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追寻“直”姓家族的前世今生溯源

2017-07-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075
转发:0
评论:0
追寻“直”姓家族的前世今生溯源,在河南、山东、河北、安徽……上年纪的人总爱对年轻人说:“咱是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

在河南、山东、河北、安徽……上年纪的人总爱对年轻人说:“咱是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的人。”为了证实这种说法,老人们总是让孩子们看小脚趾甲,说凡是过去从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迁出的,最小的那个脚趾甲都是两瓣的。歌谣和传说标示着历史对 “老鹳窝底下”事件的记忆。而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笔记史料的记载,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共812个,移民分布共18个省(市)、500个县(市)。这其中就包括直姓。

  朱元璋决定移民屯田

  在西平,提起直东钍没人不认识,这不光因为他是西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还因为他那稀有的、让人记忆深刻的姓氏。要是有人追根他的姓氏,他总会斩钉截铁地告诉对方:“我的祖上是山西省洪洞县老鹳窝底下的人。”而关于姓氏的故事,他每次都讲得有声有色。

  “这一切,还要从元末明初说起。”直东钍说,他1984年出生在鹤壁市浚县白寺乡东许庄,大学毕业后通过招警考试进入上蔡县公安局工作,现任西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一中队代理中队长。6月7日,记者找到直东钍,听他讲述关于直姓的故事。

  宋朝灭亡后,在一百多年的元朝统治中,统治者对农民的盘剥是异常残酷的。到了元末,不堪忍受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农民举行起义。官方农民起义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当时中原地区又接连发生水、旱、蝗、疫四大灾害,天灾和人祸折磨得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地‘人烟断绝’。为了求生,农民起义更是不断爆发。元军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直东钍告诉记者,后来,朱元璋出兵江淮,派徐达、常遇春北伐,进取山东,收复河南,北定京都。后来虽然结束了元末长年的兵灾,但水、旱、蝗、疫已使中原之地“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墟”。

  山西与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相比,却是冰火两重天。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那里大部分地区风调雨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加上邻省难民流入山西,山西人口更加稠密。

  明朝建立以后,由于中原地区人、粮剧减,不得不把许多州、府降格,开封就由上府降为下府。洪武十年,河南等布政司所属州县“户粮多不及数”,“凡州改县者十二,县并者六十”。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此时的朱元璋决定移民屯田。

  大槐树下的思念

  据史料记载,从洪武初年至永乐15年,50余年间组织了8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涉及18个省500多个县市的882个姓氏。山西是人口稠密之地,而当时的洪洞县又是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民众外移自然首当其冲。山西《洪洞县志》以及洪洞县《大槐树志》记载,明永乐年间,当地官府曾多次在大槐树左侧的广济寺集中泽、潞、沁、汾和平阳没有土地的农民以及人多地少的百姓迁往中原一带,并给所迁之民以耕牛、种子和路费。

  当时,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着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告诉孩子:“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在何地,都说古大槐树处是自己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此后,解手便成了的代名词。

  移民到了新的居住地点,一片荒野,只好自己建屋造房,开荒种地。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他们大多在自己新居院子的大门口栽种槐树,以表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有些移民到迁徙地后,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红铜(与洪洞谐音)营、蒲州营、长子营等,表明这些居民是当年从赵城、洪洞等地迁去的。

  大槐树有“御灾抗患”之功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中原人没有忘本,以后不论走到山南海北,只要一说是老鹳窝底下的人,都亲热无比。中原地区少见老鹳而多见老鸹,后来人们就把“老鹳窝”说成了“老鸹窝”。

  在后来人的心中,“山西移来者”的观念影响是深远的。传说,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纪律严明,由陕西打往北京,一路对百姓秋毫无犯,但后来进入山西洪洞县,却突然不是那么遵守纪律了。李自成拿几个带头违犯纪律的小头目问罪,审问之后,得知士兵们原来都是“大槐树老鹳窝底下的人”,混乱是出于对家乡的感情。李自成不但没有问这些人的罪,反倒放假3天,任将士们寻亲访旧。

