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俗语揭露盐商望族当年有多牛!
家族文化有三大基本组成部份:家谱、祠堂、字辈。
家谱,又称族谱、祖谱、宗谱等,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从远祖到子孙世系传承之书本,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可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洞察社会、了解民俗、谋求发展等参考之用。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各民族都兴起了撰修家谱。
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家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家谱时,必然要提出鲜明的宗旨,其千言万语可概括为:继承先辈遗志,搞好自身建设,希望后裔繁荣。为达此目的,自然要定出些规章制度,要求所有族人共同遵循不得有违,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家谱族谱中的字辈。
字辈,即字辈谱,又称排行、行第谱,是记载家族世系人名的排行用语句、或对联、或诗文。后代族人在为子孙起名字时,一般都要遵循字辈谱的顺序规定,头一个字必定是姓氏,或王或李,第二个字必定是该辈分中规定那个“字”,第三个字才是该人具体的“名”,这样才能世次不乱,辈分分明。
字辈是在制定家谱或修订家谱时撰写或续写的,其意均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总之要寓意吉祥美好。据考察,最正式的字辈应该是起源于宋太祖赵匡胤,他为其后代规定了十三个字辈,同自己的匡字一共十四个字,构成一幅对联“匡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
祠堂,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氏、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大都建立有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多种用途。
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就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如举行春秋年节重要聚会等;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甚至外姓人等都可在这里上学。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
搞清了家族文化中这三个基本概念,再来看看我们自贡盐商中位居“老四大家族”之首的王三畏堂是如何产生、发展、嬗变的。我之所以选择王氏家族来谈,主要原因有三:它是自贡盐商第一家;我亲姑妈是王三畏堂的媳妇;我参加过王家几次大的寻祖宗亲活动,特别是参与见证过前几年隆重举办的“王氏家谱百年回归展示会暨王氏家族文化研讨会”。要知道,在经过大的战争灾难和社会后,要保留或寻回家谱族谱是多么不易,王三畏堂的后裔就是为数不多的幸运者。
从对王氏家谱的研究和与王氏后裔的交往摆谈中,我逐渐理清了这个庞大家族的来龙去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解决四川人口锐减城乡荒芜的惨象,下诏“湖广填四川”。时有湖广麻城县孝感乡人姓王名久禄者,携男女老幼22人于洪武四年(1371)入川落业泸县,后裔又迁居荣昌。此公陵墓现尚在泸州方洞镇,是为入川始祖。久禄公第七世孙王心二、王心七俩弟兄携子侄思孝、思稷等于成化年间(1465-1487)从荣昌来富顺县仙骡井(今大安区扇子坝一带)“煎盐为业”。心二、心七为王家自贡始祖。
一百多年后的明末清初,四川又遇“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战乱频频,整个巴蜀民不聊生,在富顺一带落脚谋生的王氏先人纷纷逃离,去云贵等地或撤回湖广老家。几十年以后,到康熙三十三年(1694),朝廷又下诏组织历史上的第二次“湖广填四川”,王氏先祖们又从四处回到自流井。
这时已物是人非,什么家产、家谱、祠堂都“清不到魂头”了。这些自称是王心二、王心七的王氏后裔们,决定“同姓联宗,共谋发展”并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建珍珠山“宝善祠堂”为王氏总祠,各家以齿为序分别定为“金、木、水、火、土”五支,规定以“仁、义、礼、智、信”为字辈重修家谱,可建分祠。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本源论,五行学说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宇宙、自然、人体是由这五种本源相生相克衍生变化所构成的,这是宇宙世界的物质属性;而仁、义、礼、智、信则是作为人在道德精神层面上应该追求的东西。这些理念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各家的精髓。
