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长安古乐:自唐朝至今已流传逾1300年

2017-06-3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52
转发:0
评论:0
长安古乐:自唐朝至今已流传逾1300年,“十几年来,贠老师一直在参与、扶持‘长安古乐’的发展。”提起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十几年来,贠老师一直在参与、扶持‘长安古乐’的发展。”提起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贠恩凤,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院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安古乐传承人李铠感慨良多,他随口就能说出很多贠恩凤支持“长安古乐”的故事。

  李铠说,早在1998年就作为第一提案人提出“保护文化遗产‘长安古乐’”,他的提案连续两年都受到了包括贠恩凤在内的不少陕西文化人和音乐人的支持。长安古乐是唐代宫廷的“唐大曲”,自唐朝至今已流传逾1300年,被音乐界称为“音乐活化石”。

  在李铠看来“长安古乐”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文化精神和文化主权,而贠恩凤从1998年签字支持他开始,直到如今一直非常关注“长安古乐”的发展,自费购置演出服参加并资助长安古乐演出。

  “凡是和我们非遗保护项目长安古乐演出组合,她从不讲报酬,不讲条件。”李铠回忆,贠恩凤总说:“只要有演出需要,你们就通知我,我只要人在西安,身体允许,一定参加,保证唱好,让群众满意。” 华商报记者 杜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长安古乐:自唐朝至今已流传逾1300年
“十几年来,贠老师一直在参与、扶持‘长安古乐’的发展。”提起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贠恩凤,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院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安古乐传承人李铠感慨良多,他随口就能说出很多贠恩凤支持“长安古乐”的故事。李铠说,早在1998年,他担任省政协委员时,就作为第一提案人提出“保护文化遗产‘长安古乐’”,他的提案连续两年都受到了包括贠恩凤在内的不少陕西文化人和音乐人的支持。长安古乐是唐代宫廷的“唐大曲”,自唐朝至今已流传逾1300年,被音乐界称为“音乐活化石”。在李铠看来“长安古乐”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文化精神和文化主权,而贠恩凤从1998年签字支持他开始,直到如今一直非常关注“长安古乐”的发展,自费购置演出服参加并资助长安古乐演出。“凡是和我们非遗保护项目长安古乐演出组合,她从不讲报酬,不讲条件。”李铠回忆,贠恩凤总说:“只要有演出需要,你们就通知我,我只要人在西安,身体允...
· 黄河文化—长安古乐
西安古乐又称西安鼓乐、长安古乐、长安鼓乐等,是唐代宫廷的“唐大曲”,自唐朝至今已流传逾1300年。千年以来,长安古乐在我国乃至世界广为流传,我国南方的“南音”和日本的“雅乐”中,都能听到长安古乐的遗韵。据长安古乐研究专家武文斌、李石根、焦杰、李铠等考证,长安古乐流传至今有文字记载、有乐谱相传的曲目近500首,类别可分为4种:古代佛教音乐、古代道教音乐、唐代宫廷音乐、民间祭祀喜庆音乐。这些曲目,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中国古典民族音乐的精华。西安古乐脱胎于唐代燕乐,后融入宫廷音乐,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依托寺庙进行乐事活动,逐步分为僧、道、俗3个流派,明清时达到鼎盛,目前流传于陕西终南山以北、渭水以南、以周秦汉唐都城古长安(今西安)为中心的关中盆地一带(长安、周至、蓝田等县区)。
· 唐朝诗人被贬谪,写下一篇诗流传至今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白居易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唐朝诗人落榜,在人生最失意时,却写出一首名诗,如今学生都会背想必大家中学时代都学过《琵琶行》,我们也都熟悉这个失意的诗人白居易。现在就让本小编来个给大家讲讲诗人被贬谪,写下一名诗,流传至今学生都会背。没错这个诗人就是我们要讲的白居易。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有着悠长的历史文化。其中包括,古诗词歌成为了不少文人墨客的作品,通过做出的诗词,来表达自己情感的重要方式。在中国古代,没有现在的多才多艺,各式各样的活动参加,诗词歌赋可以说很具有诗情画意了。他们有的是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山水,有的是寄托于景物。他们采用写诗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流传下来的很多的古诗,更是名垂千古,成为了如今的我们口中的诗句,许许多多津津乐道的名言佳句。唐朝的诗人落榜时,在人生最失意的时候,还能写出一首名诗,流传至今,让后人传读,给后人提供了许多的名言佳句。我们唐...
· 流传至今的“族谱”,“家谱”的字辈!
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古代一种特别“礼”制,它一直延续到现代。由于各种原因,自五、六十年代以后,世人对字辈谱变得陌生,这种现象在年轻一代更是明显。字辈谱,又称昭穆、字派、行派、派序,即用以表明同宗亲家族世系血缘秩序的命名字辈序列。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聚族而居、安土重迁在农业大环境下,成了传统家庭的重心,由此而衍生出来的道德价值观,首先是儒家倡导的“亲亲”,形成长幼有序、孝悌仁爱的道德观念,并用家庭成员约定俗成和继承下来的风俗习惯,有效地维护血缘秩序,履行个人在血缘等级关系中被确认的权利和义务。华人的姓名系统,是早年维系血缘秩序的重要环节;而“字辈谱”正是这一血缘秩序文化的象征。典型的华人“姓--名”形式,是由一字姓与二字名所构成。姓为祖先遗传;名字中的第一字(如张正权中的“正”字)是作为家族辈份的象征,须按字辈谱所定;通常名字中的第二字(如张正权中的“权”字),则按父母意愿...
· 《海宁查氏》族谱元末至今续谱已传25代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独步江湖”,其中的故事人物和情节早已为大众所熟知。金庸与南京还颇有一段渊源。金庸的侄子住在六合在六合北门教育小区一户普通寓所里,住着73岁的查传统一家。查传统家保存着一套家谱,是由中国书画出版社正规出版的,全谱的名字叫《海宁查氏》族谱,共有5本,100多万字。据介绍,查传统老人的父亲名叫查良铿,祖籍浙江海宁。查传统是老师,他父亲当年也是老师,1952年,查良铿为生计所迫,在友人冯其庸(史学家)的引荐下,到江苏丹阳县中学教书。4年后,同属镇江专区的六合县中缺教师,查良铿乘小火轮来六合赴任。此后,查良铿率子女在这里定居下来。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原名查良镛,查传统说,他父亲正是金庸的大哥。只不过,父亲早已去世。对于这位叔叔,查传统充满了敬佩。据他介绍,在修谱过程中,主编曾把打印稿寄给金庸过目修改。在序页上,金庸还亲笔写下査氏族谱的辈分排行:“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