  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些有关迁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掠。到洪洞后,士兵来到洪洞大槐树处,纷纷下马参拜,互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但没抢掠,而且将财物供奉于大槐树下。大槐树“御灾抗患”之功为人们所称道。

  而传说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人的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并留下了“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的传说。

  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时,洒下了多少伤心泪。如今,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而槐乡的后裔这时也已遍布全国。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笔记史料的记载,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中包括直姓。

  “愿直姓同胞永远心连心”

  “愿直姓同胞永远心连心。”直东钍告诉记者,在老家东许庄,姓直的有1000多人,每年过年的时候,村里就有老者续写家谱,“我在老家的时候见过家谱,很厚的一本。”

  洪洞大槐树现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思乡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久久不肯离去。

  据了解,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

  歌谣和传说标志着历史对发生在明代的一串串惊天动地的“老鹳窝底下”事件的记忆。历史上的直姓名人有:汉朝有御使大夫、塞侯直不疑以及直相如、直坚;明朝有永乐举人直广、汉源知县直凌霄。单就直姓的姓氏来源,记者查找资料得知,直姓有以下五个出处: 一、《姓氏考略》注引《国语》云:“‘晋之先有直柄。’为直氏之所出。”《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云:“此当系出姬姓。”是黄帝后裔。二、《姓考》记载:“舜裔直伯之后。”《国语》谓:“晋之先,直柄。”如此则当系出妫姓。追根溯源,则是黄帝后裔,因为妫姓出自黄帝之后。三、《姓苑》云:“楚人直躬之后。”因为楚国公族是黄帝后裔,故此直姓亦是黄帝后裔。四、藏族之直姓,唐朝即已产生。五、直姓应该是起源于鲜卑族的直勒氏,直勒氏晋时有一部分改成了谢姓,也有一部分改成了直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南薛楼薛姓的前世今生
在虞城县张集镇有一个村庄叫南薛楼,说起村庄的来历,就要先从薛姓的渊源说起。据历史记载,山东济宁、滕州为薛姓发源地。后又迁江苏邳州。有资料表明,战国时薛姓已分布于湖北、湖南、江苏、河南、山西、河北等境内。明初,薛姓作为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河南、陕西、山东、北京等地。明清两代,薛姓渡海到台湾者,闽籍较多。此后,有的又远播海外。如今,薛姓已广布全国,其分布以江苏、山西、陕西、河北、福建等省为多。薛姓在千百年来为避战火,辗转迁徙,远近皆有。南薛楼的薛姓是怎么来的呢?据考究,明朝初年,薛氏始祖薛至德自上海随家族移居中原,先在温邑(今河南省温县)教书,后携家眷辗转迁至夏邑县,依然以教书为业,并在此育有三子。明朝宣德元年(1426年),薛至德夫妻卒后,老大薛福庐墓三年,随后率领老二薛禄、老三薛寿,由夏邑迁至虞城杨集乡(今镇里堌乡)李氏公庄安家立业。到了明朝泰昌元年(1620年),...
· 青瓦的前世今生
