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

2017-06-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65
转发:0
评论:0
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每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我们民族给出的答案是“导民

  每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我们民族给出的答案是“导民以孝,以孝侍亲”,以孝文化作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思想基础。面对今日中国“银发社会”浪潮到来之挑战,应着力推动传统孝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现代孝道筑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

  传统孝道以养老敬老为基本要求

  传统孝道主张养老敬老。孝老敬亲是中国人伦道德的根本,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伦理思想资源。

  ⒈“奉先思孝”、善事父母,民以敬老为德。

  爱敬父母是孝最基本的内容。孝之爱敬,从何而来?《礼记·祭义》有云:“立爱自亲始”,这种“爱人”之情来源于父母与子女的血缘亲情;是一种出自自然人性,发自子女内心的对父母的亲近、敬重。

 

 

  “善事父母”是孝文化最基本的要求。这首先指“能养之孝”。孔子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要求“事父母,能竭其力”;在“能养之孝”的基础上,孔子又提出“敬亲之孝”。他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即是说如果对父母不是由衷地敬爱,那养父母和养牲畜就没有什么差别。在这里,孔子援“敬”入“孝”,拓宽和升华了孝的内容。那么,怎么才算敬养,怎么才算孝子之行呢?《孝经》中提出来了“五备”:“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也,然后能事其亲。”“五备”的要义在于要将父母放在心上,以诚敬的心情做好“生、养、死、葬”中的每一件事。这一点实际上为后世对老人的“精神慰藉”“人文关怀”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⒉“导民以孝,以孝侍亲”,国以敬老为计。

  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洪荒年代”有过集体养老。“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金文诂林·卷八》)社会处于一种原始、初级的集体养老的阶段,扶养老人是全氏族成员的共同责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养老方式由集体养老逐步转变为家庭养老。这首先是因为,物质生活资料有了相对剩余,私有财产的范围逐渐扩大。这就为人们的“亲亲之私”及养老方式变化提供了客观条件。二是由于婚姻家庭形式发生重要变化。人类社会逐渐步入了父系社会时期,形成了一种新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子女受父母抚育照料并有权继承父母的私有财产,同时子女也须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自此,奉养老人的行为落到了个体家庭之中。这种家庭养老模式,对解决古代中国的养老保障问题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与此同时,孝的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转而以“善事父母”为核心内容。

  国家以孝为计破解养老困局。古代国家在弘扬孝道文化来鼓励家庭成为养老主体的同时,也出台了一些优待礼遇老人的制度,包括对孤寡老人和生活困难的老人给予救济帮助。

  孝道于全社会的大力推行,培育、酿造了古代中国灿烂的“养老文明”:孝道突出养老为本位,将养老作为家庭的主要职责之一,使老年人可以名正言顺地接受子女的奉养;孝道主张老年人不仅物质上需要帮助,而且精神上要得到慰藉,感情上要有所寄托,从而引导家庭养老实现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的统一;孝道不断地将养老、敬老的观念赋予家庭养老,使得家庭养老从家庭行为转变为社会规范,短期行为变成世代相继,家庭养老于是不再是可做可不做的问题,而是必须做并且必须做好的问题。孝道由此推动了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古代中国的“养老文明”彰显了人类破解养老问题的“中国路径”,以及这一路径的先进性。黑格尔曾评价说:中国传统孝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这个“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孝行天下,礼义之邦。泱泱之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

  开展现代转化,树立现代孝道文化

  现在社会的深刻变化,引发了传统孝道现代转化的必要性。首先,生产方式的改变引发家庭关系变化。我国古代社会以农业生产为基本生产方式,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处理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主要靠经验,而人越老所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值得社会尊重,故而老人在家庭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但在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的现代社会,当晚辈的知识结构、资源财富、权力地位都超越长辈时,他们在家庭中的“话语权”便会加大,而老人们的地位难免会“边缘化”。其次,民主政治取代封建孝治。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要求臣子对自己尽“忠”而鼓吹百姓们行“孝”,“忠孝”也成为当时最高的道德评价标准。而在当今社会中,古时的“父母官”变成了当今的“人民公仆”;那时的“子民”“草民”,而今变成了“公民”“国家的主人”;执政党的理念,也转变为各级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三,一百多年来的历史与政治冲击,使孝道文化基础大为动摇。孝道观念被严重扭曲,造成了人们认识上的混乱,形成了几代人思想上的误区与断层。再就是生存及养老的压力增大。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增大,子女对父母尽孝的难度提高。大多数家庭人口的“421”倒金字塔结构,使得子女在赡养父母的问题上常常有心无力。凡此种种因素,使得孝道传统日渐失去昔日的约束力,子女们对父母不尽赡养之义务,老而无养,养而不敬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少子女在老人还有一点利用价值时,一味索要,无度“啃老”;而老人一旦年高体衰,便视为累赘,甚至虐待、遗弃,种种不孝行为令人发指。曾经风光无限的传统孝道,如今已是面目全非,只是靠着历史的惯性而踉跄而行。

