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和氏的区别
当今,姓氏被当成了一个词,其实姓和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根本不是一码事儿。
中国人在母系氏族社会的时候就有“姓”了。是跟母亲的姓。“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
“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氏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它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如黄帝,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 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礼不娶同姓”,“父母同姓,其出不蕃”(《左传》),“同姓不婚,恶不殖也”。
周王室及其同姓封国和鲁、郑、卫、虞、虢、吴、燕等国都是姬姓,异姓封国如齐是姜姓,秦是嬴姓,宋是子姓等等,上古同姓不婚,贵族妇女的姓比名还要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例如:孟姜、伯姜、仲姜、叔姜、季姜。上古时的“百姓”既是指百官,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民亦有“姓”,因此“百姓”一词的含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姓氏大量产生的时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春秋时期。周代制度规定,周天子的嫡长子将来继承王位,称为太子,其余的儿子统称王子,王子的儿子称王孙,王子和王孙统称王族子弟。诸侯的儿子除了太子外均称公子,公子的儿子称公孙,公子和公孙统称公族子弟。王族和公族可以封国为氏。公孙的子孙不属于公族,他们以其祖父的名或字为氏,也可以其他方式命氏:以受封的邑名为氏,以所居的地名为氏,以官名为氏,以技艺为氏,以祖先的谥号为氏。这样,大量不同的氏就由此产生了,其数量远远超过姓的数量。在这一时期,“姓”是固定不变的,而“氏”却时常变化。因此往往出现父子同姓不同氏,或姓虽不同,氏却相同的现象,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可有不同的氏。氏的这些变化往往反映了贵族的地位和职权的变更。如战国中期的商鞅,他原本是卫国公孙后代,所以又叫卫鞅和公孙鞅,秦国封他为商君后,他又称为商鞅。 姓和氏的区别
战国时期,由于政治环境发生了变化,姓和氏的原始意义已经逐渐淡化了,姓与氏逐渐合而为一,姓氏由大的族群符号演变为家族符号。夏商周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他望明贵贱。但是到了后来,氏族制度混乱,所谓姓在事实上趋于消亡,而氏与姓渐趋混淆,没有人能分的清,同姓不婚就变成了同氏不婚。因而周代的男子贵族,因同时拥有“姓、氏、名”三个称呼。也就是说随母姓的是“姓”,随父姓的是“氏”。所以现在的祠堂为“某氏祠堂、某氏宗祠、某氏族谱、某氏家乘、某氏家谱”,不会存在“某姓祠堂、某姓宗祠、某姓族谱、某姓家乘、某姓家谱”,如果有哪就闹大笑话了。
那么男子称什么呢?一是贵者称氏;二是贱者则以职业概括之。如奕秋、庖丁、匠石、医和、优孟,这些职业名后来才成了姓。当时是通称。假如你是姓张,那么现在陌生人问你“贵姓”,通常会答我“姓张”,不会答我是“张姓”。传统说法及书写是“张氏”而不会写成“张姓”,更不会写成“张姓氏”,写成后两种的就是哪些“姓氏不分的人”。如果有人写成“张姓”就意为随母姓,所以按传统写法是“张氏”,随父姓,随父传承。如果写成“张姓氏”,那是传统文化的文盲写的。
首先将姓氏混用的是司马迁,他在《史记》里将秦始皇写作“姓赵氏”,将汉高祖写作“姓刘氏”。自从司马迁以后,或者说自从汉代以后,姓氏二字的原始含义模糊了,实际意义成了专指姓了。不过,咱们的近邻印度的种姓制度还是根深蒂固的,明显的例证是不同的种姓不能通婚。课外知识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中,用来区分人群或等级贵贱的标志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姓氏文化。直到今天,姓氏文化仍旧是体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现行的姓氏,是在远古姓氏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随着母系社会的分化和瓦解,随着氏族社会的巩固和发展,远古姓的概念逐步被削弱,被淡化,被遗忘。从黄帝以后到西周初始近一千多年的时期内,姓已逐步变得可有可无,氏乃是一个人的主要称谓符号。现今的姓氏,多数确立于春秋至秦汉时期,有的则更晚一些。在这一时期,姓和氏之间的远古概念和差别已经逐步消失,人们干脆把姓氏合一,“姓”开始成为姓氏的总称,亦即现代姓的真正含义。由于现代社会传承是以父传承也就是氏的传承,因此姓氏的核心是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