青瓦历史悠久,其美观、价格低廉、防雨保温成为中国传统建筑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青瓦的性价比不用过多介绍,历史是对它最好的赞美,时间就是对它最好的考验。青瓦久经不衰一定有它的道理。青瓦是由粘土烧制的,呈青灰色。由于它具有极强的粘性,青瓦适用于混凝土结构、木结构、钢结构、砖木混合结构等各种结构新建坡屋面和老建筑平改坡屋面,铺屋顶用的建筑青瓦形状有平形,半圆形,拱形等。青瓦的历史渊源,要从制造工艺上开始说起,青砖青瓦可以说是建筑房屋中的不二选择,它的外色,讲究的是润色光泽,与自然相辅相成的搭称,厚实的外表带给人们的更是一种安全感。古法烧制而成的青瓦,效果通气耐风,是现代仿古建筑的第一选择。青瓦隔热效果极好,我们可以看到有的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房顶有时也铺盖着一层青瓦。除上述之外,青瓦在收藏价值上也有显现,青瓦从它的质地、色泽上被很多人拿来作为茶具、餐具使用。从古至今随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上好...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南的前世今生(七)
然国藩以一介书生,兴师灭贼,殊非易事,其中艰难险阻,不问可知。其间朝廷猜忌、同僚掣肘,对手亦非易与,而其卒能成功者,非有天佑神助,实因曾氏有常人所不可及处也。吾观曾氏之为人,概而言之,可谓狠、忍、诚、谨、谋也。咸丰三年,曾国藩在长沙办“审案局”,常常不经地方就直接将人“砍头”、“杖毙”,“旬月中,莠民猾胥,便宜捕斩二百馀人”,名曰“乱世用重典”,实借杀人以立威,是故地方物议,曾“剃头”的绰号也因此而来。其后湘军所为,亦秉此风,九江、安庆、南京,不仅杀太平军,平民无辜被杀者亦不可胜数。国藩尝欲湘军“无惑于妄杀良民恐伤阴陟之说,斩刈草菅,使民之畏我远于畏贼”,而江浙等处地方绅耆果有“官军不若长毛”之叹。似此等狠法,固非常人所能及也,虽曰“杀人手段救人心”,然如此草菅人命,毋乃太过乎?主席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余以为服则不可不...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南的前世今生(二)
历史嘛,都是由人构成的,既说湖南的历史,自然不能不提湖南的人文。远古时期,生活在湖南一带的部族有三苗、百濮与扬越等,这些部族应该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文化,至于这些文化的留传对后世的湖南人有多大的影响,这就比较难说了,应该来讲还是有的吧。虽然古代的楚人自称“蛮夷”,但那时的湖南应不至于太蛮荒。我们说的“三皇五帝”,就都是楚国建立以前很久的事。但这“三皇”中的地皇炎帝(神农氏)和人皇黄帝(轩辕氏)就都来过湖南,其中关于神农氏的传说还挺多,如“嘉禾”的地名就来自“天雨粟”的神话,说“神农拾之以教耕作”,又说神农氏因尝断肠草而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即茶陵(今炎陵)。这当然只是传说,但炎帝部落生活在湖南一带,则不是没有可能。“五帝”中的舜帝则据说是为了远征三苗而来的湘南,“大救星”毛的家乡韶山据传就是因为舜曾在此演奏过“韶”乐而得名。舜死于苍梧后,又有“二妃哭舜”的传说,湘江特产“湘妃竹”据说就是她俩...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南的前世今生(五)
然而,第一个和太平军交手过招的湖南人并非曾国藩,湘军也并非湖南的第一支民团武装。广西事起,清廷想到的第一个要起用的大臣是林则徐,可惜“则徐道卒”,于是起用了一个叫李星沅的湖南人代为钦差大臣,不想到广西没几天也病死了。时清军副都统乌兰泰手下有个新宁人江忠源,练有乡兵五百人,号“楚勇”,是湖南出境“剿贼”的第一支武装。咸丰二年,江忠源带领这支民团在广西连战连捷,太平军将趋湖南,遭江忠源截击于蓑衣渡,南王冯云山中炮死,此为湖南人一挫太平军。江忠源举人出身,道光末以乡兵平雷再浩之功擢知县,咸丰元年起参与太平军及各地“会匪”,三年间官至二品,咸丰三年战败自杀。杨度诗“江公为护死友骨,道路三千自奔走”,即指江忠源当年的一段异行义举,和去年的衡阳“背尸老汉”倒是古今相映。江虽早死,然其所上言兵事一疏颇有可观,《清史稿》谓为大局成败所关,其大略曰:严军法、撤提镇、汰冗兵、明赏罚、戒浪战、察地势、严约束、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