  尽管如此,孝道文化仍然有其存在的理由。一是情感基础。“养”和“敬”源自人性天良善心,出自人类敬老扶弱本性。对这些曾经给自己以“身体发肤”,并为后代耗尽生命能量的至亲,报以爱情,予以养敬,是理所当然的选择,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可以说,只要人类亲子关系存在,那么,这种珍贵的感情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二是群众基础。古往今来,孝道文化在国人的心中,具有最重的分量。从小到大,由愚而聪,孝道文化在中国人的身上留下了最深的烙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中国人的特征、中国的国民文化。中国“人不能不讲孝,千千万万的老百姓笃认孝理,愿当孝子,中华民族就是讲孝的民族。”三是政治基础。经历了文革之后的理性反思,党和政府看到了孝道文化被错误批判而带来的恶果,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并鼓励子女对父母的孝;法律层面上,国家也规定了子女有着赡养父母的义务。这些做法,都有利于孝道文化的延续。

  欲使传统孝道能在今天生存发展,并且对现代生活产生其应有的规范与指导作用,就必须对其进行现代转化,使其融入现代生活,走进现代人的心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传统孝道必须实现创造性转化。它既应该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样的孝道文化有如下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是克服异化,实现“义务对称”,体现平等性。在传统社会,“子孝”往往被特别推崇,极致时期更是被说成是“父为子纲”,发展为愚孝,并走向极端;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却常常看到的是父辈的“慈”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简直是给儿子当“孝子”,但是子辈对父母的回报则少得可怜。这两种异化倾向都是偏颇的、有害的。现代孝文化应该是强调“孝”与“慈”相辅相成,义务对称;强调两代人平等、自由、民主相处。

  二是合乎情理,做到自律自觉,体现自觉性。传统社会中,子女对父母尽孝是受到诸多外界条件制约的,常常是机械的、被动的。而现代由于社会进步,人们独立自主的倾向和自我意识逐步增强,所以子女对父母的“孝”应出于挚爱,基于情感,自律自觉,自愿做出孝敬父母的行为。

  三是把握需求,兼顾养心养身,体现情感性。老人们幸福的晚年生活不仅决定于物质生活上的丰富,还有赖于精神生活的富足。现代社会的老人与旧时相比,其需求不尽相同。古时老人更需要子女的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而现在老人的经济能力增强了,可以从社会购买服务来料理生活,对子女的需求更多是精神层面的。这种来自与儿女交流的亲情体贴,可以使父母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是单纯的生活物质供给所不能替代的;还有要尽可能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愿望,因为对中国老人来说,对家庭的精神要求比什么都重要。这里有他创业的成果,是他精神的家园,寄托着他全部的生命和希望,中国老人的生命和家庭早已经连为一体无法分离。他们一旦被迫离开这个熟悉的环境,无异于像将一棵老树连根拔移。所以,我们不应该擅动老人们的“精神家园”,要尽可能让他们心有归依。情感性是孝道文化的精髓,应特别注意发挥其优势作用。

  四是互助互利共享,体现时代性。孝道文化在根本上是调整代际关系的道德规范,它应成为调整青老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的良好黏合剂。青年一代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应获取相应的公共资源,同时要尊敬、爱护老人;老年人曾经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当他们年老之时,也有权利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还要在受到他人尊重的同时,保持自尊自重。青老两代的机会和权利,只有不同时段的各自侧重,并无任何一方的独占或舍弃。这样,经过对孝道文化进行现代性阐释,它才能完成从古代传统到现代规范的转变,达到传统与现代互补互动的效果,使传统孝道在超越自我中获得新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以现代孝道筑强养老保障

