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朱熹的一个误读

2017-06-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54
转发:0
评论:0
朱熹的一个误读,古香斋鉴赏袖珍大学钟国兴陈有勇《大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古香斋鉴赏袖珍大学

  钟国兴 陈有勇

  《大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大学章句》中,朱熹诠释“止于至善”:“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在这里,“止”当“必至”、“不迁”之意,就是必须达到;“于”为虚词,“至善”是事理的极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尽善尽美的“尽善”之意。接着,朱熹深入解读:“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在朱熹看来,这个至善就是天理。于是,便产生了严重的误读问题。

  为什么说朱熹将 “止于至善” 解释为至善必达天理是一种误读?因为,中国古代书面语言非常简练。一般来说, 都是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 很少有多余的字,也很少用两个以上的字来表达一个意思。但是,在朱熹这里,“止于至善”只有很简单的两个意思,即“止——达到;至善——最完善,也就是天理”。两者连接到一起,组合成为“达到天理”之意。实际上,这四个字的意思不应该如此简单。应当是,每一个字都代表一个意思。这样才会更加符合古汉语的用词规则。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解读“止于至善”的含义呢?首先离不开《大学》一书对“止”一词的使用。《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这里的“止”当“居住”的意思讲。就是说,京都幅员广阔,方圆千里,许多百姓居住在那里。《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这里的“止”当栖息的意思讲。郑玄注曰:“止,犹自处也”,是居于之意。对于“止于至善”,古代学人也有不同于朱熹的解读。孔颖达说:“在止于至善者,言大学之道在止处于至善之行”,也是停止之意。以上列举“止”的解释,没有一个是“达到”的意思。

  对于“止”的含义,还可以从字源上作出简要分析。“止”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尔雅》将“止”解释为:“止,待也”,即等待,其实也是停止的意思。《说文解字》则解释“止”曰:“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凡止之属皆从止。” “止”是指物的根基,就好比是人的脚。据此,后来的人们才从“足”的本意引申出“停止”、“立定”、“居住”、“栖息”等含义。可见,“止”的一般引申义就是“停止”。在《大学章句》中,朱熹把“止”解释为“达到”,明显违背了“止”的本意,是穿凿式的解读。

  既然朱熹的解读是穿凿的,那么,“止于至善”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呢?需要恢复“止”的本义,也就是恢复古今使用“止”一词的常识。正如上文指出的,在中国古代,“止”的含义就是停止、停住,而不是“达到”或者“必须达到”。明确这一点,是正确理解“止于至善”的前提。

  确认“止”的本义是停止,那么,“于至善”是什么意思呢?于,是“在于”, “至”,是“达到”,而“善”,是完善。结合《大学》的下文可见,这种完善来自智慧。值得注意的是,这句话里面的“至”本来就是“达到”的意思,却被朱熹将其同“善”字混合为一个词加以理解。其实,这四个字的意思组合在一起,形成“止于至善”的准确解读就是:停止的目的在于达到完善、获取智慧,并且简结为:止而生慧。

