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族谱,家谱中的削谱是什么

2017-10-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931
转发:0
评论:0
族谱,家谱中的削谱是什么,有道是“人必有家,家必有谱,谱必有训”。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宗族世系为首要内容的

有道是“人必有家,家必有谱,谱必有训”。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宗族世系为首要内容的史类文献,是家训传承的载体。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谱,是后代的根系之地。没了家谱,寻根问祖,无非水中捞月。

宗族编修族谱,制定家训,以期更臻完善,通常邀请名贤巨儒,宦游旧交,作序写传,参与考证。关于修家谱的含义,元代大儒柳贯有句话说得好:“大抵家之有乘,犹国之有史,郡邑之有志也。史不修,则国之治乱兴亡,不可得而见;志不纂,则郡、邑之政治得失、人才出处,不可得而见,然郡、邑之与国、家一理也。”

家谱起源,最少能够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准则,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古代专家,无不深谙谱牒之学。唐宋期间,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他们是文学,也是谱学大师。韩愈与柳宗元,推崇家学、家谱与家训,“三苏”与欧阳修,创立“苏式”与“欧式”的修谱范式,影响深远。

本来,古代既有修谱,也有削谱之规,但后者通常不为人知。关于削谱,通常有二:

一是招摇撞骗,搞乱宗族血缘纯粹之“冒谱”劣行,有必要严究,一经查明,予以削谱;

二是后代贪污腐化,蒙羞家风的,或者伤天害理,屡教不改的,予以削谱,开除族籍。

翻阅各种家谱材料,关于削谱的记载可谓不少。据史料记载,隋初,诏修定族谱曰:大姓世胄为国之梁柱,即李、刘、牛、郭、陈、皇甫、邵、鲍、任、郑十姓为国之柱;王、何、贾、蒙、张、杜、姬、杨、马、许、葛、庞、赵、桑、毛十五姓为国之梁,凡以上二十五姓合通婚姻。四海九州八十五郡,合二百九十八姓,许通婚姻。别有二千三百杂姓,史籍所不载或匪类,买谱接枝,虽有正谱,亦不许通婚。如有犯者,削谱。

宋代大清官包拯留给后代的家训,尽管只要短短37字,也提到了削谱:

“后世后代官吏,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以后,不得葬于大茔当中。不从吾志,非吾后代。”

包拯劝诫后世后代,当官不得贪污腐化,不然开除族籍,禁绝再回包家;身后,不得入葬包氏祖坟;不遵家训,不从吾志,就算不上包氏后代。这在封建时代,是非常严峻的家法,包拯吩咐家人,把家训刻在石头上,竖立在堂屋东壁,以警后人。

明代,浙江浦江郑氏7世孙郑钦、郑铉,8世孙郑涛重修6世孙郑大和所编纂制定的《郑氏家范》,重修的《郑氏标准》共有168条,可谓详备至极,实乃郑氏家法。其间的精华,首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中提到削谱的为:

讲廉政,从家庭视点制约为官者“奉公勤政,毋蹈贪黩”、“后代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削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