  我国现在已步入“老龄化国家”之列,赡养老人的问题目前正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如何应对“银发浪潮”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何处安放我们的暮年”是我们每个人无法回避的挑战。对于建构养老保障这样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固然要大力发展经济,但与此同时,也必须弘扬孝道,文化养老,发挥现代孝道应对老龄化的重要作用。中国未来的养老制度体系建设应充分重视现代孝道的导向作用,建立一种以现代孝道为依托,符合中国国民心理需求,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照顾护理、精神慰藉几个方面需求的全面养老保障制度体系。以现代孝道筑强养老保障,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⒈把孝道由家庭伦理提升为社会伦理。养老问题说到底是个文化问题。当代解决养老的主要方式有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两种模式。然而,无论是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推进养老产业,增加社会服务,提高社会养老的规模、质量与水平;还是继续鼓励和实施传统的反哺式循环养老即家庭养老,都必须借重现代孝道。传统孝道是我国传统家庭养老方式的思想与文化依托,依凭它的导向、监控和强化作用,基本解决了古代中国的养老问题。今天,这种孝道文化仍然是家庭养老之精神基础,这叫做“老吾老”。而与此同时,我们要把这种传统孝道进一步发展创新为社会养老事业的精神基础,这叫做“以及人之老”。从“老吾老”到“以及人之老”,范畴得到扩大,境界实现提升,实际就是要求:原为养老理论支柱的孝道文化,现在要从一种家庭伦理上升为一种社会伦理,为养老社会化提供文化支撑,促成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一同协力解决养老困局。这既是一种逻辑的推衍,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⒉探索养老模式。养老模式中外有别,古今不同。什么是好的?那要看能否适应各国国情、经济发展、文化传统,能够适应它的就是好的。中国古代完全依赖家庭养老,因为家庭养老符合我国古代社会特征、民族文化特点、老年人的身心特需。但在当今社会,家庭养老又确实面临着养老负担过重,养老资源不足,养老风险加大等挑战。当然我们可以求助于社会养老:现在有多种社会养老机构,如公办福利院条件好,但太少,据说有的老人排队要等多年才能入住;民办养老机构收费高不说,老人对其信任度也不高;最要紧的就是离开居住多年的环境到陌生地方养老,绝大多数老人接受不了。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在自己的家养不了老,到生疏地方受不了,那就要考虑现代孝道重情感的特点,为老人们营造一个儿女端汤可及、老友时常见面的适宜环境,使之成为老人们的“精神家园”。譬如现在正推开的社区居家养老,或许就是这样一种较适宜的养老模式:这里亦社亦家,有熟人,不孤单;无围墙,有活动;方便儿女探望,留有家的氛围;老年人在其中生活充实,心里踏实,有助于自己安度晚年。另外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积极探索异地养老、以房养老等多元化养老模式。

  ⒊整合保障措施。现代孝道还可以把道德教育、倡导和利益驱动几者作用结合起来,为养老体系发挥整合、筑强功能。对道德教育:继续发挥“百善孝当先”的价值功用,把现代孝道作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倡导:应以开展学习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普遍参与。子女们一方面充分地表达对父母的照顾和关心,予以老人精神物质方面的抚慰支持;同时还要以孝道博爱思想为依托,弘扬志愿精神,以志愿者身份,为社区的老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对利益驱动:古代孝子,不仅青史留名,而且还会收到奖赏,获得重用。所以我们要对那些敬老尊老事迹突出者,不仅给名,还要有利。像高考录取时“不孝不能进北大”,一些企业对职工发放的“孝老慰问金”,一些地方实施的官员选任与孝老敬老挂钩,都使那些孝心儿女、爱心人士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时社会就出现了一种正向激励: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大家都敬老,社会更美好。

  “休辞客路三千远,应念人生七十稀。”尊重老人就是尊重历史,敬老尊老直接关系到老人的“夕阳梦”,而这一切,离不开孝道文化的导向、保障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创新发展孝道文化,筑强养老保障体系,使我国悠久的尊老敬老传统,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重获生机。

