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原来我们的“杨姓”是那么牛!!震撼全球杨氏宗亲!

2017-06-3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256
转发:0
评论:0
原来我们的“杨姓”是那么牛!!震撼全球杨氏宗亲!,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国姓,是一个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

当代杨姓的人口接近4200万,为全国第六大姓。


从明朝时期,杨姓大约有24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5%,为明朝第6大姓。浙江一跃成为杨姓第一大省。

 

宋、元、明600余年中,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杨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慢些,杨姓人口总增加率仅为13%,净增加了30万。


杨姓人口的分布总格局也发生变化,人口主要向东南地区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浙苏鲁、赣闽、晋陕、川 湘四大块杨姓人口聚集地区,重心由西部传到了东南部。


杨姓总人口已超过4000万,为全国6大姓之一,约占全国人口的3.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南、云南三省,大约占杨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山东、湖北、湖南、贵州、河北,这五省又集中了30%。四川为当代杨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云贵川湘、豫冀鲁鄂两块杨姓聚集区。


在人群中,分布在云贵、四川大部、重庆南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杨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4.5%以上,有的达13%,占了国土面积的13.6%,居住了大约23%的杨姓人口。在晋冀豫、京津、陕宁、甘肃大部、青海东部、新疆北端、内蒙古中部和东北部、黑吉西部、湖北大部、湖南中部和北部、安徽西北部、广西中部,杨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3%-4.5%,其覆盖面积占了国土面积的27.3%,居住了大约34%的杨姓人口。

 

“凝聚中华儿女,构建和谐世界,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世界杨氏联谊会成立大会暨海峡杨氏文化论坛于2007年4月10-13日在世界双遗产地、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武夷山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世界杨氏联谊会组委会、海峡杨氏文化交流协会组委会、闽北“三杨”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海内外的代表500多人,福建省、南平市和武夷山市的有关领导也出席了会议。

 

界杨氏联谊会是跟据2006年5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世界杨氏菁英北京论坛上通过的决议,经过、香港、台湾、美国、荷兰、马来西亚、台湾等杨氏族人联合发起,并于2007年3月6日在香港获准注册成立的。会议选举产生了世界杨氏联谊会首届领导机构。

 

世界杨氏联谊会的成立,对凝聚海内外杨氏同胞血缘亲缘,弘扬民族精神,增进友爱团结,构建和谐世界,共创美好未来,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原来我们的“孙姓”是那么牛!!震撼全球孙氏宗亲!
《孙氏之歌》《孙氏起源与历史名人》
· 原来我们的“肖姓”是那么牛!!震撼全球肖氏宗亲!
肖姓最早起源可追溯于夏朝,南齐、南梁、西梁三朝的国姓,是辽朝的后族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9位,在2013年中国四百名义大姓排名第30位,人口约936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9%。1977年12月2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将“萧”简化成“肖”,但未注明“姓氏不在简化之列”。因此大量的萧氏族人被改姓为“肖”先秦时期,萧姓族人由于国家被灭而居鲁、宋、楚之间,后子孙多居丰沛。秦汉时期,社会动荡,迫使萧姓外迁,进入第一个发展迁徙时期。汉时随着萧何拜相封侯,其子孙也多有列侯为官者,分封各地,陕西、河南、河北和山西等地也逐渐有萧氏迁入西晋初,已有萧氏因任官南迁,最远到了今广东等地。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北方士族大举渡江南迁。萧氏在此次迁徙中,主要定居于江苏和湖北。其中,萧彪后裔萧整举家定居在丹阳附近的南兰陵县。从此兰陵即为萧氏主要聚居地和重要郡望。南北朝时期...
· 杨氏源流------杨雄的始祖之说是杨姓寻根的依据
西汉杨雄在其吊祭屈原的《反离骚》赋赋首说:“有周氏之蝉嫣兮,或鼻祖于汾隅。灵宗初谍伯侨兮,流于末之杨侯。”杨雄的始祖之说很简略,但他指出了杨姓寻根的两个要点:周氏(周朝姬姓)和汾隅(山西汾河之滨),历代杨姓寻根者以此为据,在山西晋国范围内寻找伯侨始祖。直到北宋年间,有杨偕先辈深入研究晋史,才确认伯侨为晋开公之子,使伯侨归周、归晋,即在周、晋世系中确立了伯侨的位置。伯侨之名在先秦典籍中是找不到的,因为伯侨没有重大的社会活动,所以《春秋》、《左传》无载。这是杨偕先辈对杨姓世系所作的重大贡献。一、杨雄的始祖之说的可靠性。杨雄之说由来有自,不会是空穴来风。一个人写自己的始祖,不是信手拈来或道听涂说。如果不是先辈口耳相传,杨雄何能知道自己始祖的由来。没有先秦史料可以否定杨雄的始祖之说,所以,杨雄之说是最古老的唯一的杨姓祖源之说。二、杨雄的始祖之说的权威性。汉唐以来的文人学者写碑文、墓志,都是秉承杨雄...
· 杨氏授姓始祖杨佰侨
杨氏授姓始祖杨佰侨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人称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燮继位后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时被封为杨侯春秋时晋国灭杨杨成为晋国羊舌Z的封地。晋武公(燮的第10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伯侨之孙突食采于羊舌为羊舌大夫是为羊舌氏。突之孙Z字叔向又称叔Z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为氏称杨氏。公元前514年晋灭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华山仙谷遂居华阴称为杨氏史称杨氏正宗。
· 《杨氏之子》文章中的小孩到底是哪支杨姓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之子古梁国,杨姓不多,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又孔君平的“孔”姓想到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硬生的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杨梅岂是我家水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