法频率启发法高潮结尾规则识别启发法稀缺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