  (作者为武汉轻工大学党委书记、湖北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统孝文化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当代社会的可持续性研究”之阶段性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
每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我们民族给出的答案是“导民以孝,以孝侍亲”,以孝文化作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思想基础。面对今日中国“银发社会”浪潮到来之挑战,应着力推动传统孝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现代孝道筑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传统孝道以养老敬老为基本要求传统孝道主张养老敬老。孝老敬亲是中国人伦道德的根本,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伦理思想资源。⒈“奉先思孝”、善事父母,民以敬老为德。爱敬父母是孝最基本的内容。孝之爱敬,从何而来?《礼记·祭义》有云:“立爱自亲始”,这种“爱人”之情来源于父母与子女的血缘亲情;是一种出自自然人性,发自子女内心的对父母的亲近、敬重。“善事父母”是孝文化最基本的要求。这首先指“能养之孝”。孔子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要求“事父母,能竭其力”;在“能养之孝”的基础上,孔子又提出“敬亲之孝”。他...
· “孝道”,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
““孝道”是中华五千历史里最源远流长的民族瑰宝,不论是贵族官胄,还是平民百姓,家族里家谱族规必定有这么一条:尊老敬老孝老。“孝文化”也永远是家文化的核心,骨架与基础。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感天动地的十大孝子。一、孝感动天传说中国古时候有尧、舜为首领的两个上古时代,那时候氏族社会的首领不是世袭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唯贤是举。尧老了,将首领位置禅让给舜,这是因为舜是个非常孝顺的人。在那么久远的年代,人类的进化程度还仅仅停留在添饱肚子的阶段,舜的孝心就显得难能可贵,从而得到氏族人的钦敬和拥护,舜的名声也得到远近传扬。传说舜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以至于在历山务农期间,大象替他耕田,小鸟给他锄草。古人认为,一个对父母讲孝心的人,才能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家忠诚服务。所以,自尧舜时期开始,以后许多当政的人,将孝心作为选拔选贤任能的重要标准。二、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
· 复仇与孝道文化
《王祥“卧冰求鲤”》陈少梅作《大舜“孝感动天”》陈少梅作读莎翁的《哈姆雷特》,一不留神,便意识流出个中国版的复仇故事: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一个叫梁悦的关中富平人,因其父被人杀害,遂杀人以报父仇,后到地方官府自首请罪。所谓杀人者偿命,自古道理。然而,奇怪的是,对案犯杀还是不杀?却成为地方执法者的一个难题,不敢擅自判决,最后一级级上报到宪宗皇帝那儿,成了一桩名副其实的通天大案。有趣的是,宪宗皇帝本人在杀还是不杀的问题上竟然也吃不准,迟迟难以“圣裁”,最后只好批给尚书省商议,以便拿出个稳妥的处理意见。这个并不复杂的案件,审判时何以变得如此棘手?一切皆因为案犯的杀人动机乃是为父报仇。自古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梁悦替父报仇,是他身为人子应尽的义务。如果他放着父仇不报,苟且偷生作缩头乌龟,岂非成了无耻、不孝之徒?中国封建制度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其社会基础,故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以孝治天下,...
· 中国孝道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备受推崇。《孝经》云:“大孝,德之本也,教之所因生也。”“教”,既包括政治制度、社会礼俗,也包括文化、教育等方面,它们都被置于“孝”的基础上。孝的最基本涵义是对父母的赡养,《尔雅》:“善事父母曰孝。”孝道的这一层意义建立的根基在于人的报恩观念。因为人由父母所生,又由父母养育和照顾而长大,所以儿女长大后必须自觉地赡养父母。这一点和西方的观念非常不同。在西方,人们认为,父母生育子女和教育子女,都是他们对社会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谈不到对子女有什么恩惠,因此,也不认为子女对父母应当尽孝敬和赡养的义务。一个人老了,丧失了劳动能力,社会和国家应当负责他的生活,子女对此不应当承担任何责任。这是东西文化的一个重大差异,和东西方文化对家国关系的不同理解密切相关。随着封建文化的发展,“孝”的内涵在不断地丰富,其外延也在不断地扩大。...
· 什么是孝道和孝道文化
有一句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在生活中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是最基本的孝道和文化体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构建亲情血亲关系的一种特殊情感,而传承下来的则是更多沉淀在以孝为基础的历史文化中,可以说从传统文化角度去看,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仁道,而孝道则又是仁道的一个基本,或说是仁道的基石,孝道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我们不妨从古代圣人的角度去看一下孝道文化,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制走向灭亡,封建制逐步确立的时期。随着宗法奴隶制的日趋瓦解,“礼崩乐坏”。而当时的孔子认为要稳定社会秩序,必先稳定家庭,如果不树立父母家长的权威,就无法达到家庭的稳定,进而也就无法稳定社会。所以,孔子提倡“孝”。在当时孔子还对西周的“孝”进行了继承发展改造和创新。在孔子以后的儒学发展中,曾子可以说是儒家孝理论的集大成者。孔门中曾子不仅以其孝著称,而且在孝道理论方面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曾子思想以孝为核...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