  对于这个解读,需要结合《大学》里面紧接着的一段话来分析:“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段话的意思是:知道停止才能安定下来,安定下来之后才能内心平静,内心平静才能泰然安稳,泰然安稳之后才能思虑周详和成熟,思虑周详和成熟之后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显然,这里的“止”是停止的意思,“善”是完善、智慧的意思,不应该也不能有别的解读。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重视“止”,就是让念头或行为停止下来,使内心安静平和,达到冥想境界,启迪智慧。当然,这里所说的智慧不同于聪明。聪明多指为人处事机敏、有应对的机巧。智慧是指能够彻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间本质的能力。聪明只是小智慧,不需要以“止”为起点。但是,获得智慧则需要靠“止”。由此开端而经过静思等等环节,才能彻悟。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朱熹的一个误读
古香斋鉴赏袖珍大学钟国兴陈有勇《大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大学章句》中,朱熹诠释“止于至善”:“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在这里,“止”当“必至”、“不迁”之意,就是必须达到;“于”为虚词,“至善”是事理的极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尽善尽美的“尽善”之意。接着,朱熹深入解读:“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在朱熹看来,这个至善就是天理。于是,便产生了严重的误读问题。为什么说朱熹将“止于至善”解释为至善必达天理是一种误读?因为,中国古代书面语言非常简练。一般来说,都是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很少有多余的字,也很少用两个以上的字来表达一个意思。但是,在朱熹这里,“止于至善”只有很简单的两个意思,即“止——达到;至善——最完善,也就是天理”。两者连接到一起...
· 被误读的山涛
嵇康是三国后期的著名的大才子,慷慨悲歌,视死如归,死前弹奏的《广陵散》遂为天下绝唱。嵇康还有一篇绝交信《与山巨源书》,也很有名,一下子让人记住了那个投靠司马氏利欲熏心的小人,事实果真如此,山巨源果真如此不堪吗。山巨源也就是山涛,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陕西)人。山涛小的时候家贫,父亲又死的早。不过靠着他的勤奋,他的学问比较渊博。他生性喜爱《老子》、《庄子》,常常有意掩盖自己的锋芒,不让人知。和嵇康阮籍等人早年同为竹林七贤的人物,胸怀大志,纵情山水,诗书寄傲,乐得逍遥自在。山涛曾很自信对妻子韩氏说,暂且忍耐饥寒,今后我将来要做三公的时候,你就可以享清福了。是金子总要发光的,山涛的才华得到了司马氏的青睐,又因为与晋武帝是中表亲,官晋升的很快。山涛这个人有知人之明,而且生活得很节俭,不像当时的官吏追逐奢华的日子,自己没有小三小老婆等一系列乱七八糟的东东,丰厚的俸禄经常分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死后只留下破屋...
· 一个真实的朱熹是什么样子(图)
今年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朱熹诞辰880周年。朱熹虽为一全才型人物,但因其被后世目为“理学之集大成者”,故长期以来对其研究多从哲学层面对其学术思想进行阐发。近年来,学界关于朱熹研究有很大的拓展,这里择要略作评述。■关于朱熹哲学思想研究的几个分歧近年来,关于朱熹哲学思想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1.关于朱熹的理欲观:从批判走向正面理解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无疑是朱熹哲学思想中知名度最高、争议最大的。“五四”时期,朱熹的这一观点结合“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被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当做批判“吃人的理教”的标靶加以鞭挞,而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对此批判又进一步呈现扩大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对朱熹认识的深入,逐渐有了从正面理解朱熹理欲观的声音。时至今日,分歧仍然存在。正面的观点主要认为所谓“灭人欲”并非提倡禁欲,而是节欲,节制过度的欲望追求,以保持心灵的宁静和谐,不为物欲所纷乱;也有...
· 权臣桓温一个被人们误读了千年的血性真英雄
皇帝的女婿,公主的老公,这样的骄人地位,足以让东晋朝的每一个人艳羡不已。但桓温的成功,靠的绝不仅仅是这个。皇帝女儿多,女婿也多,能成器的却并不多。如果皇帝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晋书》),最多也就是皇宫内多豢养了一个庸才。给个官职,铁饭碗,吃穿不愁,落上一肚子好下水,但不会有什么作为。桓温靠的可是真功夫、真本事。灭成汉、三次北伐中原,这些都是响当当的大事。桓温有着骄人的政绩,有着征战疆场的威风。可以说,桓温最后一手遮天的显赫的地位,是与他的赫赫战功成正比的。话又说回来,桓温能成为晋明帝的女婿,其实也不是偶然的。这一点并不难理解,毕竟不是谁都可以当皇帝的女婿不是?没点过人的本事,皇帝能瞧得上?而且当时的桓氏家族,地位并不像后来那么显赫。桓温的父亲桓彝,当时不过是个小小的宣城太守,实在是太普通了。桓温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相貌堂堂是其中一方面。他“姿貌甚伟”、“眼如紫石棱,须作猥毛磔”。是个...
· 朱熹
(1130—1200)南宋哲学家。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居建阳(今属福建)考亭。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别称紫阳。绍兴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淳熙时,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蔡盐公事,所至救荒革弊,有惠政。光宗时,历知漳州、秘阁修撰等。宁宗初,以焕章宫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1196),为御史所劾,落职罢祠。卒后追谥“文”。淳右中从祀庙。受学于二程三传弟子李侗,集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等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主持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教授五十余年,弟子众多。毕生著述讲学,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都有贡献,影响极大。其学派被称为程朱学派,或“闽学”、“考亭学派”。曾被韩宅胃视为伪学,加以禁止。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和,“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在气先,气依理而变化,成阴阳五行四时,化生万物。主张“去人欲,存天理”,“格物致和”,以“穷理尽性”。曾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