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康有为意外死亡之谜,为何下葬身穿中山装?

2017-07-0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49
转发:0
评论:0
康有为意外死亡之谜,为何下葬身穿中山装?,康有为在青岛的意外死亡,留下了很多疑点与未解之谜。青岛是一个没有古代史的

   康有为在青岛的意外死亡,留下了很多疑点与未解之谜。

   青岛是一个没有古代史的地方,自1897年胶州湾事件之后,被德国人占领的青岛才成为一个近代史意味很浓的地点,更因康有为的到来身价倍增。

   原来,自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逃亡海外16年,至1913年结束流亡生活,暂时定居上海,才稍事喘息。1917年,这位不甘寂寞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家,突然来了一个大转变,转而协助张勋。当然,一小撮梳着辫子的军队是圆不了这个大梦的;也正是在这一年,辞去孔教会名誉会长头衔的“康圣人”再一次选择逃亡,首次来到了青岛。

   1923年,康有为再次来到青岛,认为这里是比当时上海还要好的居住地。其实,他对青岛的偏爱,既有激情,也有精明。他在“家书”中写道:“青岛气候甚佳,顷得一官产屋,名为租,实则同买,园极大,价极少,候数日可得。今各人住客栈极贵,候得屋,当电告,至时可来青岛,实则远胜沪矣,沪无可恋。”

 

   就在康有为写家书,盛赞青岛的宜居指数之际,他还张罗着在济南与青岛两地成立新的孔教会。新会后来改称“万国道德总会”,“康圣人”这一次动作之大,甚至于要将孔圣人之学变作世界显学了。当然,要做好国际文化交流工作,还得有好的交流平台;家书中提到的那所租住的官产屋,就是这样的一流平台。过了一年,他索性花了一千大洋从北洋政府手中买下了这幢德式楼房,还将废帝溥仪结婚时赠给他的“天游堂”三个字悬挂于书斋之中,并将那满园花草的院落,命名为“天游园”,自称“天游化人”。“天游”——在天上游玩,名字取得逍遥自在,可康有为并不是一个真正能置身世外之人,搞政治、做学问、办协会样样做得一丝不苟,在建筑学领域上也毫不马虎,马上就对这所“天游园”进行了改装工程。

 

 

   原来,康有为买下的这处豪宅,位于青岛市南区福山支路5号,始建于1899年,为德占青岛时期总督府要员的官邸。此楼先后住进数位督军之类的“大人物”,他们最后的下场不是被杀头就是被枪毙,都不得善终,因此人们把它视作“凶宅”。康仔细察考,认为这所宅子犯了“白虎衔尸”的格局,必须重新进行布局、装修,方能逢“凶”化吉。在挂上了御笔“天游堂”之后,龙气自然足了些,也镇了些凶邪;又将马厩改造为二层建筑,楼上住家,楼下随员居住;加之又有第三代“恭亲王”溥伟所赠的许多名贵的雕花红木家具、汝瓷和文房四宝等“贵气”十足的摆设,整个宅院大有富贵逼人来之气魄,“凶宅”自然变作了“福地”。

   然而,这样的“福地”在3年后,即见证了康有为的意外死亡。1927年3月18日,康有为在青岛中山路紧邻劈柴院的粤菜馆英记楼吃饭,喝过橙汁后腹疼难忍,当天夜晚呕吐不止,一日本医生诊断其为食物中毒,第二天清晨5时,康“七窍出血而死”。

   据说康有为下葬时曾佩一串珠子,可能即是他当年上朝面见圣上的朝珠;还戴一把金锁,这是一位美国华侨送的,是国际文化交流的见证哩。金锁正面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背面是“国学大师”四字。康的左右手中还均持有一枚金钱,一枚为日本金币,另一枚为印度金币,这仍然是“万国道德总会”的派头。康全身着中山装,俨然一副新派文人模样;但他的右脚边有一沓蟒袍玉带和很多清朝服装,不知是要追随孙中山先生继续尚未成功的革命,还是梦想着有朝一日仍回金銮殿朝见皇帝呢?总之,康有为在青岛的意外死亡,留下了很多疑点与未解之谜。