《郑氏标准》明确规定后代为官“有以赃墨闻者”,削谱除族籍,死后“牌位不许入祠堂”。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修谱,对一个宗族来说,树正风,宏祖德,修齐治平,有深远意义。削谱,更体现了宗族惩恶扬善,谨言慎行,遵纪守法,别具含义。希望人人做圣贤,家谱留美名,不被削谱,馨香百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家谱中所谓的削谱是什么?
有道是“人必有家,家必有谱,谱必有训”。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宗族世系为首要内容的史类文献,是家训传承的载体。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谱,是后代的根系之地。没了家谱,寻根问祖,无非水中捞月。宗族编修族谱,制定家训,以期更臻完善,通常邀请名贤巨儒,宦游旧交,作序写传,参与考证。关于修家谱的含义,元代大儒柳贯有句话说得好:“大抵家之有乘,犹国之有史,郡邑之有志也。史不修,则国之治乱兴亡,不可得而见;志不纂,则郡、邑之政治得失、人才出处,不可得而见,然郡、邑之与国、家一理也。”家谱起源,最少能够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准则,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古代专家,无不深谙谱牒之学。唐宋期间,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他们是文学,也是谱学大师。韩愈与柳宗元,推崇家学、家谱与家训,“三苏”与欧阳修,创立“苏式”与“欧式”的修谱范式,影响深远。本来,古代既有修谱,也有削谱之规,但后者通...
· 家谱中削谱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宗族世系为首要内容的史类文献,是家训传承的载体。人只要有家,就必然有谱,而谱中必然也就有训。家谱是后代的根系之地,是后代赖以生存的精神之源。那你知道家谱中削谱是什么意思吗?跟着族谱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元代大儒柳贯有说:“大抵家之有乘,犹国之有史,郡邑之有志也。史不修,则国之治乱兴亡,不可得而见;志不纂,则郡、邑之政治得失、人才出处,不可得而见,然郡、邑之与国、家一理也。”从中可以见得修家谱的意义。图源网络家谱在我国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了,最早是在先秦时代,周朝已有史官修谱准则。在唐宋时期也发展了许多谱学大师,比如“三苏”和欧阳修就创立了“苏式”与“欧式”的修谱范式。古代修谱有相关的准则,而削谱就是针对族中行为不良的人的惩罚措施。关于削谱有两种情况。一是招摇撞骗,搞乱宗族血缘纯粹之“冒谱”劣行,有必要严究,一经查明,予以削谱;二是后代贪污腐化,蒙羞家风的,或者伤天害...
· 家谱,族谱中“字辈”岂能乱写?
字辈,也叫做字派、班辈、班派、排行,是指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辈份的字(多为名字中间的字),俗称派。其意蕴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中国古代一种特别的“礼”制,它一直延续到现代。家谱的行辈字派是家谱中尤其重要的内容,一般由家庭中的某一位名人制订,编成几句吉祥话,有的文人甚至将其写成诗,比如浙江《唐氏宗谱》的行辈字派是“福禄永昌隆,和良端世美,才智瑞宁聪”;湖北《汪氏宗谱》的行辈字派是“正大光明,成先于后,世泽延长,齐家有猷。”由于各种原因,自五、六十年代以后,世人对字辈谱变得陌生,这种现象在年轻一代更是明显。【来源】字辈的形成是为了分尊卑,别长幼。此处的尊卑并不是指政治地位上的尊卑,而是指家族内部辈分的高下。由于字辈的这种能够分尊卑、别长幼的功能,也就为其他一些需要分尊卑、别长幼的群体所借鉴,如宗教教派、社会帮派、武林门派等。【形式】如果说...
· 宗族谱中,领谱字号又是什么?
为了保持家族的纯洁,防止外姓冒族认宗,中国家谱修好后,家谱数量按房、支数目印刷,家族内部发行,且秘不示人。各房各支按字号签字领取家谱,对收藏家谱、及时验谱都有具体规定。不少家谱以千字文“天地玄黄……”编成字号,各房各支按字号领谱。如《(安徽祁门)方氏宗谱》(同治十三年)根据本家族共计40个房、支数目,就以“天地玄黄、宇宙洪昌、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40字作为各支派领谱字号,如无编号图书,即同伪谱,不准联属宗派。《(江西婺源)槐溪王氏支谱》(咸丰六年)、《(安徽休宁)紫庄朱氏宗谱》(康熙二十九年)等家谱亦以“天地玄黄”千字文作领谱字号。有些家谱则按“三纲”、“五常”伦理,专门编列字句,作为各房支领谱字号。如《(安徽祁门)京兆金氏宗谱》(民国21年)就编立“孝弟传家本、忠信治世规、礼义生道德、廉耻立身基、诗书贻燕翼、俭让绍裘箕”三十字号...
· 家谱(族谱)的解释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皇帝的家谱称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明]叶盛《水东日记・范氏家谱世系》:“吾家唐相履冰之后,旧有家谱。咸通十一年,一枝渡江,为处州丽水县丞,讳隋。”《宋史・艺文志三》:“司马光《宗室世表》三卷,《臣寮(liao)家谱》一卷。”[清]龚自珍《序》:“由是胪而为家谱,则史表之遗也;广而为家乘,则史传之遗也。”赵树理《三里湾・从旗杆院说起》:“有些人听汉奸刘老五说过,从刘家的家谱上查起来,从他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