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家家有谱”传承姓氏血缘文化

2017-06-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48
转发:0
评论:0
“家家有谱”传承姓氏血缘文化,2017年5月27日,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家文化工作委员会成立仪式暨首届家文化论坛在

2017年5月27日,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家文化工作委员会成立仪式暨首届家文化论坛在北京举行。百余位家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及有关企业家与会。中华文化促进会姓氏文化联盟理事长崔保国参加活动并致辞,向家文化工作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地祝贺,并呼吁各相关单位协作,助力家谱数据化工程。

 

家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蔡允中先生是使用电脑的第一代人,他或许可以称为80年代的“IT男”,他从十几年前就开始编写家谱软件,并且一直在开发研究。蔡允中过去做一些志愿工作,免费为别人修“家谱”,渐渐地,他将这项公益活动做成了大项目。免费的家谱软件、700个姓氏网站、1000万条世系数据都将使中华家谱的编纂成为可能。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家文化的研究搭上了互联网、大数据的快车,带来了全新的研究进展和便利。家文化工作委员会开发好用的家谱软件,开展《中华家谱》大数据工程和“家家有谱”工程,都将助力庞大的中华谱系的编纂,未来中华家谱的编纂成功将为后代留下不朽的巨著。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崇高的家国文化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家国文化。家文化工作委员会成立并发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家文化倡议书》,传承传统好家训,书写时代新家训,共同讲好家文化好故事,传播家文化好声音,为中华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来源:中华文化促进会姓氏文化联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家谱】家谱修复:“冷门”中传承文化
修复好的家谱,页面残缺。古籍修复常用工具。“修复古籍不仅要整旧如旧,保留文献的装帧风格,还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信息。如果将来发现有更好的保护修复技术,后人可以循迹回到修复前的状态。”昨日下午,在市区碧云路某住宅内的一个古籍修复工作室,古籍修复师金卫益正在对一本来自温州的手写家谱进行修复。他说,平时看到的家谱大多是木活字或手写字印刷的,像这样手写的并不多见,因此他们修复时也格外用心。记者看到,这本手写家谱大部分破损严重,有的页面只有一半不到的信息,其他部分显示的都是托裱用的竹纸。在这个工作室里,放着不少待修复或已修复的古籍,其中大多数是家谱。四名工作人员正在工作台上专心致志地工作。有的家谱品相较好,只有较轻微的受损,修复师就进行相应的修补,有的则需要进行大手术,需整本拆下来逐页进行托裱———就是在原来的古纸下粘一层薄薄的竹纸或宣纸,使其看上去“融为一体”。“修复不同古籍所用的纸张、黏着剂都各...
· 传承家谱文化精华筑家风
政协湖北省十一届四次会议上,陈新呼吁要重视传承家谱文化精华,以弘扬家教优良传统,助推和谐家庭家风建设。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是中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陈新认为,家谱文化中的家国情怀、规矩意识、励志精神、家风建设等精华,是传好家教家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缺少的文化基因,在现今仍有现实意义。湖北经历过“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大规模移民,深挖和利用家谱文化的条件得天独厚。但在陈新看来,湖北家谱收藏和文化研究主要以民间为主,在人、财、物力上均存在瓶颈,而政府在此方面收集、利用不多,挖掘不深。湖北省图书馆研究馆员昌庆旭表示,家谱文化里的族规、家法本身有教化功能,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这种教化功能越来越弱,特别是现在的80、90后,对家谱文化认知甚少。陈新建议,政府应出面组织家谱的收集、编纂工作。湖北省图书馆可设立家谱文化研...
· 蓬莱文化馆新增族谱姓氏家训传承家族文化
齐鲁网烟台7月7日讯(蓬莱台王柏慧)蓬莱市文化馆近日收到来自爱心人士张远赠送的170套竹简姓氏家训。张远现居山西,祖籍山东烟台,热爱传统文化,从2009年开始收集各类姓氏家训,并自筹资金刻在精美的竹简上,7月7日,张远特意从山西来到蓬莱,赠送给蓬莱市文化馆170套姓氏家训。工作人员把这批竹简制成的姓氏家训摆放到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展示室里,让更多的参观者能通过这套家训,了解姓氏的历史,传承优秀的家风。捐赠人张远说:“这些家训是每个姓氏的祖先留下来的治家格言,是很珍贵的传统文化,现在国家也在提倡好家风,把自己珍藏的家训赠送给家乡,很有意义,也希望我的这个举动能引起更多人的重视,让更多的人投身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建设当中去。”
·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栾成显(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谱牒,就是家族档案,进而成为民族的记忆,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历史文献。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曾言:‘物之大者,莫过于人;人之重者,莫过于族。’谱牒是人类对自身繁衍谱系的理性认知,是人类进步文明的基本体现。今天,如果研究古代婚姻家庭,诸如出生率与死亡率、平均寿命等许多专题,除了族谱所载,很难找到其他系统性资料。如台湾学者刘翠溶教授利用族谱所载资料,进行人口史研究,卓有成就,在中外学界影响很大。此外,日本学者田仲一成写的《中国戏曲史》、《明清的戏曲》,主要的资料来源也是中国的谱牒。”谱牒,从夏商周三代延续至今,修撰范围广泛,从皇室贵族到普通百姓都修有谱牒。据栾成显介绍,现在皖南和江西以及云贵少数民族地区仍有相当遗存,保存在许多家庭之中,私人手中也有不少,总数在数万种以上。在全国范围内,遗存的家谱总数估计达十万种以上。这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存,价...
·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栾成显(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谱牒,就是家族档案,进而成为民族的记忆,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历史文献。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曾言:‘物之大者,莫过于人;人之重者,莫过于族。’谱牒是人类对自身繁衍谱系的理性认知,是人类进步文明的基本体现。今天,如果研究古代婚姻家庭,诸如出生率与死亡率、平均寿命等许多专题,除了族谱所载,很难找到其他系统性资料。如台湾学者刘翠溶教授利用族谱所载资料,进行人口史研究,卓有成就,在中外学界影响很大。此外,日本学者田仲一成写的《中国戏曲史》、《明清的戏曲》,主要的资料来源也是中国的谱牒。”谱牒,从夏商周三代延续至今,修撰范围广泛,从皇室贵族到普通百姓都修有谱牒。据栾成显介绍,现在皖南和江西以及云贵少数民族地区仍有相当遗存,保存在许多家庭之中,私人手中也有不少,总数在数万种以上。在全国范围内,遗存的家谱总数估计达十万种以上。这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存,价...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