   肖伊绯 职业作家,独立学者,已出版《在高卢的秋天穿行》、《民国达人录》等十余部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多尔衮死亡之谜:是意外还是被人谋害的?
导读:多尔衮的死亡在史书中记载的十分简洁,仅仅就一个词:坠马,没有前因和后果。那么事情有这么简单吗?作为权倾朝野的人,他的死有没有猫腻?一起看看吧。不过,清朝官方史料,对于多尔衮具体死亡的前因后果和过程都语焉不详。介于多尔衮突然死亡的微妙时间,身后遭遇清算的倒霉结局,我认为这件事的表相之下,也许有着深层的,不可被人知晓的秘密。来说历史故事网对这个秘密颇感兴趣,结合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背景和人物关系,利益关系等等,以及史料中不被人所注意的片段和细节,做出了一个详尽且多方面的分析,以供大家参考:目前,史学界普遍的看法是根据明末清初谈迁的《北游录》记载而来的:顺治七年十一月,他出猎古北口外,可能堕马受伤,膝受重创,涂以凉膏,太医傅胤祖认为用错了药。至十二月初九日卒于喀喇城(在旧热河境)。网络配图注意了,太医这一段并非当时清朝的官方正史记载的,因为这个疑窦实在不小。倒是当时在北京的谈迁听到了“内部消...
· 多尔衮死亡之谜:是意外还是被人谋害的?
导读:多尔衮的死亡在史书中记载的十分简洁,仅仅就一个词:坠马,没有前因和后果。那么事情有这么简单吗?作为权倾朝野的人,他的死有没有猫腻?一起看看吧。不过,清朝官方史料,对于多尔衮具体死亡的前因后果和过程都语焉不详。介于多尔衮突然死亡的微妙时间,身后遭遇清算的倒霉结局,我认为这件事的表相之下,也许有着深层的,不可被人知晓的秘密。来说历史故事网对这个秘密颇感兴趣,结合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背景和人物关系,利益关系等等,以及史料中不被人所注意的片段和细节,做出了一个详尽且多方面的分析,以供大家参考:目前,史学界普遍的看法是根据明末清初谈迁的《北游录》记载而来的:顺治七年十一月,他出猎古北口外,可能堕马受伤,膝受重创,涂以凉膏,太医傅胤祖认为用错了药。至十二月初九日卒于喀喇城(在旧热河境)。网络配图注意了,太医这一段并非当时清朝的官方正史记载的,因为这个疑窦实在不小。倒是当时在北京的谈迁听到了“内部消...
· 多尔衮死亡之谜:是意外还是被人谋害的?
导读:多尔衮的死亡在史书中记载的十分简洁,仅仅就一个词:坠马,没有前因和后果。那么事情有这么简单吗?作为权倾朝野的人,他的死有没有猫腻?一起看看吧。不过,清朝官方史料,对于多尔衮具体死亡的前因后果和过程都语焉不详。介于多尔衮突然死亡的微妙时间,身后遭遇清算的倒霉结局,我认为这件事的表相之下,也许有着深层的,不可被人知晓的秘密。来说历史故事网对这个秘密颇感兴趣,结合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背景和人物关系,利益关系等等,以及史料中不被人所注意的片段和细节,做出了一个详尽且多方面的分析,以供大家参考:目前,史学界普遍的看法是根据明末清初谈迁的《北游录》记载而来的:顺治七年十一月,他出猎古北口外,可能堕马受伤,膝受重创,涂以凉膏,太医傅胤祖认为用错了药。至十二月初九日卒于喀喇城(在旧热河境)。注意了,太医这一段并非当时清朝的官方正史记载的,因为这个疑窦实在不小。倒是当时在北京的谈迁听到了“内部消息”,所...
· 多尔衮死亡之谜:是意外还是被人谋害的?
多尔衮的死亡在史书中记载的十分简洁,仅仅就一个词:坠马,没有前因和后果。那么事情有这么简单吗?作为权倾朝野的人,他的死有没有猫腻?一起看看吧。多尔衮的画像不过,清朝官方史料,对于多尔衮具体死亡的前因后果和过程都语焉不详。介于多尔衮突然死亡的微妙时间,身后遭遇清算的倒霉结局,我认为这件事的表相之下,也许有着深层的,不可被人知晓的秘密。来说历史故事网对这个秘密颇感兴趣,结合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背景和人物关系,利益关系等等,以及史料中不被人所注意的片段和细节,做出了一个详尽且多方面的分析,以供大家参考:目前,史学界普遍的看法是根据明末清初谈迁的《北游录》记载而来的:顺治七年十一月,他出猎古北口外,可能堕马受伤,膝受重创,涂以凉膏,太医傅胤祖认为用错了药。至十二月初九日卒于喀喇城(在旧热河境)。多尔衮的画像注意了,太医这一段并非当时清朝的官方正史记载的,因为这个疑窦实在不小。倒是当时在北京的谈迁听到...
· 揭秘雍正帝死亡之谜:难道是“金头下葬”?
雍正的即位是个谜,他的死亡也是个谜。在去世前几天,他还能够正常起居,几天后却魂归西天。他的死是如此突然,以致民间产生了多种说法,有人说他是被刺杀而死,也有人说他是被太监宫女合谋勒死。孰是孰非,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考证。网络配图雍正猝死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日凌晨,雍正暴死于圆明园离宫,敬谥为“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庙号世宗。关于他的死,《雍正朝起居注册》记载得非常简要,在他死前几天,雍正的办公行事还十分正常,十八日与办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大臣议事,二十日召见宁古塔的几位地方官员。“八月二十一日,上不豫,仍办事如常。二十二日,上不豫。子宝亲王、和亲王朝夕伺侧。戌时(晚上7点至9点),上疾大渐,召诸王、内大臣及大学士至寝宫,授受遗诏。二十三日子时(晚上11点至翌日凌晨1点),龙驭上宾。大学士宣读朱笔谕旨,着宝亲王继位。”雍正的死非常仓促,《起居注册》的记载似...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