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古时候行刑的刽子手为啥都不愿意磨刀?

2017-07-0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08
转发:0
评论:0
古时候行刑的刽子手为啥都不愿意磨刀?,  中国历史上曾有一种流行了很多年的刑罚手段,就是斩首,手起刀落犯人就死在刽子手

   中国历史上曾有一种流行了很多年的刑罚手段,就是斩首,手起刀落犯人就死在刽子手的砍刀之下,当然这个刑罚是离不开刽子手的存在的,但刽子手们有一个习惯,就是哪怕是砍刀再钝都不会磨刀,再钝都要接着用,有的时候刀钝到砍一个犯人要砍十多刀才能彻底砍死,实在是对犯人的无限折磨。不过为什么在外人看来本应该锋利至极的刽子手的砍刀却如此钝呢?钝的刀不仅对犯人是一种折磨,就连刽子手砍起人来也是十分费尽的。

为什么刽子手从不磨刀?再钝都要接着用,有时连砍十几刀犯人才死

清朝刽子手

曾有一位叫做露西的美国作家在回忆录《一个美国人在中国的旅居》中记录了自己在中国关于刽子手的所见所闻,作为在安徽传教的传教士,她与安徽总督的一个姨太太有着亲密的来往,她就在姨太太的佣人口中得知前几日刽子手处决一名犯人的时候因为刀太钝了,连续砍了十五刀才将犯人的脑袋砍下来。这件事情让信奉基督教的露西触动很大,她将这件事上报给了安徽的总督,希望刽子手在处决犯人之前能将砍刀磨得快一点以减轻犯人的痛苦。 

为什么刽子手从不磨刀?再钝都要接着用,有时连砍十几刀犯人才死

影视截图

可是整个安徽安庆,没有一个磨刀匠愿意为刽子手磨砍刀。就连刽子手都宁愿自己多废力砍几刀也不愿意自己磨。因为磨刀匠认为刽子手的砍刀是十分罪孽的刀,沾满了人的鲜血,怕自己碰了之后也会沾染厄运。而刽子手认为这把杀了很多人的到沾满了各个鬼魂,如果磨了刀就成为了杀死他们的帮凶,会加深自己本来就已经很重的罪孽,然后减少寿命。所以自从自己干这行,将砍刀买来,就从未再磨过,毕竟刀的钝与否都改变不了犯人将死的事实,只不过是多砍几刀和少砍几刀的区别。而且那时候年代动荡,也没有人会愿意为此买一把新刀,所以一把钝刀就一直用下去。

为什么刽子手从不磨刀?再钝都要接着用,有时连砍十几刀犯人才死

刽子手

除了不磨刀,刽子手还有很多讲究的规矩,比如说在他们砍完犯人头回家的路上,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是不能回头的,要一路向前走到家,然后将刀放起来,让自己家人用竹竿轻轻打自己的身子以去除阴气,再跨火盆,结束一系列的除鬼动作后才能入睡。