清末民初,“王三畏堂”在当时的自流井和贡井地区名气极大。其创始人王朗云自清朝咸丰年间开始开发井灶、经营盐业,后来产业越来越大,最终成为当时自贡最大的盐商。
“王三畏堂”系取孔子“君子有三畏”的本义,发展制定为“敬畏天地,敬畏朝廷,敬畏圣人之言。”作为堂名告诫子孙:作人随时随地要“三畏”,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王朗云从政治上、经济上、社会名声上都将王氏家族推上了顶峰。
咸丰十年(1860),王朗云倡导修筑大安寨以防战乱,后成为百年安稳无虑的三畏堂寨堡,同治十二年又在板仓坝修建分祠玉川公祠,以纪念其祖父王余玉川(王家入川第十四世祖木支礼字辈),后办为自贡第一所新学——王氏树人学堂。自贡民间有句流传了两百年的俗语“不姓王不姓李,我就不怕你!”正是王朗云时代产生的。
当初建宝善总祠时制定的五言字辈,经过百年左右时间,不够用了,经后来续修家谱时,就增补成一首五言绝句诗:“仁义礼智信,五常大典明。诗书延世泽,孝友振家声。”要求三畏堂子孙后代人人能背能讲,简而言之,大意就是:仁者爱人,见义勇为,待人有礼,智慧聪明,言而有信。这五条是孔孟之道最精粹最常态的,要作为家族的重要法典来搞明白。教育后人要尊老爱亲、敬友读书,以此来保持良好家声,延续吉祥福份。以“五常”为纲,强调的是“诗书、孝友”两要素。这和我们邓氏家族字辈核心“应以诗书纯旧德,宜施孝友继前光”是如出一辙的。
在宝善总祠“以善为宝”、在三畏分祠“三个敬畏”精神感召下,在仁义礼智信字辈诗的熏陶下,王氏后裔中才人、能人、善人出了不少,除前面已提到过的“王四大人”王朗云外,还有王三畏堂末代优秀掌门人“王大善人”——王德谦。
王德谦虽然“生于末世运偏消”,但他却用自己非凡的智慧和能力引导了一个庞大的盐业生产经营集团平安转型着陆。特别是他在抗日救国献金运动中,个人捐赠1500万元(法币)创全中国之最,受到国民政府最高规格的表彰;在他总理三畏堂20年期间,持之以恒地对工人农民城市贫民广散钱财扶贫济困,还对社会捐资助学、修桥补路献爱心,被当时自贡各界誉为盐都“第一善人”。
创建250多年的珍珠山王宝善总祠,也办过学堂,被孙中山以肇造民国元功追赠为“大将军”的辛亥革命先烈内江喻培伦,就曾在该校读过书。解放后改为珍珠寺小学,乒乓球世界冠军童玲也在这里读过书。据说过去门楣上曾有副楹联:弟兄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这也间接体现了当初“脉分五支”“以善为宝”的宗旨。这本应该是处珍贵文物的大宅院如今已不存,真可惜!
板仓坝的玉川公祠已有140多年历史,曾引进日本教师和西洋教学方法首开盐都办新学之风,先后培养出军工专家王道周、科学院院士王方定、左翼作家王余杞、全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怀安……玉川祠至今保护完好,大门上有副对联:“支系下邳于太原,瓜绵瓞衍;世居江阳之自井,玉润金熙。”清楚道出了王氏家族的来龙去脉和美好憧憬。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在家族文化中,如果说修家谱、建祠堂都是要出钱出力甚至举族而为之的话,那么知家谱、用字辈,就是个人享受家族文化资源的美事了。在过去,哪怕你一字不识无文化,只要你略知家谱,背得字辈诗(这是很容易的事),你就可以凭借这张家族宗亲“联络图”、闯荡社会“通行证”,大胆闯江湖了。
当你遇到困难时,只要找到同一个姓氏的人,你就可以排字辈、寻根底,往往容易找到或远或近的同宗同族人。“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同族人”,于是,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当然这还得有个风清气正,“太平世界,朗朗乾坤”的社会环境。如果是泛滥、盗贼横行的大环境,那就一切又当别论了。
国有史而知兴替,家有谱而明世系。家谱,作为一个家族的人文史、聚散史,可读、可鉴、可续。家谱,维系着后世子孙的骨肉亲情。重回自流井的王氏后裔们分外重视修谱续谱,从清嘉庆八年(1803)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百年时间就四次修谱。
四修谱由王家第十八世孙王世藩主编,宣统元年(1909)由成都蔚成公司印制。遗憾的是,以上多种版本皆在历次战争和中流失或被销毁,百般寻求而难得。许是后裔心诚,感动苍天开眼,宝善堂总祠三畏堂后裔第二十一世孙王明全终捞针找回一套(12本)四修谱,从出版到找回已经整整百年了,真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两座祠堂,一部家谱,记载演绎着自贡王氏家族的源流兴衰。只要有人脉延绵,只要有家族文化传承,就会展现并记录家族后裔一代代演出的人间大戏。
有感缘来缘散,谱去谱归,笔者得七言诗一首:
两来自井是奇缘,湖广麻城接大安。
金木水火土具备,仁义礼智信齐全。
珍珠早建王宝善,釜水环流美玉川。
三畏祠堂逢盛会,百年家谱喜回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