为什么刽子手从不磨刀?再钝都要接着用,有时连砍十几刀犯人才死

影视截图

古代刽子手们的地位都很低,都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但他们干这么一个没有人愿意做的职业,拥有着很高的收入,毕竟大家都觉得很晦气都会选择回避,所以刽子手就算拥有高收入也不太受人待见,因为认为他们欠了太多的阴债,别人都怕影响到了自己。所以很多刽子手都是一个人孤孤单单没有妻子孩子,最终也是一个人孤独终老,十分悲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刽子手行刑的时候,为什么要往刀上喷一口酒呢
刀起头落,如清风飘落”,一般在电视剧上都是这么演的:一个赤裸上身的大汉,喝一口酒喷在刀上,然后手起刀落,头和身体分离,有的为了效果,还在刽子手的脸上撒上几滴血,那么,古代刽子手砍头在刀上喷酒是什么道理呢?在古代,刽子手是个特殊的职业,以杀人为生。直到清朝灭亡,1932年时民国才正式决定,废除刽子手这个职业,用枪决取代。民国时期,一个巡警的月收入才8个银元,而刽子手则有50个银元,相当现在近三万元。高收入就有高风险,虽然是正当职业,却毕竟以杀人为生,行业有许多忌讳!有一种说法是,刽子手手中拿的刀叫做“鬼头刀”,鬼头刀也是很有灵性的,刀也是有灵魂的,所以他也要像刽子手一样喝酒壮胆;另一种说法是为了磨刀,用沾过酒水的刀会更加的锋利,手起刀落犯人不会有太多的痛苦;还有人说是刽子手为了耍酷、消毒等等。刽子手的刀都是自己带的、自己的东西,下次还是要用的所以要好好保护。在刀上喷酒是防止死者的血液沾在刀上...
· 古代刽子手行刑前,怎么都往刀上喷一口酒?
说起这监斩砍头,大家在电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通常都是一个赤裸上身的大汉,喝一口酒喷在刀上,然后手起刀落,有的为了效果,还在刽子手的脸上撒上几滴血,那么,古代刽子手砍头在刀上喷酒是什么道理呢?砍头真的这么容易?虽然电视剧里通常都没砍成,紧要关头都会有人来救,但在古代这些是的的确确存在的。而且对于通过刽子手来行刑,延续了几千年,一直到清朝灭亡了,才被取消,在民国成立许久后才正式采用枪决的方式,这起码比砍头这种方式好多了。而且,在古代,刽子手是个特殊的职业,因为是以杀人为生,所以有很多的忌讳,但也有很高的收入,比如在民国时期,一个刽子手的收入有50个银元,相当于现在的三万。但高收入就有高风险。我们言归正传,说这为什么要喷口酒呢?对于这个,有好几种说法,一般的说法是为了壮胆,因为临死之前任谁都会打心眼里害怕,所以喝口酒,还有的认为这是一个祭刀的仪式,就像监斩都是等到秋后,还有午时三刻,这都是有讲究...
· 送他豪宅都不要,第一忠臣演变第一奸臣,刽子手不愿意杀他
正统十一年(1446年),进京觐见因不向王振献媚送礼,引起王振不满遭其暗地指使其党羽李锡给他加上对明英宗不满的罪名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额森)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
· 古时候的墨刑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何犯人死都不愿意受刑呢
古代为何宁死都不愿意受墨刑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夏商周奴隶社会,流传着五种刑罚,即墨刑、劓刑、剕刑、宫刑、大辟。这五种刑罚,一个比一个残酷,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其中的墨刑。顾名思义,墨刑又称黥刑、黥面,通俗来说就是在犯人面部刻字。可能有人会说,这有啥,相比于其他酷刑,在面部刻字应该是最轻的刑罚。其实不然,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杀头不要急,可在面部刺字,那可就是奇耻大辱了,这是犯人们难以忍受的,因此很多犯人宁愿立即砍头也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刑罚。秦汉时期,墨刑称为黥刑,其做法又有了一点改进,在面额上刺字的基础上,染上黑色。对于犯人来说,面额上刺字就是对人格的侮辱,即使刑满释放,可面额上的字却难以去掉了,“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言刻额为疮,以墨窒疮孔,令变色也。”刚...
· 谭嗣同被处决时,刽子手专门用钝刀行刑,砍了30多刀才成功
1898年9月28日,到了六君子受刑的日子。康广仁自觉冤枉,哭天抢地,别人也理解他为何如此。他那变法的哥哥康有为知道风声之后跑了,慈禧老太太大怒,于是抓来了康广仁。代兄受刑的康广仁,被抓得冤枉。看着哭天抢地的康广仁,除了谭嗣同之外,其余四人心里也都不是滋味。被抓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们看不到成功的那一天了。不过谭嗣同倒是镇定自若,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牢门开了,六人,押到刑场。周围看热闹的老百姓真不少,也不知道有没有维新派的同道中人,不过真有的话,他们也未必敢吭声。谭嗣同咬咬牙,心头一热,下了决心。行刑开始了,毫无意外,第一个被杀的就是康广仁。虽然死的冤枉,但康广仁也算死的最痛快的了,毕竟他在维新派里面算不上什么首脑。而到了谭嗣同这里的时候,刽子手换上了钝刀。这斩首,还分快刀和钝刀?当然要分的,慈禧老太太国事研究的不多,这稀奇古怪的东西反倒喜欢研究。古代行刑的时候,很多犯人会求刽子手,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